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药神,谁是?

昨天看了《我不是药神》。我知道我是看晚了,这期间有各种《药神》的推文和“周边”我都忍着没去看,相关药神的信息也是能跳过则跳过,因为不想看到一点点剧透。

在这之前我对《药神》的了解仅仅止步于它的其中两个主要演员:徐峥和王传君。哦不,还有电影起名的一点小风波,听说最开始是叫《生命之路》、《印度药神》,后来改成了《中国药神》,最后一锤定音《我不是药神》这样子。

我个人认为改的非常好,尤其是了解到这个电影的故事背景和它所取材于的真实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该片原型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中国的印度抗癌药代购第一人陆勇”的真实社会事件,感兴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相关新闻报道。

再来说下电影的实绩。起初电影小范围点映就反响不俗,于是官方看菜下饭,将电影提档至7月5号,观影者得以提前观看这部感动了千万人的佳片。而截至7月8日,上映四天就累计票房13亿,日均票房高达3亿多,后续的观影热情简直令人咂舌。

说回徐峥,这几天为山争大哥打call话题热度有增无减,一夜之间千万女粉疯狂涌进徐峥超话发帖安利,并由此衍生了“中年叔圈101选手”话题。这一系列借势话题既吸引了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跟风关注徐峥,又巧妙的宣传了《我不是药神》,简直是营销圈“论如何花式宣传电影”的范本。

演技上,我觉得徐峥的演绎极具层次,情感爆发的节点又能震撼人心,就我的欣赏水平来说吹“神仙演技”并不为过。前段时间补了徐峥的《幕后玩家》,感觉前一秒他在我眼里的形象还是心机深重的商圈大鳄,下一秒就成了《药神》里脾气火爆、邋里邋遢的卖印度神油的中年瘪三。

而且电影的选角非常成功,使得这部电影就算够不着年度影片最佳,也可以称得上是群戏最佳。每个人物都演绎的十分出彩,让人记忆深刻。我看豆瓣看知乎,几乎每个主要演员都被浓墨重彩的夸奖过,这与每个演员私底下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这里说一下给我深刻印象的王传君。很多人说王传君没有选择去出演《爱情公寓》大电影而是演了药神大概是他最正确的一个选择了,其实这与他本人的艺术追求是有很大关联的。当初那句仿佛与整个娱乐圈作对的“我不喜欢”言论一出,看客哗然,很多人预言他就要被娱乐圈封杀。由此事件,他的艺术坚持也就可见一斑了。

他没有被雪藏或被封杀,事实上他后来出演的诸多电影中的演技也可圈可点。虽然翻看他的履历,所谓烂剧也出演了一些,可谁还能不为了挣钱吃几坨屎呢。

电影的情节设定其实是一场情与法的博弈。主人公程勇在无利润售卖低价违禁药救助诸多白血病患者的同时,也犯了走私罪和贩售假药,再加上他本身跟白血病是没什么关系的,可以说是以己渡人,未渡己身,为救他人而甘下地狱。

但是电影没有一味地美化他的形象,他刚开始也是一个害怕自己受到牵连的普通人,性格暴躁,一场散伙饭彻底得罪了跟他打拼的伙伴。但是后来看到吕受益的死,内心受到大的触动才去继续"卖假药"救人命。这一情节过渡也是自然的。

电影里说其实世界上最大的病就是穷病。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就算救治了上百上千个病人,可10万人(当年慢粒白血病人总数估计)是没有办法救治的。这句话对也不对,从数据上说没问题,可是他为了救这些人而造成的影响,即后来国家把该药品列入医保目录这一创举,好处却是无法估计的。

最近很多人在讨论为什么造价并不贵的格列卫(电影中叫格列宁)为什么卖出了天价。比如《为什么新药如此昂贵?其实你支付的是第二颗药物的价格,第一颗药物花了十几亿美金》,说一款药品的研发要经过数万次试错,耗费科研人员的精力和研发团队财力所造成的成本是十分巨大的,更别说后续的推广和专利费用,病人其实是在为研究成本埋单。所以把制药公司设定为反派也有些不合理。

但是,凡事有但是。资本必然是逐利的,制药企业也并不是单纯为了造福人类的天使。天价药品售出一段时间,在回本了之后不会大发善心就此降价,一般都会尝试控制药价进行垄断。这其中也必然牵扯出诸多内幕,孰是孰非我们普通人也不好判定。

有朋友说看电影的时候记得带纸巾,我心想这不是喜剧电影吗,真的是抱着看喜剧的心态进去哭得稀里哗啦的出来。导演文牧野我不了解,但是我十分欣赏他对细节的把控和浪漫主义情怀的运用,并且在讲好一个故事的同时还能揭露人性和社会现实。

我在《再穷不能穷教育》一文中说希望我们国家的电影人能为了社会进步进行高质量的创作。没想到隔几天就看到这部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真是让人惊喜又感动。

诚然,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不成熟,各个方面的社会问题也接踵而至。我们不期望一部电影能解决什么问题,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很不现实的。但是由一部有深度的电影引发的全社会范围的思考却是喜闻乐见的。我们愿意去关注,愿意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做哪怕微不足道的努力,这都是这个社会的大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不是药神,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