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大脑:只要成功六次,你就能成为自信的人(二)

相约读书打卡第482天,我是来自山西太原的史文霞,今天的读书内容是刘媛媛的《精准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第四章《心态篇》第六节|重塑大脑:只要成功六次,你就能成为自信的人(二)

作者很感谢自己经历了一段自卑的时光,让她重新去思考“自信”这两个字,让他知道自卑并不是纯粹的坏事,它的存在也有意义。

我们过于在意自信这件事情了。

好像一个人不自信到发亮就不够优秀,好像培养出的孩子不是那种自信心爆棚的就算失败,好像一个人只要不自信就什么都做不成,做什么事情失败了都能归因于过于自卑。

自卑才是自信的开始。

白岩松曾说:在我的身体里,自卑心理是非常明显的……任何一个事交给我的时候,我都在想,我能把它弄好吗?然后你就会比别人多用十二分的力气,因为你怕弄不好,你觉得可能弄不好,你用非常大的力气,你非常不自信,然后你就去做了,天道酬勤,每弄好一件事情就会回头给自己一份自信……。

没有深度自卑过,就不会有刻骨的拼命。

作者被嘲笑口音,所以才能在没人的时候照着拼音一个字一个字的练习,直到把普通话说的标准。

作者也曾因为自己不够漂亮而有些自卑,也曾因为只要减肥成功整形变美就可以很自信了。现在她很喜欢自己,并不觉得胖是令人羞愧的缺点。

所以如果想要变得更自信一些,最差劲的方法就是和自己的缺点不依不饶的做斗争。

你越不放过,就越不能赢。

自信的来源是什么?外部反馈和自我认可。

日本的一档综艺节目曾讲过:一个非常自卑的女孩,没有通过整形,也没有改变其他任何条件,就是在被辅导老师连续夸赞50天之后,她居然变成了自信开朗的人。

外界给的反馈是自信建立的基础之一。几乎没有人可以在不被任何人肯定的情况下凭空建立自信,他人如同镜子,如果每一件镜子都把你照得很丑,再好看的人也要怀疑自己的美貌了。

那怎样从外界得到更多的正面反馈呢?别人的嘴巴说什么是我们无法左右的。

作者总结出的几个小方法。

第一,划定能力范围

划定能力范围的第一个好处: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可以让自己得到更多成功的反馈。

我们对自己的误解是因为不了解,不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所以一直都在不擅长做的事情上受折磨,渐渐的就越来越低迷了。

你必须能够清楚地划分:什么是你想做的,什么是你能做的,千万不要把想做的当成能做的,否则就会反复受挫。

划分好自己的能力范围,不仅仅是为了成功,也是为了自信。

作者从学财务转到学法律,才得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几乎所有的管理大师都会提到:要着眼于自己的优势,在更有优势的地方成长,更容易成功。如果想要过上自信和幸福的生活,必须找到自己擅长的甜蜜区,在那个区间去充分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二个好处是可以帮助你转移关注的焦点。

如果你问一个女孩在照镜子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一定是自己脸上的缺点。

对缺点关注的越多,对外貌越不自信。

这是我们的习惯:在所有的事情中对于做错的最为敏感;在所有的特点中,对于缺点最为关注,在所有的朋友中,不喜欢我们的那个,反而占据我们最多的心思。

划分能力范围以后,就可以把目光转移到自己的优势上来。专注优势,发挥特长,就能完成蜕变的过程,而不是克服掉所有的缺点。

第三个好处,就是更容易接受范围外的失败。

作者的优势是擅长捕捉一个机会,然后带人全力以赴的冲上去,但是精细的流程管理方面就有所欠缺,更不擅长处理员工关系。

当有许多人对你指点,可是你却做不到的时候,那些指点在你眼中就变成了指指点点,你就会特别焦虑。

可是如果你能分清楚什么在能力范围内,什么在能力范围外,就可以幸免于难。

所以对于朋友的建议,我们要清楚,那是我想要做的,不是我能做的,所以我会努力去做,却不必难过。

能力圈以外的事情没做好可以再去尝试,也可以去学习和研究,或者可以放弃,等转移到自己的能力圈以内再去努力。

通过这样的划分,在评价自己的时候会变得更理性,不会盲目地自我否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塑大脑:只要成功六次,你就能成为自信的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