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课一:《登飞来峰》《登幽州台歌》比较阅读


2019年10月25日,陕西渭南“第七届圣陶杯”赛课第二场。听人大附中胡晓丹老师执教《登飞来峰》与《登幽州台歌》的比较阅读。    

老师以“登高诗”导入。言孔子登高必赋,杜甫登高,则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等语,引导学生回忆关于“登高”的诗句。我注意到,在学生分享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分享内容进行了简洁的归纳和指正。如,“这是登高思乡的”,“这是写华山的”,“强欲登,是还没有登上去”,也有对学生发音的纠正。在老师的穿针引线中,学生共享了对一类诗的积累,并对一些细小的谬误有了厘清。

第二个板块,学生自由诵读,熟悉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情感。诵读之后,老师出示了两幅“登高”的画面,要求学生利用诗中词句,为两幅画各配一个“题”,并说明在画上题写诗文叫作“题”。老师的意图显然是以诗画互为印证。比如,以画面留白所体现的空间感,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悠悠”一语。这样由诗入画,再由画入诗,借助不同的艺术手段,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内蕴。

当然,在古诗鉴赏教学中,这样的教学形式并不新鲜。尤其老师所示的画面与诗歌内容是否相宜,也极易为人所诟病。比如,本节课老师出示的诗人“登幽州台”的图画,就被指其“幽州台”巍巍乎如高山,与事实中的幽州台颇不相类,可能对学生产生误导。此外,学生经由文字建构意义的阅读活动是否适宜于画面的插入,这样的形式会否对学生的自由想象产生抑制,也是有待商榷的问题。

 抛开以上不论,在师生的讨论交流过程中,老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对学生感受力和品鉴力的点拨,依然是可圈可点的。现摘引几例:

有学生在为“登飞来峰”一画配诗时,说表现诗人“高瞻远瞩”。老师在这里有非常清晰的指引:“他可能看了一些资料。如果只看这首诗,能感受到什么情怀?”把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限定在文本之内。而不是旁逸斜出。

当学生说表现诗人“无畏、豪迈的情怀”时,老师又进一步追问,“无畏就是无所畏惧,不怕。那么,他不畏惧什么?”由此深入对“浮云”的理解。转接自然,也顺势使学生将感知的内容进一步具体化,不流于空泛。

 尤其令我赞叹的是,学生在朗读“自缘身在最高层”时,那种奋进昂扬的味道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此时,老师并未“炫”自己的朗读,而是在学生情意不能着力处,稍示点染,将“最~高~层”的语音一拖一扬,学生随即便领悟到了。这就是语文老师的本事。同样,学生在朗读“独怆然而涕下”时,对于诗人的悲怆孤独之感也不能很好把握。此时老师又换了一种指导方法。老师将甲骨文的“涕”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注意这个字“有很多的泪水,十分悲伤”,所以读的时候要“读慢一点”。接着老师示范朗读,示范后再点拨一句:让他的泪再流得长一点。此时,学生对于这句诗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欣赏便有了质的提升。

 此环节是我个人极力赞许的。我们在课堂上常见语文老师炫朗读之技,也常常因此赢得学生和观者的满堂掌声。但不得不说,当此之际,课堂呈现更多的是老师自身对文本的表现和传达,学生则沦为陪衬与配角的位置。朗读,是用我们自己的声音去再塑文本。如何将老师自身的修养和学生的修炼有机结合起来,尤其公开课上,如何能既展老师的才,又不抢学生的戏,我以为胡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第三个板块,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读写结合训练中完成对诗歌内容情志的深入把握。

 首先,引入背景材料,同桌共读,发现、探寻诗人登高赋诗的深层情感,并简要概括自己的发现。

老师在这里出示了两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在课堂上也常给学生提供阅读背景支架,但惯常的做法是把资料直接呈示给学生,同时予以老师的补充说明。而在这堂课上,学生需要自行提取材料信息,并发现材料与诗歌内容情志之间的内在联系。别小看这一步。它昭示的是课堂学习理念,是关于阅读的正确姿态和方法。

 学生探究之后,再以补全语句的形式,完成对诗歌的整体理解。

第四个板块,则是由“一篇”到“一类”的建构。由文本中析出的壮志情怀,引向一类诗人的别具怀抱,由此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厚其人文积淀。

首先,引入史书对两位诗人的评价。

由此,再 引出同样具有壮志情怀的诗人诗作,由学生补充诗句,并抒发自己的读后感受。

在朗朗诵诗声中,在学生的感悟阐发里,课堂有了声气回旋的余韵。

总体而论,这堂比较阅读课,让学生在两首登高诗的差异化比较阅读中,从内容的表层走向情志的深层,从单篇的品析走向多篇的共鸣,是值得赞许的。尤其,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让我们看到了师生教学关系的自然发生与延展,尤为可赞。

但就比较阅读的深度教学而言,本课依然有所不足。其一,两首诗的教学平行推进,未能实现借力打力之效;其二,本课教学更多着眼于诗歌内容情蕴的理解,对诗歌文本的特质,其语言风格、声律特点等未曾深入,使教学内容还是有些浅表化;其三,以诗题画的形式,对于学生深入体悟诗歌,未见充分必要性。应如何使用,才能使这两种艺术形式相得益彰,有待进一步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课一:《登飞来峰》《登幽州台歌》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