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记----浅谈《垓下歌》与《大风歌》之比较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败亡之前吟唱的一首诗。它动情地抒写了一个曾经让历史也为之惊叹的慷慨悲壮英雄的悲哀,令人动容兼动情。《大风歌》是刘邦这位开国君主的胜者之歌,它气势磅礴,雄浑动人。两首歌在历史上流传着同样动人的故事,让世人对两位英雄敬慕的同时,也对两首歌的创作背景、创作内涵带来莫大的兴趣。

一、《垓下歌》的写作背景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诗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垓下歌》。当时,项羽被困,误认为汉军已经把楚国全占领了,他慌张从床上爬起来,饮酒消愁。看着即将永别的美人,看着心爱的骏马,忍不住唱出了这首慷慨悲凉的《垓下歌》。此诗概括了项羽平生的业绩和豪气,表达了他对美人和名驹的怜惜,抒发了他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那种充满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诗歌的第一句,塑造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所谓“气盖世”,是说他在这些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个人。尽管这是一种概括的叙述,但“力拔山”三字却显示了一种具体、生动的效果,所以在这一句中,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他把自己叱咤风云的气概生动地显现了出来。然而,在第二、三句里,这位盖世英雄却突然变得苍白无力。这两句是说:由于天时不利,他所骑的那匹名马——乌骓马不能向前行进了,这使他陷入了失败的绝境而无法自拔,只好徒唤“奈何”。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姬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无比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虞姬也很悲伤,眼含热泪,起而舞剑,边舞边歌,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项王歌》)歌罢,自刎身亡,非常悲壮。

《垓下歌》是一首既悲壮又豪迈的壮士之歌,也是一首既哀伤又柔情的情爱之歌。

二、《大风歌》的写作背景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刘邦亲自出征。他很快击败了英布,最后并由其部将把英布杀死。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而且还慷慨起舞,伤怀泣下。席间由120人歌唱助兴,刘邦击筑伴奏,气氛极为热烈。

这首歌的前二句表现了刘邦踌躇满志之情,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惧。“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问。他是希望做到这一点的,但真的做得到吗?他自己却无从回答。

这首歌抒发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

三、《垓下歌》与《大风歌》所体现的不同的思想内容

两首歌各自表达的都是英雄的心声,但思想内容上还是有所不同。项羽被围垓下,夜间四面楚歌,项王在惊讶之余心生悲凉之感,这首歌表达的是项羽的个人自负,同时在大敌当前英雄的无奈,对爱马的无奈,对爱妻的无奈,更是对即将逝去的江山的无奈。《大风歌》是刘邦平定天下,回到家乡,受到家乡父老们的热情欢迎,酒席之上,刘邦兴起吟唱的,表现出了自己夺得天下难以抑制的喜悦心情,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思考,也是面对这个庞大的汉帝国如何发展的一种踌躇与兴奋。

与其说是两首歌的比较,不如说是两位英雄的比较。项羽即使到了兵败身死的地步,内心不忘的只是自己的武艺、宝马和虞姬,他认为他的强大使得任何人对他的帮助都没有多大意义,没有一个人配作他的得力战友,这种傲岸无人可比,可谓天地间唯我独尊。这既体现了项羽的英雄豪气,但也体现了他的人格缺陷,仿佛自己失败仅仅是老天故意捉弄他而已。

而刘邦首先想到的虽然也是自己,说自己衣锦还乡,威加四海,但很快就想到要镇守四方,还需要天下英才来辅佐自己,他的得以战胜项羽,是依靠许多支部队的协同作战。他懂得如何利用这些部队,更懂得如何稳住这些部队。他意识到项羽失败后,如果这些部队联合起来反对他,他是无法应付的。因此,在登上帝位的同时,他不得不把几支主要部队的首领封为王,让他们各自统治一片相当大的地区;然后再以各个击破的策略把他们陆续消灭。在这过程中,不免遇到顽强的抵抗。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由于敌方英勇善战,军势甚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并以胜利而告还。这就是两个英雄在为人处世上的差别,这种差别直接反应在自创歌的思想内容之中。 四、《垓下歌》与《大风歌》的共同特质

无论是失败者的《垓下歌》还是胜利者的《大风歌》都是体现了两位政治军事大家君临天下傲睨万物的盖世豪气。两位英雄在失败抑或胜利面前都采取了用自创古歌来表达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两首古歌都以前后对比的手法描述着自己的境遇,《垓下歌》是昔盛今衰之比,勇冠三军的楚霸王从前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如今却四面楚歌,孤家寡人;《大风歌》则是现在未来之比,刘邦当下玩天下于股掌,却对将来无法预料。这种不经意的正反对比更大大增加了两首古歌的悲情浓度。

项羽有盖世身手,却无法保全情人把握现在;刘邦拥有江山,却无法延续家威左右未来。这是作为男人的悲哀,也是作为人的终极的悲哀。于是乎,一边是九尺汉子的声声奈何,呼告着失败男人的无奈,一边是人间主宰的苦苦追问,昭示 着成功男人的无奈。

悲情---勾勒出两首歌的同一质感

无奈---演绎出两首歌的同一基调

纵有古歌浩然,亦见英雄气短。千古轶事,自有后人评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史记----浅谈《垓下歌》与《大风歌》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