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婚”出现!婚姻,快要到头了?

作者:凤来仪,功夫财经签约作者、国内顶级风险管理专家。

伴随着媒体的报道,一种鲜少听闻的婚姻模式被曝光在世人面前,这就是所谓的“两头婚”。两头婚的意思是,小两口跟原先的家庭均保持极大黏性,男方不娶,女方不嫁。

他们或许会双方共同买个房子作为共有资产,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住在原来的家里,他们的关系限于彼此之间生育后代,并且做出约定,生两个一家一个,各随其姓,分别继承两边的家产。

正所谓不偏不倚,谁也别占谁便宜。这种婚姻形势在各地都有,名称各不相同,比如在川西平原叫“两头婚”,江汉平原部分地区称为“平婚”,而在苏南地区叫做“并家”。


▲初代网红papi酱曾表达“结婚5年双方父母没见过面”

1

婚姻背后暗藏的经济关系

经济学家张五常有过一本专著《经济解释》,里面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婚姻的不同形式。

按他在书中的看法,婚姻说到底是一种经济关系。在原始部落时代,因为物质条件尚未形成私有财产的时代,婚姻形式并不存在,直到私有产权的诞生,婚姻才应时而生。

为什么私有制诞生才有婚姻存在?经济学家的解释非常具有“经济人的理性”,那就是出于人类的自私天性,几乎没有人会愿意把自己的财产留给没有血缘关系的后代。


这一点,我相信亲子鉴定中心的医生们最有发言权。在《中国新闻周刊》对一位从事此项工作16年的博士采访中,我们就看到了无数因为亲子关系被证伪后发生的悲剧:

有一家三口来做鉴定,在鉴定取血的时候孩子哭得很厉害,父亲表现的特别心疼,把孩子紧紧的抱在怀里。


而当父亲就拿到了DNA鉴定报告,结论是他们不具有亲子关系。父亲在知道结果后,一把就把孩子推开,孩子哭了,表现得很委屈。此时父亲头也不回的就走了。然后妈妈默默的把这个孩子抱起来,追着父亲走远了。


当爸爸得知孩子非亲生后,父亲原本所有的疼爱、所有的宠溺,在知道孩子不是自己的这一刻,全都消失了……


我们不能责怪这位父亲无情,只能哀叹孩子的命运多舛。既然能够确定私有制和婚姻之间的捆绑关系,那么从经济角度来判断“两头婚”就既是可能的,也是合理的。


▲1938年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中曾描述过这种联姻模式

实际上,历史上的婚姻形式,究其根本,都是一种财产的分配和安排。为什么古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经婚姻?因为从财产角度来看,子女并无属于自己的私产,无私产则无权利,他们在人身上依附父母,当然要听从父母的安排。

无论是彩礼,还是嫁妆,都是财产安排的一部分,彩礼钱有补偿对方父母养育女儿的意味,嫁妆则是父母把女儿应得的那一份,给女儿带到新的家庭去。

这份财产属于媳妇的私有财产,并不属于婆家,要动用这个财产必须得到媳妇的同意,媳妇即使不同意也是完全正当的。女人去世,这份嫁妆只能由她的亲生子女继承,如果她没有子女,这份财产是要还给娘家的,侵夺媳妇嫁妆往往会让婆家在当地名誉扫地。

古代还有”小婚“之说,就是女方因为家贫,不得已把未成年的女儿送出去当童养媳,因为童养媳还需要婆家代为抚养,因此彩礼钱也会相应的降低。而这种家庭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嫁妆,没有嫁妆傍身的女子,往往地位极度低下。

到了近代社会,子女能够在社会上找到独立的经济来源,“父母之命”的威力便降低了。反对封建礼教固然有”价值观“上的影响,但也不能忽视经济独立对人身自由产生的推动。

从某种程度上说,婚姻又是两个合伙人之间的无限责任公司,彼此承担连带责任。任何一方都不能任意处置”自己“的财产,因为任何财产都是共有性质。理解了这些,我们再看“两头婚”问题,就能从中看到经济情况的变迁和其蕴含的危险。

2

出现“两头婚”的原因

那么,出现“两头婚”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两头婚”的存在是少子化的必然后果。

我们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独生子女政策后,第一代独生子女都年将不惑,而在他们之下,无数独生子女或已成婚,或尚未成婚。两个独生子女的结合,对两个家庭来说都具有同样的风险。这个风险就在于自己的娃向着别家。

这个风险对于男女都是均等的,有些媳妇跟着丈夫一心向着婆家,有的丈夫则跟着媳妇一心向着娘家。而无论哪一种,都有一方的老年双亲人财两失。

不像多子化还有选择,独生子女即使子女对父母不好,父母也只能把财产交给他们 。小两口组成的无限责任公司,不仅代表他们自己,也是他们两家父母的合并报表。在合并报表的过程中如果一方的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确实危险极大。

为了避免这种危险,”两头婚“产生也就顺理成章,这完全是一种经济上的应激反应。

当然并不是所有家庭都同意并表,而如果一方穷而另一方富,则不存在并表只存在吞并,如果都很穷也没啥大不了,反正也没东西可并。

这样看来,”两头婚“的家庭产生的第二个条件就是,”两头婚“多半在相对富裕,而且门当户对的家庭中发生。

比如在江苏省苏州地区,“并家”男女双方通常是本街道范围内的,经过熟人介绍认识,双方家庭都是拆迁户,户均三四套拆迁房,家庭经济水平相当。


我不想占你便宜,你也别来占我的便宜,我们搞“两头婚”,各自生下继承人继承各自家业,我也不怕我家的孩子,被你家的拐跑,以后不管老两口。

门当户对,自古就是婚姻中的要素之一,且并非中国独有。为什么欧洲王室基本不跟平民甚至小贵族通婚,就有这样安排的用意。

即使大贵族之间通婚,如果双方继承人都只有一个,也多半会做出由第三代来继承双方家业地盘的约定,以防止家产落入别人之手。

为什么不让第二代继承,原因很简单。比如A贵族的儿子娶了B贵族的女儿,如果家产由第二代继承,那么A的儿子假如没有剩下继承人就死了,B的女儿就可以带着A贵族的家产和领地改嫁他人,A贵族就等于把家产白送出去了。

欧洲最会结婚的家族是神罗的哈布斯堡家族,他们的地盘没有多少是打出来的,都是通过联姻联出来的。他们家,靠的就是四个字—— “人丁兴旺” 。

于是第三个因素就来了,如若不是在财产问题上处于劣势,我想大部分年轻人是不会同意家长这样的安排的。要知道,现今中国的主要财富,掌握在1960~1980年代生人手里。

中国人的主要财富是什么?是房子。

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化,大约在1990年代中后期启动,那会能买得起房子的,总不是90后吧,几岁的孩子拿什么买房?1990年代的购房主力是60后,2000年后的购房主力是70后与80后,到90、00后成长起来的时候,房价已经高不可攀。

虽然房产在60~80后手里,但90、00后拥有更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和人力资源的背离,让拥有财产的家庭,非常惧怕人力的丧失。


3

婚姻的存在,不能只考虑经济

由经济入手,确实可以抽丝剥茧把问题看清看透,但我们也应该知道,婚姻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婚姻还带有情感和伦理属性。


在纯粹经济压力的逼迫下成立“两头婚”的家庭,根本谈不上什么无限责任公司,而是更像有限责任公司,这对于家庭的稳固和婚姻道德的坚守摧残极大。一旦“两头婚”成为婚姻主流,那么我们所在的整个社会势必将更加原子化。

但这并不是”两头婚“导致的,相反两头婚是少子化和婚姻伦理破灭的结果。

再发展下去,其实就连婚姻都没必要了,男方可以找代孕,女方可以依靠精子库。目前唯一的障碍,就是这样出生的孩子没有合法身份不好上户口。而随着户口问题的解决,婚姻真有可能在未来退出人类社会舞台。

那是进步还是倒退呢?现在可还真说不清。但我个人的态度是,人类是需要婚姻制度的,否则就太原子、太可悲了,玩到最后连家都玩没了,我很难想象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类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头婚”出现!婚姻,快要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