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吗?未必!

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真理吗?

比如在11年前,合肥政务区和滨湖区是块蛮荒之地。那时合肥的经济政务中心在庐阳区,瑶海区。当省政府决定发展西南边。把政府搬到西边的时候。西南区一夜之间就成了风水宝地。

地还是那块地,但是他的价值却扶摇直上。如今有的甚至已经卖到4-5一平米的高价。是什么决定它的价值?是高层的决策。当然那时的合肥东边已经成熟饱和,北边发展空间不大,也只有西南边能大有所为。

类似的例子还有90年代的金三角区,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的崛起无不在类似的背景下崛起。即国家的规划主导了这一切!

发展方向确定后,如何打造,引流?于是建立新的学校,一些好学校的分校;把重要行政单位搬迁过去;招商引资,吸引著名企业筑巢;打造高端消费场所;配置健全的医疗等设施。人们在高层美好的规划下,嗅出了美好未来的甘甜,于是蜂拥而至。在那里争相买房。与此同时,一些有远见的房地产早就争相买地建房,炒作楼盘。就这样三到五年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就成了人人向往的宝地。

这里我看到了权利的重大决策能力和重大影响力。权利主导了经济发展方向,权利改变了事物的价值,权利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权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并不是我们平时所学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且上层建筑决定了经济基础。

再比如五年前,六安万达那一片地是一块破旧萧条的厂房,如今它已然成了六安最繁华的商业经济区。这块区域繁华与否取决与万达建造的决策。当然万达也不是随便选址建造,也要考虑地理位置等各个方面。

我又在想,政治决策如此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一个地方的兴衰真的是长久的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一过,当一个地方的发展空间已经饱和,成熟的时候,是是不是就意味着衰落?我们这一代人辛辛苦苦地为了我们下一代财富积累。比如,买最好的学区房,住最繁华的城区。等到他们成人的时候,风水轮流转,他们又开始为他们的下一代拼命努力?

我又想到了北京、南京这样的历史悠久的一线城市。如今的北京,海淀区是几十年风雨不动的教育神区,朝阳区是经济外贸大区。整个北京的发展已经发展规划稳定。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动,它内部的格局已经没有太大的变动空间。

如此之下,市民们也该心神安宁。坐拥天下之最大政治经济教育中心,该心旷神怡,气定神闲。可是仍然有很多不和谐的现象。那就是家长们为孩子上学操碎了心!人们给孩子上学挤破头想往海淀区的名校上。报最好的辅导班,请最好的老师教。要把孩子送上一流大学,学一流专业。这样才光宗耀祖,不悔一世。

回过头来再看合肥这样的新二线城市,与政府设施,商业区,医疗设施相比,人们最在乎的是好学区。

我们的国家已经发展起来了,人们的经济购买能力大大超过了从前。现在基本全国了实现了脱贫。越来越多的家庭能轻松地实现财富积累。也确确实实,全中国的家庭大部分都实现小康水平。人们不愁吃,不愁喝的时候,就开始向往着高级的精神层面的需要。受好的教育就越来越被重视。

想想古代社会难道就没有这个需要吗?中国古代人人都渴望科举登第。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学,能够受好的教育,能够有机会做官。只不过,那时穷人太多且太穷。穷得他们连梦都不敢做,只能顺应天命。连吃喝都成问题的时候,哪能想自己的精神需要呢?而这不代表,他们不想让孩子受好的教育。只是他们没有能力而已。教育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资源。

人们为什么那么在乎教育?因为教育能改变人的命运!现在的教育更是影响到了孩子能否上高中,上大学。而能否上一个好的大学又影响着这个人的前途事业和未来生活。教育几乎影响了一个人的一生。在社会发展越来越成熟的当代中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

而我们的教育资源却相当不均衡。那么好的教育资源由什么组成?通常会受什么影响而分流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吗?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