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泳讲透《茶疏》2:产茶之六安

原文:

产茶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lù )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共宝爱。

    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chēng)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jù)堪用哉? 兼以竹造巨笱(gǒu),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zhé)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


江泳解读:

产茶

    天下有名的大山,必定出产奇异的草木。江南地区气候温暖,所以特别适宜茶树的生长。长江以北的茶叶产区,以六安最为有名。然而六安是郡的名字,其实产茶的是六安郡霍山县的大蜀山。茶生长的多,名气也比较大。河南、山西、陕西的人都饮用它。南方称六安茶能消除油腻,化解积食,都很珍爱它。

    但是山里的人不善于制造茶叶,用大柴火在做饭的锅里炒焙,还没有出锅就焦糊干枯了,又怎么能饮用呢?再加上用竹制的大竹篓,在茶还是热的没有凉下来的时候就放进去储存,虽有绿枝紫笋般的茶,也会很快枯萎发黄,只用来做低档次的饮食之用,怎么能经得起品评斗试呢?


    产茶,是《茶疏》正文的第一篇,主要介绍茶叶产区的一些情况。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这里的灵草,就是指茶。高山云雾出好茶,好茶多来自名山。而江南气候温暖,更是特别适合茶叶的生长。就是今天,中国绿茶的主要产茶区,也是集中在江南茶区一带。

    首次出场的是六安郡的茶。六安郡,就是今天的安徽六安市,而产茶最好的是六安的霍山县。霍山县产茶,在唐代陆羽的《茶经》第八章八之出里也有介绍,里面说:“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盛唐县生霍山者,与衡山同也。)这一段是介绍唐朝时淮南道的茶叶产区情况,其中寿州的盛唐县就是六安县,霍山是当时六安的一个山名(注:即今天的潜山市天柱山。详见《江泳带你读懂<茶经>》),属于霍山县所在的区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霍山县以山为名,后被废。根据清代的康熙《六安州志》记载,明代弘治七年(1494年)六安州境内再度分出来一个霍山县,当时一些比较好的产茶的山都在霍山县范围内。许次纾在《茶疏》所说的六安产茶主要是来自六安郡霍山县大蜀山即是此意。

    然而,大蜀山在哪里,今天是无法考证了。

    下面一句,许次纾讲到霍山茶的制作工艺,“于食铛(chēng)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兼以竹造巨笱(gǒu),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zhé)就萎黄”。当时的霍山茶,多以炒菜做饭的锅为工具,用大柴火炒焙,带有焦枯的气味,同时,在茶叶还是热的时候放入竹笱里堆积在一起,最终枯萎发黄,这道工序在黄茶里叫“闷黄”。这段,也被今人认为是最早描述霍山黄大茶的制作工艺。也就是说在明代开始,霍山人阴差阳错的制出了黄茶,这个工艺与今天的黄大茶有诸多相似之处,如焦香味,闷黄工艺等。

    只是在当时,明代人更崇尚于色香味形俱佳的名优绿茶,所以许次纾认为此等茶的制法不适用用来品赏争斗。但当时的河南、山西、陕西的人还是很喜欢霍山茶。认为可以去油腻,化积食。

    许次纾以为哪里茶比较好呢?

    且看后面的讲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江泳讲透《茶疏》2:产茶之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