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应该多让同学们动手操作,不动手就难以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不动手仅凭多媒体课件也难以让学生理解透彻某些问题。
昨天讲《圆锥的体积》练习课。总共处理了4道题,每道题都有联系。
第一题是课后练一练第一小题。如下
这道题,看起来比较简单,其实学生会出现很多问题。在处理这道题之前,我让学生已经事先经历过动手操作的过程,让他们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有什么关系。因为发现可以倒3次,所以这方面基本上我是一点也不担心的,也就是这个3让学生认为和圆锥体积相等的是第二个圆柱。学生给出的原因,圆锥是它等底等高的圆柱是三分之一,而这是高一样,而底面直径又正好是圆柱的3倍,这样正好能把3抵消,所以他们的体积一样。
学生之所以出现以上的原因我分析是以下原因,学生没有完全理解了圆的知识,直径扩大3倍,面积是扩大平方倍的。虽然这个问题我已经给学生讲过多次,但大都是没有给出学生具体的实例,没有让学生经历计算的过程,如果单独把这个当成知识点,通过计算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计算、思考的过程,相信可以提高很多同学的认知水平。我分析第二个原因是学生在乘法算式中的运算上也有些模糊,可能我还可以这样解释,V=Sh时,如果S扩大3倍,h缩小3倍,这样才能保证V是不变的,只有他们本身才可以这样。而这道题是直径缩小了3倍,不代表底面积缩小了3倍。
第二题我设计的是一个组块练习。
1.等底等高的圆锥是圆柱体积的( )。
2.在一个圆柱中,削去一个最大的圆锥,剩下的部分是圆锥体积的( )。
3.圆锥与它等底等高得圆柱体积相差20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
这样的练习非常建议老师多设计一些,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对一个知识,要学就把它学透彻。另外我还设计都是括号,后面没有单位,教育孩子们写题要时刻注意单位问题,这也是学生容易忽略的我细节。
下面一道题,所有的学生根据上面的理解,都会迎刃而解。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上有两个什么图形?
生: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师:下面请你对圆柱施魔法,对圆柱怎么做能让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
生:可以从下面的三分之一切下,上面剩三分之二,这时下面的体积就和圆锥的相等。当然也可以让上面留下三分之一。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现在我们对圆锥施魔法,对圆锥做什么能保证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呢?
生1:可以把圆锥变高,变成原来的3倍。(引导说出前提是圆锥的底面积不变)
生2:圆锥的高不变,把圆锥的底面积扩大为原来的3倍。
【我的思考】用“施魔法”的语言,用儿童更贴近的需要,同时让孩子多方面思考,不受限制的思考,更加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相信孩子们通过这个过程对以上知识会更加形象的理解。
接下来一个题是我本节课学生最闪光的地方。
题目:圆锥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圆锥的高是60厘米,圆锥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1:120×3÷60=6(厘米)
(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种是算式角度,因为知道体积公式里有三分之一,所以利用“逆推”可以先×3,然后除以底面积。第二种是理解的角度,×3可以认为先把圆锥补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然后圆锥的底面积和圆锥的底面积一样,所以也就是体积除以高等于底面积)
生2:(用的解方程,在计算上可能会出现问题,需要从等式的性质引导学生解方程)
生3:120÷(60÷3)=6(厘米)
这种方法不得不说学生思维太活跃。先计算除以3是可以求出来与圆锥体积相等的底面积则一样的圆柱的高。然后体积在÷底面积就得出高。
【我的思考】第三种方法,我提前没有想出来,当学生提出来时,我是比较惊讶的,因为还有学生这样想。学生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一开始说过的,最主要还是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过程。从解这个题的第一步就可以知道学生其实动手的第一步,也就是圆锥倒入等底等高圆柱的第一次。不得不说,学生的方法很高明,再有就是发现学生思维是特别活跃,应该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