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反思易效能践行(1)
易效能践行时间管理,倡导高能要事,提升16倍效能,以助实现人生梦想。本周参与个人发展共读会读了《深度工作》《动机心理学》等,对照本人在易效能践行的一些卡点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古典对时间管理的发展阶段,总结为四个:
列清单、排计划、分主次、关注自我价值。
易效能属于第四代时间管理策略。主要面对当今人们的能力和欲望都高涨,一个挑战就是,想做的事情是做不完的,于是就有了策略,专注做最重要的事,达成你想要的结果,实现你的价值。
而《深度工作》一书,指出在当今碎片化时代,要如何训练大脑排除干扰,提高大脑的深度思维能力,创造更多价值,即进行深度工作,减少浮浅工作。其中的概念和策略正好能厘清我们对效能实践中的难点的认知。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深度工作(Deep Work)指:在没有干扰的专注下进行工作,可以把你的认知能力推向极限,最终得到到具有创造性和高价值的工作结果。
像类似长途商务旅行、会议、回复邮件、参加公关活动等等形式的“工作”,都叫做“浮浅工作”。这些工作既不要求很高的认知水平,也不要求高强度的智力投入,它们操作简单,容易被复制和替代,价值有限。长期干这些浮浅工作会让人感觉每天很忙碌,但并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也无法产出有价值的成果。
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会本能地选择一个“最小阻力路径”,来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即,从简单的工作开始,因为这些工作阻力最小。
比如回复一封电子邮件要比准备一份述职报告简单得多,你就会先回复电子邮件。虽然你明明知道,需要拿出一大块时间来准备述职报告,但是一收到邮件,还是忍不住点开看,马上回复。这样半天下来,你的报告可能还是一个字没写。你可能会抱怨,总是被这些看上去更简单的事儿打乱节奏,但是第二天还这样。
这是因为回复邮件阻力更小,让你觉得轻松。这样下来,你会不断重复去做简单的事儿,但是在那些需要花费时间并且产出高价值的事上就压缩了时间,甚至草草了事。时间长了,很多人就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没价值,重要的工作总是一拖再拖。
人性愿意选择最小阻力原则,如果长时间在简单、低效、低价值的工作中切换,等到再回到重要工作时,注意力就很难集中了。因为人脑的注意力调控,并不像计算机进程调度那样简单。对于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任务,人脑内有不同区域和机制进行处理。但无论是哪种机制,当你不断切换注意力目标时,大脑的处理能力都会降低。
一是因为任务切换而耗散。即,当你同时处理两个任务时,人脑的认知能力会在两个任务的切换时消耗掉。你看上去是同时处理了两件事情,但是对于每件事情所分配的注意力都比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时要少得多。
二是原因任务混淆而耗散。即,人脑的认知从前一个任务切换到后一个任务之后,头脑中仍然会时不时地出现前一个任务的内容,这就会影响你进行第二个任务。
于是,就出现了深度工作的那些假象。有调查发现,那些宣称自己平均一周工作60-64小时的人实际上平均每周大约只工作了44小时,那些宣称自己一周工作75个小时的人实际上只工作了55小时。这些例子表明,我们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缺乏对应该如何安排时间的考虑,日程被繁琐杂事占满了。
所以要实现自我价值,达成个人梦想,要每天有一定时间做真正的深度工作,而不要让浮浅工作排满自己的时间表,表面非常忙碌,最后发觉自己最终一事无成。
易效能提出每天我们只需要在本行业内专注地深度工作有2个小时,效能就能翻16倍。1年能成为行业专家;5年能成为全国范围内的行业专家;而10年累计7000多个高能专注小时,就可以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行业专家。
那怎么进行这2个或更多小时的深度工作呢?易效能提出,吃三只青蛙,即选择三件重要的事情在高能的时间去完成,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执行细节上,怎么选这三件事,在哪段高能时间去完成,为什么这样选,都是践行中的难点或卡点。这往往还是我们的认知不够深入。
《深度工作》作者提出一个执行深度工作的框架策略 ,正好能解决我在易效能践行中的疑惑。
这个方法分为四个原则,改进来源于克里斯坦森的《高效能人士的执行 4 原则》(The 4 Disciplines of Execution),简称 4DX。
1 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2 抓住引领性的重要指标
3 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反映进展
4 定期问责。
下面,就每一项原则,谈谈我与践行相关的体会和思考。
原则1: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什么是对你来说,是极端重要的事情?那三只青蛙应该怎样选?
极端重要的事情,不是对别人而言的,而是对自己人生成长(或职业生涯)极其重要的事情,具体说,就是那几件有助于实现你自己梦想的事。
克里斯坦森说,“你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 仔细分辨,这句话里,前后所指两类“事情”,其中含义与性质是大不同的。前一个的事情,有多少是要满足不同人对你的期望,以及是对生活中的各项要求的反应;后一项,才是你内心的追求。
设置的目标要“大手笔”,“追求少数几个雄心勃勃的成果“!作者卡尔 纽波特举了他自己的例子,他当时设定的极度重要目标,是2013-2014学年里发表 5 篇高质量的同行审评论文。这个目标雄心勃勃,因为发表这个数量的论文是他以前从未做到过的(以前他一年最多出4篇),而且这个目标有着切实的回报(教职评估马上就要开始)。这两种原因结合起来,使这个目标燃起了他的动力。
在过程中,纽波特还自我奖励和安抚, 比如,完成了一个阶段目标,有旅行或者奖励自己一个以前一直想买但不舍得买的礼物。所以,作者在工作中,会把所有的关注点放在和写论文相关的事情上,一切不相关的工作都会为这个关注点让步。
我们看到,因为具有极端挑战性,会让人燃起深深的欲望,从而能让人把所有关注点都放到这个最重要的事情上,然后用足够的精力去完成它,反而在这个过程中无需特别的、大量的意志力参与。这个目标最终是超额实现的,到 2014 年夏天,纽波特有 9 篇论文被接收,比此前任何一年的成果都要多上一倍。
这让我想起在另一本书中,《OKR工作法》(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结果法),一个好的OKR的目标,是要有挑战性却又不至于让人绝望的,对于完成它,大约抱有50%左右的信心(即预估完成这一关键结果的概率),这样会让人全力以赴,因为方向明确,鼓舞人心。同时,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准备好从失败中学习,并重试。
这里提一个与我个人有关的一个例子,一个我期望我儿子能够每天安排时间深度学习的失败案例。这个惨痛案例,让我体验到,目标一定要是自己身切感受到的、想要的,那样的目标。
我的孩子今年在英国读小学六年级,马上要升中学。就选择读什么样的中学,孩子并没有一开始就与我想法一致。五年级的时候,老师在班上让学生讨论,各自喜欢什么中学。他随大流,选了一个大多数同学选的,学术性不是很强的,不需要考试入学的中学。而我买学区房搬到这个区,最佳目标就是那所在本地区,上了全英排名榜前30~50的公立中学。当然,本区的其他一般中学也不是很差。我问孩子,为什么他那样选?最后,我了解到他深深的担心。因为这所公立中学在本区往年1~2千人考,最后录取人数才170多人。他怕自己付出很大代价,牺牲自由玩乐时间,最终还考不上。
我期望说服他,跟他讲道理,告诉他读了这所中学的孩子,有一定的比例可以最终考上牛津或剑桥大学。上了好学校,以后容易找到更好的工作,更有前途……儿子最后参加了备考复习,参加了额外学习班,但是每天放学回来关注点还是想玩而不是主动做复习题,没有监督,就不能在复习这件事情上自主进行深度工作,体现出动力始终不是很大,没有内驱力。
因为同班、同小区的孩子们氛围都比较宽松。学区好,不用考试都能上一般的公立中学。孩子不像在国内有压力。我也心软,咱出国不就是不想让孩子太卷吗?
其后,也多次设法调整孩子的能量,提升他的动机。开放日参观目标公校,看看校园,看看课内、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让他与几个同样准备考该校的孩子联谊,让他明白,考上了可以一起做同学;让他与备考的同学交流经验,儿子主动告诉我,考上好学校可以跟优秀的人在一个圈子里,一起进步。原来这是一位英国同学接受他妈妈的教导。然而,孩子的努力,在我看来还是不够主动,远远无法达到目的,远远没有聚焦,总是想着玩,不想做作业。要做作业,也是非常快地完成,不想检查,没有多花时间改错题。最终,没有意外,考试发挥也没超常,加上今年不少香港移民涌入学区参加考试,考试没有上分数线。
现在看来,考上那所好中学,其实并没有成为儿子内心中极端重要的事情。这是这次失利的原因之一。孩子对工作、好大学等等都没有直接体验和感受,无法让他心动。他觉得考得好,会让我开心,所以监管之下,还是努力去做。其他时侯,他的注意力并不在我给他提出的目标上,仅仅监管时有一定的深度工作和学习,这样用在这件事的时间就不够多。
直到前些天,听到一个音频,才让我醒悟,怎样提出的目标,才是儿子自己的梦想目标,相应之下,所匹配的极端重要事情才会是什么。
孩子追求的幸福,是和我们不一样的。比如,“我就是想要做成我真正想做的事”,这可能才是他想要的。告诉孩子,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其他各项能力和习惯,能够在将来帮助他获得,真正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儿的权利,简单说,就是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而要达到这一步,培养学习能力和习惯,考上资源好的学校,与优秀的人在一起,都是能帮到他的。
可以举例,跟他讲世界首富马斯克的故事。如果从钱的方面谈,人家挣多少钱,孩子不一定想听。如果讲他有多么伟大,为人类在工程上做贡献,孩子也不一定有感觉。但如果强调马斯克,他是把他童年就喜欢上而想做的事儿,居然真的做成功了,这就不一样了。马斯克10岁看小说看科幻片,那时就幻想着上火星,现在真的就做成了,火箭上天,重复使用,自行着陆,这真的很厉害。强调这一点,孩子才会觉得被冲击到了。马斯克的成功,在于他就是围绕着跨星际的梦想而工作,从来不是仅仅为了赚钱而开公司。
所以告诉孩子,要为自己的梦想而专注学习,争取资源。
在听易效能创始人的课程中,创始人叶老师,描述了带领他大儿子建立梦想板,参与到创立设立梦想520水滴法的项目,听马斯克的故事,去美国NASA参观,增强直观感受,参与其他易效能公司活动,直播讲英语,等一系列活动,来帮助大儿子建立内驱力,结果大儿子非常优秀,考上非常好的学校,同时全面发展。我听过这一切,却没能把方法落地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原来是没有真的听明白。
目标(要做的事)和能量 是相互影响的。有了梦想,有了激情,就有了能量,目标就产生了。目标和能量 受我们所在的环境影响。没有环境,创造有利的环境。我们父母就是孩子的环境。让孩子有了足够的能量,就可以去想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懂得为什么要做,学着如何做好。深切体会到为什么要去做那件事,本身会提升人的能量,增强动机,让自己聚焦和专注,坚持做深度学习或工作。
原则2:抓住引领性的重要指标
在思考设置能体现出自己做事进步的指标上,不要抓描述最终结果的指标(滞后性指标),而要抓达成预订目标之前阶段性指标(引领性指标)。
滞后性指标代表一件事情的最终结果。最终结果没出现之前,你是不知道过程中会出现了什么问题的。所以也就无法及时调整行为,而等到结果出来后,再来改正行为策略,黄花菜都凉了。
而引领性指标衡量最终目标的前期目标,如果发现某一个目标没有达成,我们可以及时调整策略和方向,还是有机会达成最终目标的,不会导致全盘皆输。
以减肥为例,滞后性指标就是说具体要减多少斤,而引领性指标是说,你为了达到你的目标体重,需要完成的阶段性目标。运用到减肥当中就是每天摄取的食物热量值不能超过多少,或者每周进行多长时间的运动等等。
在我儿子复习考试这件事上,引领性指标是每天要完成30分钟的 atom lesrning做题,同时要与我讨论,对了、错了,学到哪几个知识点,以及其他优化他学习习惯的指标(阶段性目标)。
总之,用引领性指标可以核查、优化过程,进行反馈,最终达成关键结果。
原则3: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反映进展
为了实现5篇论文的目标,纽波特设立了一个计分板,记录当周的深度工作时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下面这个举动:
为了使这个计分板能给他带来最大化的动力,每当他的学术论文取得重要进展时(比如解决了一项关键论证),纽波特就会在实现这个成果的那个小时标记上画一个圈。
作者说,这么做有两个目的。首先,这样可以使他从本能层面将累积的深度工作时长与实在的结果相联系。第二,这样有助于他校准个人对于完成每项成果所需深度工作时间的期望。这种做法激励他每周都挤出更多的深度工作时间。
我们易效能践行,255番茄工作法也可以优化与计分板方法结合。(对于番茄工作的反思见另一短文)。
原则4 :定期问责
定期回顾自己项目的进展度和结果,分析原因,随时调整工作状态和方法。同时规划下一周的计划目标。
这里我发现日刻软件,一个笔记本里可以记日、周、月、年,用来比较规划会很有用。
最后作者提出,适当减少整体工作时间。通常一个工作日8小时,我们能保持深度工作的时间最多是4个小时,普通人每天一般能保持2小时深度工作已经很不错了,其余的时间都是用浮浅工作填满的。所以,这里压缩了工作时间后,会让人更加专注在重要的事情上,减少的只是各种会议、媒体干扰、网页浏览、办公室政治等无价值无意义的浮浅工作时间。
英国现在已有公司实施一周四天工作制。做自由职业者的,也要会统筹给自己放假、留白,补充能量。
利用主动规划,把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变成紧急的事去做,就能提高效能,实现关键结果,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成为救火队长。纽波特说,他以往常常将深度思考的过程放到论文截稿期前,而 4DX 习惯帮助他的头脑全年都保持专注。深度工作强度并没有增加,但是因为变得频次增加,更有规律,效能爆增。结果,他那一年出9篇论文。
最后引用金句:“所有展现出强大意志的人都有最无需用意志力的方式”。让我们在易效能践行中,把好的自我管理的流程理解透、习惯化,就能对抗碎片化时代的挑战,实现梦想。
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