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IP影视化,是否需要改编

文学名著影视作品化,敢于改编就是迈出了通向成功的第一步,虽然成功与否,尚未可知,但若死守原著,一定是必死无疑。

我们首先来看一些成功的先例。

以《三国演义》为例,央视版的三国应该是目前为止最好的版本,这一版本是按照原著老老实实拍的吗?

尽管央视版本创作严谨,细节考究,但也做了相当数量的改编。

比如第一集刘关张的初次见面,就不是取材《三国演义》,而是采用了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龙降二虎”的故事。让卖猪肉的张飞和卖绿豆的关羽大打一场,然后由刘备来劝和。

这样处理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让关、张在全剧的开头打一架,热热闹闹,观众也更容易买帐一些。

这还只是小情节处的改编,对故事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尚且无关紧要。那涉及人物形象的部分,是否可以改编呢?

当然可以,最显著的就是鲍国安的曹操,电视剧版本的曹操显然比原著中更加雄才大略,更加有建安时期的文人气质。如果仅仅是看电视剧,肯定不会把曹操当反面人物看待,尤其是官渡之战后,曹操让陈琳念檄文,自己发的那一通“操安能以血补天哉”的雄论,真是痛快淋漓,可浮三大白,然而这段议论,并不是原著里的话,而是编剧自己的创造,壮哉!

唐国强塑造的诸葛亮,也不再是原著那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半仙人物,而是真正切切“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的士大夫形象,这也多亏了编剧的匠心独运,才能有这么经典的影视形象。

我想,这些改编应该大家没什么意见吧,不过总的来说央视的《三国演义》还是比较忠实原著的,虽然有改编,但还是能够体现原著的精气神。

央视的另一部妇孺皆知的巨作,改编尺度之大,几乎连原著的精气神都抛弃了,但却不妨碍其成为影视作品的经典,那便是86版的《西游记》。

这部作品的成功,有人将其归结为六小龄童的猴戏,章老师的表演固然精彩,但这部作品的魂魄还是刚去世不久的杨洁导演。

她是以怎样的魄力,对原著进行了“披沙拣金”“大刀阔斧”的改造,才将原著繁杂的思想内核,简单的提炼成为一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这无疑和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精神契合得非常好,或许时代精神给了杨洁导演灵感,而杨洁导演则借助《西游》的老酒,进一步彰显了这样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使其持续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杨洁之后,对《西游》的改编,贡献最大的,毫无疑问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

这一系列的改编,无论形神,都突破了人们心中的固有形象,所以才导致作品刚问世时,应者寥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愈发经典。这一系列,最大的贡献就是让孙悟空“人性化”,让齐天大圣谈起了恋爱。

不少原著迷是看不惯齐天大圣谈恋爱的,认为这是对原著的玷污;

而一些影视作品,又无休止的消耗大圣的恋爱史;

大圣能谈恋爱吗?

我的回答是可以,爱情故事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有市场的,但既然是齐天大圣,那么他的恋爱就一定要有齐天大圣的特质。说的更接地气一点,一个好的爱情故事,不管人物姓不姓孙,观众都买账;而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就算主角换成了齐天大圣,观众同样不买账。

观众要的不是男女主角的名字,而是一个好的故事。

同样,对经典的改编同样适用于这样的观点:不是不能改,而是必须改,但改编不能仅仅是戏说,而是要借原著的酒,浇今人心中的块垒。

其实经典的作品,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也正是这种可能性,使其能够“因时制宜”,感染不同时空的读者人群,今人读《三国》与古人读《三国》其滋味自然是不同的,我们尊重经典,更应该尊重我们时代的感受。

像文学名著的《三国演义》和影视作品的三国戏,显然不是同一个东西,影视作品如果只是逐字逐句地呈现原著的念白,那么也不需要编剧导演什么事情了,这是比较容易办到的事情。但现实的情况是,无论是谁,都不会这么去办,因为他们都知道,那些“言必称原著的人”未必真正读过原著,而真正看过原著的人,是期待看到一些新东西的。

其实观众反对改编,或许只是多次上当后的一种宣泄,现实中不乏以名著为噱头,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却讲了一个糟糕平庸的故事,如果这样,真还不如不改了。

“我满心期待,你却给我看这个”

这才是观众反对改编的真实心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典IP影视化,是否需要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