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学习的本来面目

我们从小接受的应试教育可谓是观光式学习的典范,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打卡,背诵各种知识点,然后就是大量地刷题,严格按照标准答案解题,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束缚了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了无数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人”。

相信很多人都有个同感,以前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只要两三年内不用,多半会忘得干干净净,特别是文科中艰深的理论知识忘得更快。

人有三个来自自由技艺的技能,比任何本科专业都重要,就是批判性思维、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简单的说,就是你是否能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能说服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沉浸式学习这几年特别流行,常被提起。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的教育机制中显得尤为明显。美国孩子学习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做各种刁钻深奥的习题,而是通过游戏、实验,自己动手动脑来主动接受各种知识的,并能将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当中。

美国老师布置作文偏重于研究报告的成果展示,孩子们组成项目研究小组,各自回家查资料,通过网络、书籍、实验等途径找到答案,然后写成文章,其内容涉猎范围之广之深、篇幅之长令人惊叹。

有些美国小学五年级的作文相当于国内大学生的论文水平。所以,美国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历来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

剧本杀越来越火了,最近小伙伴们还在说旅游剧本杀,每个领域都会有不同特长的员工,比如我接触过的交通大学附中就有擅长画画写诗的数学老师,靠创新小技能提高孩子背诵能力的英语老师,爱跟学生讲套路却又反套路的语文老师,靠长得帅圈粉,但分析题目起来666的政治老师,懂家庭教育,乐于助人的学管老师……

早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剧本杀行业就出现了专为政府、党政机关定制的「红色剧本杀」,并且广受好评。比如上海交通大学附中就组织了一场学党史的剧本杀,起名《前夜》。

剧本杀以一大第六次会议为背景,以会议最终转移至南湖为灵感创作,让玩家沉浸式体悟建党过程中革命家的不易与艰辛,明确只有理想坚定的人,才能够肩负起时代的重担。

剧本杀的活动地点选在了教学楼的地下室,相对昏暗老旧,秘密安静而显得氛围合适,同时,地下室因为不常去,从而让玩家在一个新鲜的场景中产生更强的代入感。

在保留原有历史人物性格特点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改编,增添了新卧底角色与剧情人物,玩家扮演与会人员,在面对会议被打断、卧底隐藏其中的局面,玩家需通过搜证与讨论来确定卧底,推动会议地点的成功转移。

历史剧本杀对于玩家的最大吸引力应该在于历史本身,玩家会对于那个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感到好奇,而沉浸式剧本杀为大家开启了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窗口,激发大家了解当时历史的积极性。

在调动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身临其境的回到当时当地,去了解那个时代的人,面对着什么问题,他们会做出什么选择。

每一场历史剧本杀,就好像一场穿越剧,你就是那个主角,这样的沉浸式学习,必然是终身难忘。

知识的尸体就是理论层面的知识。而另一半,还原式学习,就是知识的应用。理论是死的,花时间就能背过,会动脑筋都能理解,即便是做题,也非实际生活,除了考试能写出来,还有什么用呢?

而还原式学习,就让我们身临其境的去理解和感受,全方位的应用,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不是死读书,才能真正的提高能力素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还原学习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