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需要”,从未“被关注”

第一期节目我们聊了《致命女人》中的现代派女律师Taylor,今天聊一下60年代白人主妇Beth的故事,剧中她从头到尾被老公绿了无数次,以下我们就称她为绿姐,她老公我们就叫他渣渣吧,渣男的渣。那么这个故事可以一句话解释为绿姐复仇记。

绿姐的故事曲折有趣,反转连连,看官们可笑而观之。剧情开始,贤惠的绿姐和事业有成的丈夫渣渣,因为女儿的夭折,不得不搬家到另一个街区,试图重新开始生活。这对夫妇的组成是传统的,女主内男主外,渣渣在家里持有话语权,绿姐乖巧顺从。由于痛失爱女,两人之间早已产生疏远隔阂,只是不约而同的维持着表面和谐,渣渣对绿姐说的最多的就是“今天我要加班”,以及“今天晚饭吃什么”,当时too young too naive 的绿姐只顾埋头打理家务,对于渣渣的私人生活秉持着“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的态度,她觉得照顾好丈夫的起居,不做丈夫讨厌的事情是头等大事。从这个角度来说,绿姐简直可以说是100分媳妇儿的典范。

直到某天绿姐听闻渣渣和餐厅女服务员之间早就有着不可描述的关系,我们贤惠妻子的形象终于开始黑化了,她本想找到小三对峙,却意外的对眼前这个开朗坦率的小三产生了亲近感,俩人迅速成为闺蜜;她想借由闺蜜身份给小三一些忠告,让她自愿离开渣渣,却身不由己的开始帮助小三在这个街区立足,可以说她对小三的帮助与关怀,大大超越了自私自利、风流成性的渣渣。在这里不得不说,绿姐的形象塑造的比较出彩,把人性的矛盾心理及行为刻画的十分细腻,使得她最终摆脱了100分妻子的无趣形象,最终修炼成“变坏了的好人”。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变坏还用学吗?那不是分分钟的事儿?作为一名职业心理咨询师,我的回答是“允许自己不做100分,只做60分,是需要学习的。”并且,很多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这个人做的不好,反而是因为做的太好。

就像剧中的绿姐,为了婚姻和家庭奉献一切,做出了很多妥协,比如,她曾经对小三说因为渣渣不喜欢,所以自己已经多年没有再弹钢琴了,再比如,某天渣渣回家,她解释说,由于今天在忙其他的事情,晚饭只能吃外卖了,活像个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下属。

我们看到由于绿姐忙于做一个100分儿媳妇儿,她已经是个0分儿的自己了。解释一下,在关系中,努力完成别人的期待,以“获得别人的认可”为目标去生活,很容易失去自我。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成为一个“总是被别人需要,很少被别人关注的人”。此处,大家还可以参考电影《芳华》中的男主角“刘峰”的经历。

我们看到无论是婚姻关系或是其他人际关系,一个总是“被需要”的人往往细致入微,善于照顾别人的情绪和需要,自己却极少提出需求,他们收获的是恋人以及朋友对自己的依赖,然而,单方面的依赖表达的是“我需要你”,不是“我爱你”。

那么,想要在关系中“获得关注”,重要的一点是“在关系中有自我”,绿姐为了取悦渣渣放弃了钢琴,小三却坦言不会为婚姻辞掉酒吧的驻唱工作,在假装闺蜜的日子里,小三带着绿姐玩儿轮滑,鼓励她重拾钢琴,贤惠乖巧的绿姐在小三身上看到了那部分未能绽放的自我,促使她冒着被抛弃的风险支持和维护小三。我们看到“有自我、做自己”是每个人心底的需要,它并不自私,它是一段关系保持活力的源泉。

另外,在关系中想“获得关注”还要注意关照自己内心的需求,必要时刻请别人帮忙。我们从小被教育“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但实际上当我们越来越不麻烦别人的时候,我们和别人的关系也越来越远了。当我们试着去向别人求助,要求别人来帮助自己,就会发生一个关系的闭环,在关系中你来我往,互相依赖。

最后,愿你像绿姐一样落落大方,又不失自己真心所向,在关系中“你”也是最重要的人之一。音频节目中最后你听到的钢琴曲就是绿姐自我觉醒后演奏的,可以想象她再次触碰到日思夜想的钢琴时,动情投入的模样,全然不顾渣渣一脸懵逼的站在一旁。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银幕中的心理学,观银幕,学心理,我是金哥,下期见。



观银幕,学心理,我是金哥,欢迎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等主流收听平台订阅《银幕中的心理学》,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你最想听到哪部电影的心理学解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直“被需要”,从未“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