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子张问什么是明。什么样的人算得上是明呢?孔子说“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能在他那儿行不通,就是明。“谮”,是中伤,污言。“愬”(sù),同诉,是倾诉,诉冤。

如果人人事事都自己看明了,有那“浸润之谮”来,你自然不会听他的,因为谗言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现在你掌握的信息比他还多,他怎么能误导你呢?

还有那“肤受之愬”,他说他如何如何,怎样怎样,我听得都跟身临其境、切肤之痛一样。但是,我不用听,因为我看见了,他一直往后躲呢!他骗不了我。

不受“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仅是“可谓明也已矣”,而且“可谓远也已矣”。那是心怀坦荡,德行高远,明智之至,那种心胸,远在常人想象。

❤️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又到六点半了,我们还是来继续学习论语。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习过的内容,昨天是司马牛三问中的最后一问。

就是他忧心忡忡,非常悲伤地说,人皆有兄弟,我独无。

不是说他没有自己没有亲兄弟,而是他的亲兄弟,因为叛乱,死的死,逃的逃,让他自己在鲁国非常的孤单,所以有这种感叹。

这个时候,他的师兄弟子夏,也就是卜商,就来劝他,怎么劝问的呢?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夏劝告他说,卜商❤️也就是我听说,听哲人圣者的名言,叫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对于一些大事件,像生死这种大事,我们是做不了主的,对于能否富能否贵,会不会因为一些事件失去富贵的地位,这也是自己说了不算的。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就好了,接受就好了。不要老想着如果如何会怎么样怎么样,那个是我们说了不算。

我们能做到的是什么呢?就是敬而无失,态度很虔诚去做事,让自己尽量没有失误。就是做好自己,对待人谦恭而有礼,遵循礼法,态度恭敬,身体语言也让人看出来,让别人感受到你的这一份修养和气质,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会亲近你,把你当兄弟。真正做到这一点,又何必担心自己没有兄弟呢。

子夏这样一劝,我相信司马牛听了以后肯定会开怀许多,因为兄弟死和逃的悲伤也会减轻许多。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学问,就是如何劝慰别人。

当然了,不管子夏怎么劝,事毕竟是在他身上发生的,别人很难感同身受,这份痛苦还需要司马牛慢慢去消化吸收,给他一点时间,而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他就能立即放开了,这是很难的。

好了,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的内容之后,我们今天来学习新的一章。

这一章还是问,子张问,问什么呢,问明。孔子给他的回答,这个回答听起来是非常拗口,我们可能大部分不明白什么意思,但如果说你真正的理解了,你会发现孔老夫子真的是不愧是圣人。他对世事真的是太明白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啊!

先看原文。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字就是明,什么是明呢?孔老夫子是这种解释。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就是了解自己的就是明。

刘宝楠解释说,用人不疑,就是明,我知道这个人可用,别人怎么说我都不动心,这也是明。

左传上面说,知贤之谓明,就是他能够知道谁是贤人,有贤德的人,这也是明。

春秋里说明者,智贤不肖,分明黑白也。就是能够分得清君子和小人,能够判断不受别人所蛊惑。古人说的明君,要得遇明君,就是能够分得清贤人和小人的君。

比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也写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能够做到的就是明。

那在这里孔子是怎么定义的呢?他告诉子张,浸润之谮,肤受之愬,在他那里行不通,就是明。。“谮”,是中伤,污言。“愬”(sù),同诉,是倾诉,诉冤。

就是有人来向你中伤他人,进谗言,不是那种很直截了当地就说他不行啊,他怎么怎么样,直接下结论,像这样的往往我们会他没有事实依据,很轻易的就否定他,我们不听。

而是他在向你中伤他人,进谗言的时候旁敲侧击,看似有意无意,不是很惊异,但是他通过一些事儿来和你聊,说他的一些生活细节等等。

表面上好像没说什么,其实种子已经种下了,因为我们往往会通过这种画面语言中的画面感来想象,去推理,他这样做真的是太不应该了,他这样做是太没有数了,等等等等。

我们常说不怕别的,就怕吹枕边风。老板回到家,她媳妇有意无意的就说这个人什么什么,刚开始的时候他不在意,没有放在心里,但是慢慢的,今天说的这个明天说的那个,总而言之都是这个人的不好的消息,这个种子就种下了呀,这个观念不知不觉的就扭转了。

所以说,最怕吹枕边风,这种枕边风其实就是浸润之谮。很多领导干部慢慢的去腐化堕落,就与这个有很大的很大的关系。

如果这些枕边风,这样的润物细无声式的这种中伤和造谣,不能够影响你,那你就可以称得上是明了。

再举一个例子,不但是枕边风,因为有的人,他没有判断能力。比如说在刘项之争的时候,刘邦和项羽争天下的时候。

时项羽有一个叔父叫范曾,这个人,也是足智多谋,给项羽出了很多力,有他在,刘邦的很多计策都实行不了,被识破了。

刘邦这个人多聪明,底下谋臣很多,都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刘邦就派人去离间项羽和范曾。

项羽的使者到刘邦大营,刘邦先是高接远迎,高规格接待,几句话之后就问了:哦,原来你们是项王的使者,我们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呢。”当面就把酒席撤了,换上粗茶淡饭,接待官员也换了,换了低级官员来接待。

其实这个要是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假的呀,这是做戏啊!如果真的是范曾叛变的话,他绝对不可能这样明目张胆的做,这样不就被识破了吗?

项羽的使者没有判断能力,就传达给了项羽。项羽也没有判断能力,没有识人之明,听了这个话以后就对范曾另眼相看了,就老觉得他是个奸细,和他不一心,对他就严加防范。本来范曾说的对,他就是不听,觉得我要听你的,我就上当了。最终自毁长城,把范曾给撵走了。

可想而知,刘邦有那么多谋士,个个能言善辩忠心耿耿,而项羽只有范曾一个人可以用,结果又被他撵走了,他和刘邦怎么去争天下呢?结果最后得到一个兵败,不肯过江东,在江边自刎而死的下场。

曾国藩讲将道❤️,他读了孙子兵法,说智信仁勇,绝望了,那觉得自己一条也不合格。后来他自己呢,又增加了两条啊,一个叫廉,一个叫明。廉,就是钱财上清楚,账目公开,士兵们对谁军事水平高搞不清楚,但是对银钱都在意啊,你如果能够清廉不贪就能给经常给大家一点好处,这人人都服气你。

明呢,就是打仗的时候,仔仔细细的把每个人的表现啊,看得明记得清,比如说谁第一个冲上去啊,谁在旁协助的呀,谁往后退,都记的很清楚,战斗结束后都及时准确的给予赏罚。

这样大家都知道自己做的事,领导都看得见,而且都能够及时的给予反馈,那就都很卖命啊。曾国藩说,有了廉明这两条,智信仁勇也能积累,如果没有廉明,智信仁勇呢,也就没有基础。

如果人人事事都自己能够看明白呢,那么浸润之谮来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听啦,因为传言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现在你掌握的信息比他都多啊,什么事你都很清晰的,能够看到,别人再去说什么话,你心里就有数啦,就不至于被诱惑啦。

另外一个就是肤受之愬,他说他怎么样了,如何如何了,说的声泪俱下,跟真的似的,那你听起来啊,好像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一样。

但这是真的吗?不一定啊,很多都是演的,绘声绘色的表演,我们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的话,你就会被他所误导。你如果说真正看见了,他其实根本没这事儿,你就容易分辨的清了。

不被人骗,一定要像曾国藩这样吗?下了那么多苦功夫,亲自在前线看,也不是。

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自己是不是有一颗诚心待人啊?是不是有忠恕之道,能不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大家之间有默契有信任。

咱再说回到项羽,项羽这个人不单是没有识人之明,另外一个他还极为小气,举几个例子啊。

一个是他不舍得。有人立了大功,按他当时的承诺,是要给人封官进爵的,他把大印都刻好了,像这种情况,对方立功急着等着赏赐来满足他的心,而项羽把这个印拿在手里边摸索来摸索去,就是不舍得把它给收出去。

磨磨唧唧的好不容易才送出去了,别人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觉得这个人没有气度,没有气量。所以啊,对项羽都很失望。

那他的将士离心离德,那最后他失败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他手下很多能人,像韩信,张良这些牛人,基本都是从项羽那走的。

而刘邦就不一样,韩信在他手下立了大功,结果刘邦想请他在出兵去打仗,韩信提条件说,你要封我为假齐王我才去。刘邦说要封王就是真齐王,哪有什么假齐王。

就给他封了个齐王。韩信一看,那么舍得,赶紧去出兵,最后大获全胜。

当然了,后来韩信被杀,那有很多原因。在这里面,刘邦和项羽表现的截然不同的。

那还有一条,要做到明,不是真的无所不知,谁也骗不了,而是接受事实,允许人背叛,把这个列入代理成本,有被骗的预算。

即便是我们曾经被人伤害过,被人骗过,并不能影响我对别人整体的尊重,该对别人赤诚仍然赤诚,只是加一点小心就罢了。

对于我们不要怕吃亏,其实就是怕占了别人家便宜,破坏了自己的诚意原则,当有人来向我举报谁会背叛我的时候,首先接受背叛,检讨一下自己什么地方做的不好。其次并不相信所有来者所言,来谈是非者,就是是非人。并不会因为他的话就影响了对那个人的判断。

有什么问题可以去调查,去研究,根据这个人以往的行事风格,来做判断,他是否真的像对方说的这样,而不是对方一说什么我就听,那就是耳根子太软。你没有自己的价值观,不知道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啊,那别人要想玩你太容易了,几句话就把你挑拨啦。

所以孔子说不受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单说这个人能够达到明啊,明辨是非,而且也可以称之为远。什么是远呢?就是心怀坦荡,德行高远。有远见,有心胸。有这种心胸的人,他远在常人想象之外,能够办大事。

那对于我们来讲,孔老夫子的这八个字,我们也要好好的去体会和琢磨。对于浸润之谮,肤受之愬,要有非常明确的判断,做到明。做到明了,也就能够做到远了。

为什么子张问这个呢?是因为子张他是打算出去做官的。那做官一定要有识人之明,因为你在官场上,因为你有权利有地位,很多人都会要投奔你,有的是想做事,更多的是想个人敛财。

他们什么说法都有,如果你没有识人之明的话,那么你也很难做一个好官,说别人容易,到你自己的时候,你就知道难了。

好了,今天这一章的解读就到这里了,明天早晨六点半,我们来继续解读下一章。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就是子贡和孔子讨教什么最重要,如果不得已去一个的话,该去哪个孔子的选择?明天大家一定要好好听听,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啦,感谢聆听,明天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