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陇锋长篇小说《永失我爱》自4月11日起在西安新闻广播(播出频率FM95.0/AM810)12:30“午间书场”栏目播出近两个月以来,以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以及两位新锐演播者的全情演播,赢得电台和听众喜爱,应听众要求,西安新闻广播在“午间书场”继续每日播出1集的同时,将于2020年5月31日晚起在该频道的“夜语长安”栏目播出,每晚2集。
长篇小说《永失我爱》是知名编剧作家巴陇锋的小说处女作,创作于2000年5月到7月间,2016年元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60万字、分上中下三卷,得到了雷达、赵学勇等权威评论家的肯定,被称为“大气象的作品”。
作品以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以宏阔的叙事、精巧的文字、对时代精神去粗取精的统摄力、万绪归宗的情节处理能力、对人物命运的执着关注、对社会变迁的敏锐洞察等等非凡艺术驾驭能力,向读者讲述了鲜明时代背景下的一个个深情故事。
作品故事的主体发生于甘肃陇东,作家以其丰赡的艺术功力和艺术想象充分关照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陇原故乡、兰州大学、陇东特别是甘肃宁县的社会面貌、民情风俗、自然山川。这是一部以新中国成立近半个世纪、改革开放近三十年、“西部大开发”刚刚提出后的中国西部农村为背景、打着鲜明时代烙印、凝聚着作家个人青春缩影和奋斗历程的作品,展示了一幅光怪陆离的西部生活画卷,演绎了一出刻骨铭心的纯真爱情传奇;在小说故事中,爱情、亲情、友情、世情大碰撞,自然、人文、道德、伦理大交融;于显微镜下解剖村镇社会,于聚焦点上燃烧青春激情。
2016年1月4日《辽宁日报》荐书栏目对《永失我爱》做了推荐,其中,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认为,巴陇锋《永失我爱》“是个独特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赵学勇教授说,这是一部叙述一代青年奋争的富有激情和独特视角的长篇,在当代文坛此类题材的作品中极为鲜见,文本中贯注着作者深沉的思考。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方銘认为:此书热销,表明西部文学题材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的读者群,也反映了甘肃及陇东文学和陇东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临沂大学副教授王美雨认为,就社会学价值而言,《永失我爱》超出了《平凡的世界》。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授杨俊指出:巴陇锋《永失我爱》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视角与力度,通过西部5对男女的情爱生活,揭露了20世纪90年代中叶西部社会变迁的风貌与人情,展示出矛盾纷繁中的男女爱情、婚姻的悲欢离合,对于愚昧落后思想的鞭挞与批判,主人公的爱恨情仇遭际,对于“治穷必治愚”的呼唤,“一个时代的道德,往往规定了这个时代一部分人的精神犯罪。”期待光明、呼唤新的希望之歌,路明的经历见证了西部开发的艰难历程,是一出心灵无处安放的悲歌。
商洛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张文诺博士在《西安文理学院》撰文指出:巴陇锋善于从独特的视角把一个较长跨度时期的社会历史呈现出来。长篇小说《永失我爱》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西部农村的广阔社会现实,表现了中国西部农村在社会大转型过程中的坎坷与曲折。长篇小说《永失我爱》中触到重大的社会问题,表达了人民的重大关切,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是一篇厚重的优秀作品。
华侨大学硕导田文兵博士和黄思颖博士在《宜宾学院学报》撰文指出:《永失我爱》一问世就以其恢弘的历史画卷和广博的承载内涵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这部极具现实价值的作品给读者感触最深的不仅仅是作者感同身受地展示西部及西部人民的生活面貌,更是对“贫穷”和“道德”的思考,以及现实镜像中所蕴含的令人警醒的寓言和直视心灵的追问。
合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振华博士发表于《长沙大学学报》的长文指出:这部长篇小说是近年西部文学的重要收获,也是当代爱情伦理题材的重要突破,更是一部“西部”世界的心灵史和生活史诗。
临沂大学副教授王美雨博士、东营市委宣传部李娟在《太原师范学院学报》撰文指出:巴陇锋长篇小说《永失我爱》是一部叙述西部地区农村青年追求爱情与梦想的长篇小说,得到雷达等评论界权威人士关注。它以主人公之间不得善终的恋情为刺,力图道清作者眼中的上个世纪末西部农村地区的生境及文化全貌。这种生境及文化全貌虽由教育状况恶劣、农业生产水平低、人们生活条件差等要素构成,甚至作者呈现在它们之中的情绪是忧伤、焦虑的,但丝毫没有掩盖住作者想要传递给我们的奋进品质,而我们则可以从这种近似于悲剧化的艺术风格中体验到一场西部农村文化盛宴。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作家葛拜妮认为: 巴陇锋是一位擅长宏大叙事的作家,这种才能不仅仅体现在故事的架构上,更渗透于作家笔触的字里行间,以及作品整体所表现出的史诗品格上;如果说《云横秦岭》是一部重在见证西安城荣光和屈辱的抗战题材小说,《永失我爱》则是一部袒露了故乡石盘镇全部尊严和屈辱的乡土题材作品,一部充满了深刻批判和反思品格的鸿篇巨著,是继《平凡的世界》之后又一部书写西部地区风土人情的史诗性长篇小说。
《永失我爱》作为中国文史出版社“跨度长篇小说文库”系列中的精品,一经出版问世,就引起读者抢购。当初曾接连多次在北京和部分网路上断货,自2015年发售开始,于12月14日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脱销,后又于同年12月19日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再次销售告罄。引发了出版方、书店、读者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评论界、学术界对作品进行了评述和分析,文化艺术网、今日头条、人民网、新华网、西部赛事网、手机搜狐网、印象庆阳网等多家网络媒体对小说和作者进行了广泛报道。豆瓣评分9.4分。2019年5月,巴陇锋《永失我爱》角逐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巴陇锋《永失我爱》有声小说录制工作,自2019年10月中旬开始,历时120天,两位新锐播音员、陕西科技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大三学生戴迎澳、陆紫嫣以男女对播形式联袂精彩演播,西安新闻广播总监王建仁监制,文学博士、陕西科技大学硕导李静担任艺术指导,文学编辑沈卓、巴苏。全部84集均有精妙花絮和过渡文字,也有优美配乐,力求做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听众献上优质的有声作品。
巴陇锋《永失我爱》有声小说制作团队:
戴迎澳 男,浙江温州人,就读于陕西科技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曾任上声协会会长,朗诵主持队队长,带领配音团队获得2018陕西新丝路校园公益文体才艺大赛赛区金奖,获共青团主办的“诵读经典·筑梦青春”朗诵大赛陕西科技大学校一等奖。代表作品《蜀道难》。
陆紫嫣 女,湖南长沙人,就读于陕西科技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曾任陕西科技大学校园电视台秘书部部长(获评优秀部长),主持陕西科技大学2017年校园记者团年度表彰大会。2018年获得陕西科技大学学业奖学金二等奖。
王建仁 男,汉族,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西安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西安新闻广播总监。西安市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
李静 女,文学博士,文艺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现任职于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兼任陕西科技大学传统文化与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沈卓 女,西安新闻广播编辑。
巴苏 男,1999年8月生人,居陕西西安,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曾在报刊杂志发表数篇诗歌,如《让圣人复苏》《老街》等。
巴陇锋 男,居西安,兰州大学2007年文学硕士毕业、长征电影研究学者,系陕师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生导师、中作协鲁迅文学院中青年编剧高研班学员、中影协新文艺团体电影人才创作研究班学员、陕西省编剧协会理事、陕西省文学院重点签约作家、陕西“百人计划”作家,出版有长篇《云横秦岭》《永失我爱》《丝路情缘》,三部作品曾角逐茅盾文学奖,有声小说在西安人民广播电台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乌兰察布之恋》《华清是个宫》等小说多篇。曾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次,连续5年承担“北京市优秀长篇小说”“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陕西省委宣传部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创作任务,参与《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密查》等400余部(集)经典国产影视剧的编剧、策划、责编、制片、审片等工作。长篇小说《奔向延安》于11月出版上市。
据悉,巴陇锋长篇小说《云横秦岭》和《丝路情缘》有声书,此前曾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西安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并全网发布。84集《永失我爱》有声书在西安台首播后,将于喜马拉雅独家播出,必将对陇东文化、甘肃文化乃至西部文化传播做出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