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马上就要中考了,如果是已经初三,马上就要考试的孩子,可能已经来不及了,这里主要是针对才刚上初中和未来即将上初中的孩子,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意见。
1、学习最怕的是什么?其实是没有目标。
就像大家出门旅游,有人给了你一张地图,但地图上有很多条线路,但没有人告诉你应该去哪里,你该怎么走呢?所以,没有目标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不管是已经上了初中,还是未来即将上初中的孩子,都需要给自己一个目标。
目标分很多种,比较大的目标就是——未来我要考什么大学?或许有人要说,现在不过是初中而已,考大学还是很遥远的时间,是上了高中才考虑的事情。
而恰恰就是如此,初中的中考成绩会决定这个孩子去哪一所普高;去了哪一所普高,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孩子未来会考上哪一所大学。
那种有目标的初中生,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想好了,我未来大概想去哪所大学,那么我现在必须进哪些普高,未来才有希望考进哪所大学。有目标,那么就会有动力。
2、有了目标,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有了目标,那么现在只需要划好到过那个目的地的通道就好了,就像拿着地图,我要去某个地方,有哪些路可以过去,哪条最近,哪条最远,哪条路对我来说是最方便的。
如果目标是考上大学,也是一样的。目标是一本,那么历年一本大概需要多少分数?哪几所普高一本升学率比较高?想要考上这几所普高的话,中考大概需要多少分数?做为初中生的我,现在哪一科目拿到多少分,我才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这样一步一步推导,大家就会知道——我的科目分数目标最低线是多少。擅长的科目,继续拿高分,保持;不擅长的科目,设置最低分数,以及目标分数,分析一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够拿到目标分数。
不管是哪一个科目,都有一些拿分小技巧,只有将科目拆到具体的试卷上,分析自己哪些题型是能100%拿分,哪些题型不太有把握,哪些题型完全没有把握,那么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丢分题”。
我们很多人在做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这种题型我会,但是考试的时候因为粗心大意或者其他因素丢分。这种事情要尽可能避免,能拿分的题争取尽可能的拿分,这样才能够确保自己的分数。
3、大目标、小目标,学习的动力
进入学校的时候,我们就将考上大学做为大目标;将所几所普高做为次目标;将某科目的分数做为小目标,如此我们就会知道该往哪里走,该如何下手学习了。
小新有点偏科倾向,她语文比较好,100分试卷基本上85分以上,有时候还能考到90分。她分析过自己的试卷,最后的作文大题拿不到满分,会被扣5分左右;综合大题最后一题,也会扣分;选择题、填空题基本可以满分,偶尔会有一题失误……那么这个时候,她的目标就非常简单,继续保持,稳定语文成绩。
但到了数学,最后的应用题属于拉分题,她不太有把握,但她很清楚,即使是拉分题的应用题,(1)(2)问题还是有机会拿满分的,到是(3)问有点难度,除了把已知的公式列上去,可以适当的选择放弃。她有仔细算过,除了一些她完全没有把握的题目,只要争取基础题也能够拿到及格,再争取一些有可能会丢分的题型,那么她就可以往高分奔了。
然后是英语……
一科一科的分析下来,她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短板。擅长的科目,以现有的状态和学习方法保持高分;而不太擅长的科目就需要调整学习计划,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将基础打牢。是的,没错,她没有急着要拿高分,而是从及格,也就是基础题开始。
她没有想太多,或许离大学的目标还有些遥远,但当她把学习计划制定好后,她所需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情——行动。
4、一些拿分的小技巧:确定基础题型100%拿分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科目和不擅长的科目,大家都才刚刚从小学升到初中,分数的距离也还没有完美拉开。很多初中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但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高中也可以提高成绩。所以现在大家只是初中,所有人都有认为,成绩好的继续保持,而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也不要着急跟别人比,你现在的目标很简单——比以前的自己更好。
如何做才能够比以前更好呢?
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基础题型的分数你能拿到吗?你能拿多少分?
大家可以好好算一下,不管是哪一个科目,都是有由基础题和拉分题组成的,感觉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不要急着从拉分题下手,而是从基础题开始。有的人之所以能够每次都高分数,不是他的基础题做得有多么完美,而是他的基础题丢分率非常低。现在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基础题型的分数提上来,稳定到不丢分的情况,再想办法去拿拉分题的分数。
其次,如果基础题分数丢分太多,怎么办?
才刚上初中,不着急,大家都还在学习基础知识,你有丢分情况,那么就说明你对这一块的基础知识还不太掌控。基础不打牢,未来几年才会更痛苦。暂时成绩不理想不要紧,分析哪一块基础题容易丢脸,是不是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还是说自己粗心大意,觉得它太简单了,忽略它了?
如果是粗心大意,那么就想办法改变这个毛病,告诉自己——既然会,那就要100%拿到分数,这样遇到拉分题,万一没做对,整张试卷的分数才有保证。而且基础能够做到尽量不丢分,那就证明你的基础非常牢固,未来想要拿高分的时候也比较容易。
如果是基础题没有掌控好,那么就把科教书翻出来,找到相应例题,好好复习一下,分析例题的答题思路,自我归纳。找到一个合适的思路以后,默记于心,再找一些相应的练习题,多练习,做到烂熟于心。一周以后,或一月以后,再复习一遍,看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那证明你记住了。
当有一天你发现基础题丢分率极低,基本上能够100%拿分的时候,你会发现拉分题也没有那么可怕,即使拿不到满分,但正确率也在悄然间提升,不知不觉间成绩就好起来了。
5、一张试卷中,哪些题型是基础题呢?
我不知道大家拿到一张试卷的时候,能不能判断出来哪些是基础题,哪些不是。每一科目都有些小诀窍,不清楚的人可以询问自己身边比较好的人,或者向老师求助。尤其是老师在讲试卷的时候,也会提醒班上的同学哪些是基础题,这个时候大家在听讲的时候,一定要归纳老师的说法——归纳的意思很简单,用自己的语言将老师的解题思路给背下来,默记于心。
老师的解题思考就是地图,但他的语言方式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当你发现记不下来的时候,就找一个自己能够记下来的方式记(公式必备,没诀窍)。只要你养成随着老师的思路,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那么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学习好像变得容易了起来。
文科以语文做为代表,理科以数学做为代表,不管是背诵题,还是公式,不用说,这些是必背项目,没有什么好解释的,直接背。综合分析题,语文是归纳老师的答题思路,数学也是归纳老师的解题思路,抓住思路过程中的关键字眼,那么当你遇到类似的题型,只需要触发这个关键字眼,你就知道该用哪一个思路答题了。
小月比较擅长语文,但她发现一个让她困惑的问题:遇到后面的综合分析题时,题目会问哪个词语,比如“月亮”、“柳枝”被赋予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她的答案老是跟老师的差很多。如果差很多,就证明自己的答题思路有问题,需要归纳老师的答题思考,老师给的是拿分技巧。
比如这个月亮是圆的,还是弯的,这篇文章写的是分离,还是讲十五团圆的,通篇多少都会有所提示。圆月一般代表“团圆”,中秋十五是团圆的日子,在外的游子思乡、思念亲人,讲的是思念之情;而若是文章的主人已经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了,那么讲的就是能够与家人团圆的幸福感了。
“柳枝”通“留”,挽留的留。如果文章描写的是分离场景,那么柳树就被赋予依依不舍之情,心里会难过、悲伤;如果描写的是春天,那么柳枝就是万物复苏的春之喜了,内心应该是欢喜、满怀希望之情。同样是柳,但这是两种不同的意境。
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归纳出来的,老师在讲题,自己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而哪些字眼是必用的,搞不清楚就先背,比如“依依不舍”、“满怀希望”,这些词什么时候用,再找相关联的字眼,依依不舍是分离;万物复苏、满怀希望是春天。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不管是老师的答题思路,还是参考书的答题思路,都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一遍,关键字眼,一些必用的词语都要烂熟于心。一开始可能不太熟练,甚至归纳得不太准确,但没有关系,多试几次,慢慢调整,三年的时间足够你掌控这个方法。一旦掌控,学习就会变得事半功倍。
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到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