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什么)与犯错(多少)?

2019年5月份以来,数字货币涨声一片,持有者无不欢声笑语,几天的收益比其它投资项目一年的收益还多,你说能不心里乐开花嘛?在此背景下,哪种数字货币是涨幅的龙头?无疑是号称“币王”的BTC,沉寂一年有余之后,比特币价格迎来了强势上涨,2019年7月4日,BTC单价达到11800$左右,相较年初3500$的低点,涨幅更是高达337%,是今年表现最佳的投资标的之一。


持币的聪明人也许会想,年初要是买入BTC而不是其它币种就好了,现在早已乌鸡变凤凰,一飞冲天呀!那些没有买入数字货币的,更是拍肿了大腿,后悔当初没有介入,甚至演绎出各种“不听劝”的版本。在分析一件事情时,人们习惯于回望过去,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过去的决策,这实际上已经陷入“代表性”偏差(俗称“后视镜”偏差)的误区。因为站在现在看过去总是异常清晰,人人都可以体验诸葛亮式的神机妙算,黄沙吹尽始见金,所有的干扰因素荡然无存、所有的不确定因素了无踪影,年初逢低买入BTC的行为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真的是这样嘛?

京京:东东,夏天来了,我想吃哈根达斯!

东东:好啊!我们玩个掷硬币游戏,你猜对了,我请你吃!

京京:好啊!我猜:正面!

结果是反面!连续8次,京京都猜正面,而该死的东东都掷出了——反面!京京嘀咕着说:已经连续8次都是反面了,下一次,总该是正面了吧!

结果还是反面!

于是,京京独自加班、学习、盒饭。。。。。。

京京含泪用哈根达斯悲剧,为我们演示了代表性偏差。人类在做出判断时,总是过度关注于事件的某个特征,而忽略了这个事件发生的大环境概率和样本大小。

面对连续出现的结果,很多人会用小样本(小数定律)去判断大样本,从而犯了代表性偏差的错误。掷硬币每次出现正、反面的概率是一样的,从一个巨大(比如千万次)样本的角度来看,正、反面出现的频率与概率也趋向于相等(大数定律)。但是,从几次乃至几十次的角度看,连续8次正面与4正4反的频率相差无几!

代表性偏差让人觉得,已经连续8次反面之后,下一次正面的频率更大!其实,无论之前结果如何,未来正、反面出现的频率仍然是一样的!从“后视镜”的角度,我们100%看不清真实的世界,你有你的计划,这世界另有计划。

代表性偏差来源于机械论,相信世界是可预测的,将过多的注意力关注在预测未来,并乐此不疲。1948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著名的《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它研究的是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如何在有很多内在和外在不确定因素下,保持平衡状态的方法。

如今,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并成为新的科学基础,聪明人考虑的都是如何根据反馈,作出调整,适应现状,而不是预测未来。少作预测,多作反应,这种思维模型就来源于控制论。

比起代表性偏差,“概率权”也许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它是一种关注事件概率权益的思维模型,精髓在于跳出自己的直觉本能,用概率权益去思考自己的决策,找出那些大概率发生的、有价值的事件,并持续投入。因为无法预测或预测成本极大,事件何时发生不是我关注重点,我只需保证事件发生时我在现场即可。以“概率权”为分水岭,诞生出二种思维方式:

①穷人思维:倾向于事件发生的两端,即确定性事件、小概率事件。因为相信自己的预测与判断,自认为能够掌握确定性事件。因为相信以小博大,自认为能够获得幸运女神的垂青。频繁购买彩票的人是穷人多还是富人多?肯定是穷人多,准确地说具有穷人思维的人更多,因此彩票也被戏称为是一场“穷人补贴大众”的游戏。

②富人思维:根据成功概率及权益持续下注,倾向于关注大概率发生的事件,即事件的高端部分,不一定计较每次的成败与输赢。风险投资就是一种典型的概率权算法与财富结合的游戏。在发展前景广阔的赛道里,富人们选择头部公司持续投资。为了规避风险,经常采用多元资金来源、分散投资、从不all in(一次性全部投入)等策略,哪怕不到10%的概率,也能够获得巨大收益。

错过是必然的,没有人能够把握认知范围之外的事,但少犯错却是普通人能够触及的,平凡如你我都能做到。如果你将注意力盯在错过的事情上,不仅陷入代表性偏差的误区,而且在没有胜算的方向博弈,岂不是枉费心机?即使侥幸获得,也必然失去,因为你并不掌握成功的原因及方法。当你不明觉厉时,你甚至无法承受市场正常的波动。

回到开始的例子,如果对数字资产所知甚少,在2019年初你会买入任何一种数字货币嘛?即使买入,你会重仓哪一种?即使侥幸买入BTC,你能一直持有到5月份大幅上涨那一刻?即使拿到现在,未来的价格是继续高涨还是回落?每一次选择,对于依靠预测生存的人来说,也许就是一次抛硬币。

如果你将注意力盯在“概率权”上,知道那些事是必然发生的,虽无法确定何时发生,那么即使短期无法赢利,也能坦然接受,因为美好的未来正在不远处招手。以BTC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代表着当代最新技术对现行中心化货币的一次叛逆,随着Facebook、亚玛逊、阿里、腾讯等巨头公司开始关注数字货币、并提供数字货币服务,加之衡量发行、分布式账本、定期算力减半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人认为BTC未来的价值可期,并逐渐形成一种共识。

人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能懂的东西也不多。唯有承认局限性、深入地把握有限的几件事,并且恪守自己的能力圈,才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巴菲特”。否则,将注意力浪费在担心自己会错过什么,不过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后悔药吃了一次又一次,但仍然原地踏步而已。

并不需要捕捉到每一只牛股,抓住每一次机会,也不需要搞懂世界上每一家公司,但并不妨碍巴菲特的横空出世,并数十年位居前列。巴菲特说,如果我认为某件事将会是一个奇迹,我往往就不会下注。因为,奇迹往往意味着事前超出个人的认知范围,否则你知我知、稀松平常的事谈何“奇迹”?

在这个信息爆炸、选择困惑的时代,我们的眼光瞄准利益最大化,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但总是后悔无数次的错过,采用代表性偏差的视角看待世界,那么可能仍然在十九世纪之前的机械论思维里挣扎,又怎能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实际上,掌握“概率权”的思维方式,持续提高自己在某个细微的垂直领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地在局部少犯错,尤其是避免重复犯低级错误,持续地在大概率事件上下注,并且长期、反复地恪守“概率权”思维,才是真正让我们普通人获得进步,通向财富自由的阶梯。

你可能感兴趣的:(错过(什么)与犯错(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