豆瓣8.8《花巷》:读冯骥才,你不应该只知道《挑山工》

起初,我是对冯骥才老先生有误会的,你看他这个人:即是作家,又是画家,还搞文化保护。总觉着冯老先生太活跃了,一个太活跃的人能静下心来写作吗?我不免怀疑他的作品是否会夹杂世俗虚名的成分。


在《花巷》这本冯老的散文集中,冯老写了一则有趣的事:有一位自称是冯老铁杆粉丝的读者酒后打电话教训他:“你简直是浪费你自己。除去写小说,那些事都不是你干的!不写小说还称得上什么作家!你对读者不负责任!”

冯老事后在文中这样回应:“你看到过雨果、歌德、萨克雷等人的绘画吗?只有认真地读他们的书又读他们的画,你才能更整体和深刻地了解他们的心灵。我所说的了解,不是对他们的才能,而是他们的心灵。”

在这本冯先生的散文集《花巷》中收录了58篇冯先生的经典散文,其中不乏有被选入语文教材的散文如《挑山工》《珍珠鸟》等。在这本散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到冯老如画的文字,可以听到他对文化保护的呼吁,更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反思和热爱。

一、绘画是文学的梦

冯老先生在做作家之前,已经做了十多年的画家,他曾经专门从事宋代古画的临摹工作。在散文《我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记叙了一件冯老作画的故事。

冯老出于对一位朋友的感动和信任,花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临摹《清明上河图》。那段时间,冯先生“嘴里嚼着馒头咸菜,却把心里的劲儿全给了这幅画”。冯老将心血送给那位朋友,而对方没有付出一分钱,甚至没有拍一张像样的照片赠还给冯老。

对此,冯老宽慰自己:“受骗多半缘自一种信任和感动。但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不也来自信任和感动吗?你说应该守住它。还是放弃它?”足以见得冯老先生做人的真诚、善良。

在冯老看来,文人绘画并不是新鲜事,古代文人用墨绘画也用墨写文。兴起时,直接就拿着写文的笔开始作画,然而当钢笔替代了毛笔之后,文人和绘画就渐渐分开各数不同的专业。所以,冯老流连于绘画与文学之间,他只是回到了文人绘画的传统里。

写作和绘画都是一种表达心灵的工具。“心有柔情,线则缠绵;心有怒气,线也发狂。心境如水时,一条线从笔尖轻轻吐出,如蚕吐丝,又如一串清幽的音色流出短笛。”我们在看这段文字时,仿佛看到作者笔下的线条在纸上一会缠绵,一会狂放,自在舒畅地畅游着。

所以,无论是绘画还是写作,关键在于执笔的人,他向我们呈现出怎样的世界。冯老笔下的世界一如他的画,那是一个澄澈剔透的世界。

冯老游览巴黎,他不写埃菲尔铁塔,不写巴黎圣母院,绘画带给他另一个不同的视角,他看到了巴黎的天空。他写:

“大海的风从西边把这些云彩携来,随心所欲地布满天空。”

“风的性情瞬息万变,忽刚忽柔,忽缓忽急,天上的云便是他变幻无穷的图像。”

“大自然的景观一半是静的,一半是动的。宁静的是大地,永动的是天空。”

他看到巴黎天空莫测的风云,多变的阴晴,再从一片云彩和光线的移动,看到强烈的光投照在巴黎圣母院上。

“就在我发痴发呆的时候,眼前的景象忽变,云彩重新遮住太阳。一盏巨灯灭了。圣母院顿时变得一片昏暗,好似蒙上重重的历史的迷雾。”

他可以从一片云彩,和忽明忽暗的天空,去抒写一种属于宇宙和天空的哲学,最后落笔到历史的厚重感上。让读者仿佛成为了呆呆伫立在巴黎天空下的人,跟随作者描绘的画面,沉浸其中。

二、保护文化的意义

冯老爷子另一个身份是文化保护人,他曾在两会提出关于文化保护的提案。文人谈文化保护似乎已经成了惯例,但文化保护对于我们个人有什么意义?

这件事,冯老从一张书桌谈起,一张老旧的书桌承载了他童年的稚趣、青春期的叛逆、浪漫的爱情,作者说“它有着任何华贵的物品都无法代替的风韵和诗意。在它的更深处,甚至还藏着思想。”

它上面的每一道划痕对应的是一个人人生中的一段回忆,常常见到,才能常常缅怀、反思。然而这张书桌最终被戴红袖章的无知青年毁坏了,对于作者来说,过去的经历也变得虚无缥缈,烟消云散了。

一方书桌尚且可以承载一个普通人的记忆和反思,一座古建筑则是承载了一个民族,甚至是人类世界的遥远回忆。

在散文《永恒的敌人》中,作者来到古埃及金字塔前,他的思绪从金字塔涌向中国的皇家陵墓,他看到古时候的人类极尽财力去建造、装饰坟墓,在这座伟大坟墓面前,作者发出诘问:“这一切到底是为了装饰死,还是创造一种人间从未发生过的奇迹——再生和永生?”

他写下对生命的沉思:”时间不会把任何事物变得永恒不灭,只能把一切都变得愈来愈短暂有限和微不足道。”“古埃及人虽然没有跨过死亡,没有使木乃伊再生,但是他们的精神已然超越了过去。”

文物是人类精神的载体,正如金字塔是人类与命运抗争的结晶,保护文物的意义,正在于在千百年以后,人们仍然能够通过这一座座建筑听到这一声声“透过这死的灭绝向永生发出竭尽全力的呼唤。”

通过《花巷》散文集,我看到了冯骥才老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反思,和对文化保护的责任与情怀。在本书中,还有很多写冯先生青少年时期的回忆,以及更多的人生哲思,值得读者们阅读品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豆瓣8.8《花巷》:读冯骥才,你不应该只知道《挑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