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校园霸凌如何疏导和解决?

近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校园霸凌事件让我们发现校园霸凌似乎已是常态,霸凌究竟从何而来?又会给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带来哪些伤害?

什么是霸凌?

霸凌是指人与人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

挪威学者丹·奥维斯将校园霸凌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霸凌并非偶发事件,而是长期性且多发性的事件。

校园霸凌的方式主要有:

肢体性霸凌:肉体上的欺凌行为;

言语霸凌:让被霸凌者感到不舒服的语言如辱骂、嘲弄、恐吓等;

性霸凌:让被霸凌者在性别认同或性上感受到的生理、心理上的不舒服或痛楚;

关系霸凌:在同一团体中,联合其他成员孤立、无视、离间或排挤被霸凌者;

网络霸凌:利用手机或网络等手段方式污蔑、毁谤被霸凌者。

霸凌从何而来?

原生家庭

专制型及放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都容易引发学生的不良行为。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父母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要么模仿父母的攻击行为,习得暴力和攻击行为,要么习得消极忍受的应对方式;而在放任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无限宠溺,没有底线和原则,孩子会变得目无法纪、冷漠残酷,甚至以欺负弱小者为乐。

挫折-攻击理论

米勒、伯克威茨等心理学家认为,霸凌这种恶意攻击行为绝不是随便发生的,它的出现有一定规律。当人们遭受了挫折却无法向其根源发泄时,可能会转移目标向他人攻击。但遭受挫折并不一定代表会攻击他人,还需要攻击线索作为媒介。

在伯克威茨的实验中,要求参加实验的人对激怒自己的实验者实施电击,结果显示当被激怒的人们看到手枪时, 比看到羽毛球拍时实施了更多的电击,手枪可以被当成攻击线索,使人们增加了电击的次数。由此可见,我们可以推测有些霸凌者可能是因为挫折加上攻击线索才产生霸凌行为的。

误会与偏见

误会和敌意常是由于偏见和刻板印象造成的。刻板印象是我们对他人存在一些肤浅而呆板的认识,偏见则是带有贬义的刻板印象,比如种族偏见和歧视。霸凌者通常存在显著的偏见如瞧不起他人,歧视他人外表等等,从心理特质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极有可能有高自尊(死要面子)、高自恋水平(我最独一无二)和极强的自我中心倾向(我即正义)。在许多青少年犯罪的调查中,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的少年大都具有极强的自我中心倾向,他们甚至觉得“其他人被打是活该”。

归因理论与认知矛盾理论

人们偏向于为自己的行为找到最简单和直观的解释。霸凌者通常会把错误归到环境因素和受害者身上,从而减轻自己的责任,就是所谓的归因理论。在霸凌中,多数的霸凌者容易失去自我认知,在后期的反思中仍会认为自己并不过分,而是倾向于把责任推到受霸凌者身上,以尽量避免受到外界道德的谴责。

当行为与内心出现不一致时,人们总是会通过补充、调整或无视,来减轻认知矛盾,从而保持价值体系的连贯性。霸凌者在面对“认知矛盾”时,也就是纠结于霸凌行为的道德性时,更偏向于想办法消除内心矛盾。像是接纳他人给出的霸凌的借口,譬如“此人做过坏事”,或者相信自己在做正义的事情。

从众心理-接纳与服从

在群体规范的强大压力下,个体会屈从于同群体的一致性,达到彼此行为规范高度吻合。

校园时期,在形成自我认知的过程中,想要得到集体的认可和喜爱,因此更容易跟随集体行为。根据调查,“跟随同学一起欺负”是霸凌的第三大原因。为了得到群体认同,即使意识到行为的不对依旧会选择加入,这就是服从。接纳指的是霸凌者接受了霸凌的借口,从而实施霸凌。很多时候学生并不知道受害者做过什么坏事。但由于这种信息的模糊性和难求证性,还有“确认偏差” 的影响,学生听到的次数越多、信息的来源越有威信,就越确信这些信息的真实性。

校园霸凌的危害

校园霸凌事件不仅仅影响着被霸凌者,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霸凌者、协助者和旁观者。

第一,霸凌者会因为其行为得逞而变本加厉,或者说在价值观上形成错误认知,认为自己没有错。数据表明,霸凌者在成人后与其他青少年相比,更具暴力倾向、缺乏同情心,且犯罪率要比其他人高于三成以上。

第二,协助者和旁观者通常畏惧霸凌者的权力与地位,纵容其行为,从而形成懦弱、依赖等性格特点,甚至有旁观者可能会因为自己没有揭发霸凌恶行而感到愧疚、产生抑郁。

第三,于被霸凌者而言,则可能会在面对他人时更为自卑,导致学业成绩下降、逃课甚至退学等后果。甚至还可能会在人际交往中产生退缩、逃避等的影响。

被霸凌者如果在心理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调适,则容易在日后对威胁与权力有过激反抗,从而可能成为下一个霸凌者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赢得自己的地位认可。这种以暴制暴的反抗行为,只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

如何处理霸凌事件

在处理霸凌事件时,有两大原则是应该注意的。

第一,不以暴制暴。以暴制暴的方式是最不好也是最无效的,部分家长常会有个误区,即每每孩子受到欺负时就让他们通过学习防身技能如拳击等等,来提高反击能力及身体素质。但事实证明,这种方式的效果不尽人意。因为,即使反击成功也不过是缓解一时,霸凌者通常会恼羞成怒而找来更多人帮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以暴制暴从根本上杜绝不了被霸凌的源头,反而会造成更多的伤害。武力和反击并不意味着强大,只是饮鸩止渴。而终结霸凌最好的方式其实是从自身和心理层面入手,建立自信,同时教会孩子坚定地申斥自己立场,这是一种友好但坚定的有效方法。

原则二,不以爱之名孤立孩子。采取转学或者家长接送的密集保护法应对霸凌事件,并没有解决到问题的根源。如若事件尚处于可控范围时,应让孩子自行面对,不应过度保护。因为借来的强大不是自己的强大,家长倘若总因为一件小事而给予保护,则孩子永远无法培养起应对难事的态度。

家长不可能永远陪伴孩子,因此孩子若没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被霸凌的阴影会伴随终生,甚至在长大后还会重复遭受不公平的对待。所以,不用爱的名义把孩子孤立起来,将她隔离在本应加入的群体之外,因为同伴的接纳和认可对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认知建立非常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决定他人如何对待我们,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去改变处境,不让自己继续受到伤害。切记,当你对人性绝望时,请不要低下头,勇敢地去寻求帮助,世界依旧会有人对你报以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问:校园霸凌如何疏导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