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心荡漾开去——学习徐杰老师执教《背影》

           只要你愿意学习,学习的途径无处不在,感谢徐杰老师的分享。

           徐老师执教《背影》的第一个学生活动是:填写一个修饰词,表达你读课文的初步感受。(              )的背影

            这个环节意在检查学情,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环节设计常见。亮点在徐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上。徐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或追问或赞同或补充,学生也在徐老师的追问中慢慢深入思考,回答也从“朱自清父亲的背影”孤独的背影"外在形象上升到精神品质“伟大的背影”。

             第二个学生活动是:读“望父买橘”的一段文字,为流泪的“我”写一段内心感受。"望着父亲蹒跚的背影,我......"

            这个活动环节初听甚为唐突,感觉一下子就来到了文章的“最中央”。也许是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学生回答得还不错:我感受到了父亲的关心;感受到了父亲的艰难.....徐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指导了学生朗读“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中“很快”读的较快,“流下来”应慢读,效果不错。

      接下来徐老师用一句话"当时我已经感受到父亲的爱,为什么不当时写作呢?”“8年里这个家发生了什么事?”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到文本中去寻找答案,以此摸索到朱自清与父亲的矛盾。再出示朱自清与父亲矛盾的资料后,又引导学生再回到文本,读出父亲用“示弱”的方式缓解矛盾。看到此处,我方才领悟到徐老师设计的精妙,整个文本如果是一片海,学生就像突然被扔在大海中的石子,一圈一圈波纹荡漾开去,然后又一圈一圈反荡回中央,形成回旋往返。几个回合下来,学生已在书海中游了几个来回。

        更妙的是徐老师又在出示作者写作背景后,引导学生再读文本,读出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这一圈寻找下来,简直“曲径通幽”,一处处细节的美一一展现,感情达到了高潮,思想得到了深化。

       最后徐老师在指导学生用改变人称的方式朗读了最后一段后,小结了回忆性散文需注重真情实感,要有具体的细节。

        纵观整个课堂,徐老师那不紧不慢,徐徐道来的台风真值得我学习。也许这就是底气、自信的表现吧,不像我们上一节公开课,满满的“表演欲”,徐老师不愧为“大家”!《背影》这篇文章的解读到处都是,但独特的解读很少见到,大多分析“四次流泪”“四次背影”或对“站台上买橘”的“语言”“动作”等详细的赏析。“从中心荡漾开去”,这种教法还是第一次见,可见徐老师研读教材之精细,处理教材之用心。更难得是徐老师面对听课老师的疑问,耐心解释,或探讨,或争辩,真不失为一个真正的教研员。

      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语文课堂一定要有知识的积累,那么徐老师的课堂学生积累了哪些知识呢?稍微用心一点你就会发现:抓住关键词阅读,是这堂课反复训练的一个重点。而人文性,徐老师说,人文性的熏陶应在工具性的训练中贯彻。

        本堂课所学,再次提醒自己要耐心细致读文本,把文本进行“肢解”式或“解剖式”阅读,然后结合学情从这些解读中筛选可用的资源,进行重组,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程序。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中心荡漾开去——学习徐杰老师执教《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