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敏感恶性循环,让我来帮忙

电影《第六感》中,男主角以越来越慢的倍速,不停回放录音带,直至咔嗒一声,谜底揭开——里面藏着一个鬼魂的声音。

敏感的我也是这样。晚上在家,眼前总会浮现出白天在单位的场景。视角缩到画面中的一帧,不断放大,终于发现了奥妙——“‘她还像点样’,原来是说我不像样”。

所有的放大,所有的深度挖掘,都指向同一个结局——读出嫌弃排斥、挖苦讽刺。回头便开始不分青红皂白还击。

可笑的是,自己打出的结结实实的铁拳,抵御的只是想象中的“欺负”与“歧视”。别人当然知道怎么对付一个乱找事的怂人——嫌弃排斥、挖苦讽刺。梦想成真。

敏感坏事儿三部曲:

1.由于太敏感、太在意外界评价,而过度解读别人的言行,从中获得莫须有的负面信息;

2.负面信息的大量累积,导致自卑与焦虑,继而进行多余的反抗;

3.反抗将别人撞得头破血流,自然会做出相应“回馈”。至此,最担心的事情——“她们不喜欢我,他们欺负我”真的发生了。

在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的我们,最终要么由内爆炸,要么郁郁而“终”。


除非在小黑屋子里摸到门把手,推开门,眼前是一座花园。

在写作特训班里,我摸到了自己的那把门把手。

先是找到了滋养人格的沃土。在班里发现了隐藏近30年的另一个自己,一个与平日里完全不同的、张扬活泼的我。于是工作中的那个压抑内敛的怂货主动出来认亲,与后者把酒言欢,讨教经验,获得了很足的信心,在现实中越来越放得开。

后是有了清晰的目标,不再转圈儿。我真正看清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再为了“面子”而死较劲儿。一年前曾因害怕别人讽刺自己计算机业务不精,下班后到十几公里外学习电脑维修课程。如果那个时候就开始写作该多好啊。

最后,每天的写作任务赋予了自己终极奥妙——“忙”。

忙是治疗一切神经病的良药,一忙,既顾不上伤感,也顾不上撕扯了。


如果你特别纠结,依然做着困兽之争,如上那般折磨着自己、啮咬着自己,那么我愿意以过来人的经验,帮你找到那把门把手。欢迎简信我。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前途似锦。

你可能感兴趣的:(终结敏感恶性循环,让我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