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

      《植树的牧羊人》中描写“我”和牧羊人的三次见面,层次分明、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很有规律可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给出可行的操作建议和路径指引,促进学生形成整体思维与局部思维的能力。课文最后三段极为精简,笔者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给出阅读支架,圈点勾画“重点语句”,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首先,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句是老人在高原种树后的“高原变化”。“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其次,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句为“评价老人”起画龙点睛的作用。“1945 年的 6 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然后,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句为点明时间的“行文思路”。“那年,他已经 87 岁了。”最后,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句为描写“老人特质”的语句。从这四点出发,引导学生回归前两次牧羊人与“我”的见面情况,进而收获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和互谈体会的渠道,学生思维的火花发生激烈的碰撞。细读文本要把文本内在的特征与潜质发掘出来,这是细读文本的“去弊”,也是钱理群的“去弊”。

      于“艺术涵养与美感素养”中涵养审美精致感,“艺术涵养与美感素养”是指“欣赏各种艺术的风格和价值,了解美感的特质、认知与表现方式,增进生活的丰富性与美感体验”。审美的粗糙源于阅读的粗糙,审美的精致离不开阅读的细致。教师应引领学生穿行在字里行间,伸出柔软的有温度的双手,敏感地试探、触摸、感受文字的体温、深浅,并因为审美而感动。对牧羊人立体性格的审视,需要教师逐字逐句的指导方可全方位感受其人格魅力与人性光辉。从“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中抓住“一直”读出牧羊人有毅力、能坚持的品质;从“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中抓住“十万”“两万”这样的数量词读出牧羊人做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性格;从“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读出牧羊人坚定的信念;从“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读出牧羊人自信、平和的一面;从“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读出牧羊人给荒原带来灌溉的滋润与丰饶;从“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屋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读出牧羊人踏实沉稳的生活态度;从“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读出牧羊人不爱说话、不张扬的形象。“千载以下有知音”。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文本的引导与控制之下,发掘未尽之意,联想未写之物,体悟未知的韵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植树的牧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