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奇葩说最新议题有感

之前只看过一两集奇葩说,今天晚上无聊正好看到了最新一集,觉得挺有意思。

议题是美术馆着火,你可以选择救一副名画和一只猫,你会选哪个?

首先,我的第一反应是,当然是救画了,这有什么可辩的?但是接下来看到其实很多人选择救猫的时候,我开始觉得这个议题其实很有趣,无论是选择画还是猫都有很多的空间可以讨论。

我个人的观点大概是这样的:

  • 在眼前就是弥漫的火灾,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我只能立刻凭着本能来选择救哪个的话,我会立刻抱起那副画逃生
  • 一只猫在火场中的生存几率应该远高于我,它体型小、动作灵活、更靠近地面不容易吸入更多烟尘,我觉得我抱着它跑反而会降低它的生存概率
  • 我比较喜欢的几个观点是詹青云、蔡康永和李诞的
  • 既然我是一个会踏进美术馆的人,那么我一定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认同美术馆里的艺术作品的人(而不是一个认为这些画完全没有意义、看不懂的人),那么我选择救画其实是一个挺正常的选择

曾经我在看寻梦环游记的时候,被这个动画深深打动,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里面提到的一个很朴素的观点:什么时候是一个人真正从世界上消失的时候,不是他死的瞬间,而是在生者的世界里再也没有任何人记得他的时候。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假如我现在就这么死了的话,我身边的亲人们还会记得我,然而很快这个世界上就不会再有任何人记得我了。我曾经存在于这个世界,然而又像一滴露水一样轻易地消失,了无痕迹。

但假如我能够有任何一些东西留存下来,那么我在这个世界上来过的痕迹就可以一直存在,比如一本书、一张画、一首诗,或是任何什么能够让人铭记的东西。苏东坡死去了一千多年,我们依然在读他写的诗词文章,一千多年前他面对着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与一千多年后的我们看到的景象也许并没有太多不同,可是他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赤壁赋至今为我们所传颂。

这就是蔡康永说的“朽”和“不朽”。

茨威格有一本书叫做《人类群星闪耀时》,写的是人类漫长又黑暗的历史长河中,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涌现出那么一两个像星星一样耀眼的决定性的瞬间,从而永久地改变人类的历史。

其中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名字),在战时受到邀请,要写一首好听易唱的战歌给士兵们唱,好在战前鼓舞他们的士气。他一夜之间赶写好了一首歌之后交了上去,从此那首歌名扬天下,立刻传遍大街小巷,它叫做《马赛曲》。

那个作者是一夜的天才,却也只做了一夜天才,后来他在穷困潦倒中死去,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是马赛曲的作者,甚至当时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然而他写下的歌却一代一代传唱了下来,成为一个不朽的经典,他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

回到这个辩题上来看的话,这幅名画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既然限定了是一副名画,它凝聚的同样是作者的心血,那位作者很可能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无闻,却留下了一副能够证明他存在过这个世间的印记。

同时,这幅画很可能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作者本人的心血,很可能在它传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无数为了它付出心血的艺术工作者、研究员、艺术家、文物保护者和工作者们。

比如之前我听过一场故宫博物院的研究人员做的关于《千里江山图》的研究报告会——他目前为止的十几二十年研究生涯(他也不过三四十岁),全部都奉献给了这一张传世古画上了。最近几年技术发达了,有非常精良的扫描技术可以将整幅画所有的细节记录下来并且放大研究。然而在以前,摄影摄像技术还没有那么好的时候,研究这样脆弱易损的古画是非常难的,因为每一次打开这幅画,都是对它的损伤——空气、湿度、光照,无时不刻不在侵蚀着这幅上千年的画作。

因此我们的研究人员们,在以前是如何对它进行研究的呢?(千里江山图有极其丰富的细节,有很多细节甚至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到。)答案是,用记忆。每次打开,就拼命地往死里看,把一切细节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想要等到下一次再打开它,可能会是很多年后了。

这样的一副传世名画,承载的仅仅只是一个作者几年的心血吗?反方一辩的那种轻浮的态度我完全无法认同(她说,我又看不懂,我为什么要救它?)。既然已经定义为了“名画”,哪怕你看不懂它好在哪里,它也可能是无数研究人员愿意献出生命去保护、去研究、去穷极一生来探寻的真理。

况且,哪怕现在已经有了极好的影像复制技术,然而对于很多画作来说(特别是油画这样的),每一个笔触细节、颜料的堆叠、作者的每一笔涂改,都是打印版本完全无法重现和复刻的。有很多画作光看缩略图、打印版,完全无法看出它到底好在哪里,然而当你走进卢浮宫,当真迹摆在你面前的时候,才能看得出它的震撼之处。

不过,我觉得李诞的发言真的非常出彩,哪怕我是一个坚定地选择了画作的人,都情不自禁要为他鼓掌。因为他有一个论点非常非常精彩,就是“燃烧的蒙娜丽莎同样也是艺术品,我救猫的行为也是艺术”。

作为一个纯理工生,我完全不懂艺术、绘画,但是我在大学时的一门关于艺术史的选修课上面老师曾经说过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就是杜尚的《泉》。

1917年,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要举办一次展览,作为评委之一的杜尚化名“R. Mutt”,送去了一个在公共厕所中随处可见的男用小便器,并在其上署名:“R.mutt”,这就是《泉》。这件作品立刻遭到了独立艺术家协会的拒绝,当然,他们不知道作者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杜尚。看到同行们的反应,杜尚终于验证了自己的预测,他明白自己的艺术观念太超前,时人无法接受,于是他立即退出了独立艺术家协会。杜尚把小便器搬到博物馆,用这个现成品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到底什么是艺术品,什么是艺术?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有多远?现成品艺术成为杜尚最重要的艺术观念。2004年在英国艺术界举行的一项评选中,已故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作品《泉》打败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两部作品成为20世纪最富影响力的艺术作品。而所谓《泉》其实就是一个陶瓷小便池,而且这个小便池也不是杜尚自己制作的,而只是从商店买来,签上他的大名,并冠以《泉》的名字而已。

当时还年轻(并且非常理工科思维)的我们,对着这个例子只是哈哈大笑(并且非常不屑一顾,我上我也行),认为这些艺术家都是傻逼。但是多年以后我才慢慢地从这个例子中领会到,我一直以为所谓艺术,就应该是一幅画、一本书、一首诗或者是一个创作出来的什么东西,但是实际上现在我理解的艺术,更是人们为某个东西赋予的意义。杜尚为这个小便池赋予了他的一些思想,或者说别的人为这件物品赋予了一些解读,所以当然可以称为艺术。

所以燃烧的蒙娜丽莎当然也可以称为艺术,甚至会高于原来的蒙娜丽莎(毕竟还有一只被你救了反而可能会死得更快的猫在一起)。就像前一段时间我看到的一个新闻里说有个艺术家把自己的画作拍卖出了一个高价之后,在成交瞬间毁灭了那副画,并且称之为艺术一样。如果是多年前在课堂上听到《泉》这个案例时哈哈大笑的我,一定会觉得这样卖画又毁掉的所谓艺术简直是在逗我,然而现在的我,已经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这样的事情了。

李诞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这里,他提出了一个实际上非常有趣且牛逼的观点的同时,用的是举重若轻、充满戏谑的搞笑语气来说的,无论你是不是一个深切地认同他的观点的人,都能够很轻易地接受他的话,并且为他喝彩。

最后,想说一下杨超越,我很喜欢她,并且更加喜欢她的真实。她也许知道自己说出来的话会被很多人嘲讽为“读书少的人才会这样想”,当然很难免的,在听到她说话的时候我也会忍不住地产生出一种虚无缥缈、像是阶级优越感一样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她最可贵的一点就是,她是那个撕开皇帝新衣的孩子。自始至终,她都不像台下那些两边倒的墙头草,而是近乎于天真地坚持着她朴实单纯的观点——猫咪真的很可爱,我肯定要救它(而且她最近刚养了一只猫呀,这个题目对她太不公平了)。

2019-11-10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奇葩说最新议题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