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设计价值的思考

对设计价值的思考

设计师从来就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家,而是处于商业模式下的关键环节之一。那么作为设计师,怎样才能将商业价值输出最大化?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前,我首先想的是为什么企业需要设计师?

去年听清华大学的蔡军教授讲课,印象较深的一句是:最早的大批量制造时代,需要的设计师是能够满足批量制造需求而不是审美需求。到了日新月异的今天,设计师要满足的是基于企业的品牌定位和形象,设计出能够“满足/超预期”消费市场的“审美/体验”需求,且能够批量制造的定制化产品。

设计师的日常工作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去思考产品造型、颜色、材质和交互界面是否足够完美和谐,这是基于产品理解上的审美基础。除了这些,设计师还需要想些什么呢?设计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掌握主动权,而不会其它各部门或人员随意左右设计提案的思路。

1、  了解我们的商业模式

我们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相对传统的B2B还是当前大热的B2C,以及由2B到2C过渡中的磨合期。

很明显我们处于过渡中的磨合期。既要兼顾2B的现状,还需要展望2C的方向。

2B模式下设计师更多的考虑产品横向和纵向区隔和差异化,满足多品类多渠道并行时代野蛮生长的爆发需求,造就产品多、形象多、物料多、系统复杂的现状。

2C模式要求设计师有更精准的眼光和判断:用户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有什么行为和审美偏好?我们的“品牌、产品”定位设定,是否满足这类用户的需求,如果不能,产品需要怎样去做设计调整。而不仅仅是基于满足渠道需求差异去做设计。

了解商业模式之后,需要更多的思考怎样从项目跟进的现状,转变为基于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创新挖掘的创新型组织。

2、  制定基于品牌定位的设计策略

审美观点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和“品牌、产品”定位的设定符合与否的差距大小。举个例子,如何评判红色和绿色更美呢?由判断者自身所处的环境、角色、思维、经历等决定,例如炒股的股民普遍不会喜欢绿色,焦虑的堵车司机不会喜欢红色。环保拥护主义者却热爱绿色,性格外向开朗的人更多偏好红色。喜好和不喜好的人本身都没有错。

为什么大多数的设计决策过程会很纠结?

一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基于品牌定位的设计策略。

二是因为审美判断缺乏对应的衡量标准。

三是因为设计师和决策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等。造就五花八门的各种意见左右设计提案,设计产出效率低。

相信很多的设计师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产品上的Logo尺寸和位置调整,会遇到很纠结的决策者,放大还是缩小、放上面还是放下面,来来回回可以反复调整很多次。我们要去深入剖析下纠结的背景原因是什么,再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升方案的一次通过率。

Logo设计决策和人性有较多类似处,不自信的时候,需要用大大的Logo放在醒目的位置来标榜自己的存在感。在有了相当的自信积累之后,会缩小Logo甚至去logo化。有了足够的自信和底气支撑,就不再需要靠外在标识去证明存在感。那么我们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呢?自信还是不自信,或者处于两者之间。

最难办最纠结的是处于两者之间。没有不自信,但也不够自信,怎么办呢?一般来说在这样的思路之下很难产出有自信的设计,更多的是偏向大众、中庸不犯错的形象。矛盾的是结果出来之后我们又接受不了自己中庸没有亮点的形象,总是希望通过添砖加瓦的方式去改变中庸,造就画蛇添足的结果。

再说创新,大部分企业都倡导设计创新,我们需要怎样的创新呢?创新可不可以量化衡量,个人认为可以。从10%到100%进行分档,10%是微创新,100%是颠覆性创新。什么产品什么时候需要微创新以及颠覆性创新,需要从全局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布局。创新输出的价值感也各有差异,10%的微创新可能会带来100%的创新体验感,100%的创新也有可能只带来10%的创新体验感,创新价值的衡量取决于它是否是消费者需要的,以及能够带来足够大的体验新鲜感和利益点。

如何制定基于品牌定位的设计策略?

之前咨询一位领导,在没有清晰的品牌定位的情况下应如何制定设计策略?收到的答复是:自己去主动定义品牌内涵。我倾向把对品牌的感觉拟人化:看到这个企业logo或产品时,会联想到什么样的人?男人还是女人、年龄、性格、生活方式和偏好…进而去定义品牌的虚拟设定。

例如美的品牌,假想她是一名有品位的优雅女性,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温柔恬淡的外表形象。以此延伸推演她的居住环境、对服饰和物品的选择偏好等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对应的产品设计策略就相对清晰。

审美标准有没有办法进行量化?这个问题一直有两大对立的阵营争论不休。支持可以量化的理论依据是黄金分割线、比例等,有数据化的案例可依。支持无法量化的依据是无法去对“审美”的主观感受进行数据化的判断。例如今天很开心,“开心”的感受无法用数据进行量化。作为企业设计师,更好的评判方法是在设计策略之下制定设计标准,利用设计标准去进行审美判断。前提是不要局限僵化,灵活应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设计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