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沟通鸿沟上篇

“我的意思你没明白!”

“我不是这个意思啊!”

“我们沟通不在点上!”

人与人沟通时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障碍,我们试着去沟通,试图让对方能理解自己的意思,但总有一段鸿沟阻碍着双方,即使对方听懂了,还是无法得到我们的所期望得到的回馈。


1

沟通的过程是:沟通发起方组织信息—接收者理解信息—再回馈,共三步。目的无非就是想让对方理解自己的信息、接受自己的信息、并按照自己的意愿有所行动,三个步骤中只要一个步骤出现错误,沟通鸿沟就产生了。

组织信息靠的是文字,中文的博大精深,致使每个人对一个词或词组会有不同意义上的诠释,虽然对什么字代表什么事物,都有一个大体的定义,但本质上是特定的群体给定义的结果。就比如,一帮骑着哈雷摩托的人,有些人就会把他们定义成“硬汉”,另一些人,就不认为这群人是“硬汉”,在他们眼里练健美的才是“硬汉”;喜欢越野等挑战极限的人,并不认为这很“危险”,但对于胆小的人来说这是相当“危险”了。前者是对名词有不同的诠释,后者是对形容词有不同的定义,名词是有特定对象的,形容词是抽象的。

不同的语境所表达的意思都会不同,他人的理解都会不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是建立在特定的情境里,每一个的产生背景都不一样。许多人喜欢在这些之间寻找共通性,虽然看似很有帮助,但这稍不留神就会导致鸿沟的产生,比如:对方在微信上与你沟通时,用的是非语言沟通,在这种语境下,信息组织者内心表达的意思和文字可能会有些出入,时而再加上几个emoji,你在接受时则会误认为其它意思,认为这是无理、傲慢等等。当下次在线下见面时,你会预期对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沟通一开始你就会采用强硬的态度来应对上次你感受到的无理与傲慢,但是由于线下的情境都变化了,对方的行为与上次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对方感受到你的强硬态度时,则会启动自我保护意识,以同样的方式来回应你。最后,你认为你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对方就是你相信中的那种人,但是事实真的这样吗?人的行为是互相影响的!

人在理解信息上出现障碍是由很多因素组成的,不同年龄、文化、地域、地位、教育的人,对同一情境感受就会不同,人的感受都是取决于过往的经验;

很多人常常陷入捕风捉影的怪圈,只想听到自己想听到的东西,许多重要的信息则自动被屏蔽掉;

用单一的标签去理解和诠释复杂的群体,这是当今浮躁社会最让人头痛的行为方式;

认知程度不一致,你要表达的论点是从多个维度考量的,但对方只理解单一维度,甚至完全不理解你所表达的;

假设论,你自己关心某事物的点,会认为对方同样也关心这个点,其实不然;

表达上的欠缺,现实中很多人会碰到如何用恰当的词语去表达,情境紧急的情况下选择的用词,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个性太鲜明,性格不合是最容易也最常见导致沟通失败的因素,个性无法改变,但至少可以掌控住自己的个性。我说过,人是很容易互相影响的。

2

有句话说的很贴切:“开会是由心不甘、情不愿的人集合一群不能胜任的人,为不知他人用心良苦的人做没必要的事”。很多团队的沟通会议只有十分之一是有效率的,一个团队想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是需要重视并激发团队成员的参与感,确保成员对参与做决策的态度更加积极,会觉得自己在团队中有归属感,最终一个团队做出的决策往往比个人做出的决策更加完美。

一个人解决问题,只依赖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团队中,可以获取更多人的经验和知识,信息越多,解决问题就越容易。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会给自己造成有限的视野,而多个人会把这个限制打破,他人会看到你看不到的盲区。此外,一个团队更愿意去尝试冒险,因为这让一个人感受到责任是被分担了,而任务成果也会得到团队众人的肯定,会刺激更高的生产力。

但是,团队中仍然存在沟通症结,这些症结由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着,影响着一个团队良好的沟通氛围,当然这些不可控因素并不是完全没法控制,只要施加影响力,一段时间内的磨合后便可见到预期效果。

一、团队中每个成员虽都有不同的观点,但让每个人尽情发表会花去很多时间,有些事情已经知道的,还得再重复听一遍;

二、太多时间花在讨论一个问题上,导致其它议题被拖延,期间还经常出现偏离主题;

三、为了迁就一个团队,会在某一个很平庸的决策上选择妥协,而妥协的结果往往都没有高价值的回报;

四、讨论的时间占比过大时,会把讨论当作执行的错觉,光是一个重要问题讨论出结果后,就有很大的成就感,于是就忘了去执行;

五、一直在维护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提升士气上,而忽略了重要的事情;

六、规模越大,信息、知识、背景就越丰富,随之而来的就是成员的参与感会越来越低,因为分工要越来越细致。于是有些人会认为必须有正式的职责或者明显的身份标示才可以控制,所以很多团队沟通会被权威或强势的成员所主导,不过很多人会发现到,这些权威与强势的成员未必是最有能力的人,因此很多团队会被误导工作的方向。最最常见的就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会被忽略,而这一批人也最终会选择沉默不语或者直接离开团队;

七、人数超过10人时,沟通会变的困难,小圈子就会形成,导致团队的互动、创意、协作停滞不前。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个性,不同的三观、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表达方式,当他们相互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势必会影响团队的整体情况。但是那些都彼此相似,兼容性很高、看似很和谐的团队,工作成果未必很突出,都是差不多的人,眼界自然会受局限。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式的团队虽看似很容易发生冲突,但工作成果则比前者更具创造力与生产力。所以,怎么处理好各有“神通”的团队成员,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沟通能力;

八、一个团队刚成立,在分工上都有不同的角色与地位,但每个成员在其他成员眼里会有另一种地位或者之前就已形成的地位存在,有些人不用说话,在其他人眼里就已经是地位很高的人。说通俗一点,就是内部争权!有些人会利用会议期间故意打压对方、有些人会刻意掩盖自身的能力缺陷与过失、有些人会在团队面前经常表现自己,目的要不对现有的身份地位不满,要不就是认为团队其他成员轻视自己,或者自己就想当这个团队的领导者;

九、传统的互动方式就是领导者与成员的之间互动,这已成为许多人根深蒂固的意识,从来就没多少人想过要反驳。如果要深入讨论,就必须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所有成员之间都必须互动,抛开以往集中式的沟通氛围,转而偏向非集中式的自由的沟通氛围;

十、在团队互动沟通中,很多人会把注意力放在任务的内容上,而忽视任务内容的产生逻辑,与核心观点,这很明显是传统企业里待太久的人,只注意接收任务的任务型工作风格,这点也是导致团队沟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这些沟通症结的根源都落在“说”“听”“读”上。“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不会有人当回事,除非在特殊场合时才会开始注意,平时就很容易犯说话不经过大脑的毛病。

“说”的前提首先是能清晰表达你的想法,语言组织要有条理,用词要通俗易懂,很多人为了表达自己博学多才,很喜欢用高深或生僻的词汇来武装自己,结果除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以外,对方照样还是听不懂;

用词要准确,如果发现自己的词汇量非常匮乏,那么要多吸收更多的词汇量来表达更细致的事物。不要总喜欢用“好像”“应该”这样模棱两可的词语,这样的沟通往往都是没有任何效果,也很容易遭到对方反驳;

空杯心态,遇到不如自己的人,切勿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换位思考,体会对方的感受,模拟对方的思维方式。就算你不同意对方的观点,这样的做法就助于你更能理解对方,也使你更有耐心;

而当遇到比自己强大的人,也切勿为了那一点点可怜的自尊心而不懂装懂,该不懂的地方就表达出来,装模作样久了,还要用更多谎言去掩盖前面的谎言。要做最真实的自己,有谁会喜欢虚伪的人?

有时候语速过快也会影响所传达的信息,对方很有可能会关上自己的耳朵,语速过快时,有些关键信息或词汇会很容易草草略过。在关键点时要停顿一下,让对方有个吸收信息和思考的空间。而语调的掌握,能让对方更清晰地明白自己要注意哪些信息,如果语调太平,整个对话则会显得很枯燥乏味;

适当的让步,倘若你想让对方同意你一个决策或者观点,但是对方始终都不肯同意你,此时你可以退而求其次,退让到让对方先同意你的其中某一个观点,心理学上叫“互惠原则”,你自己做了让步,那对方也会做一下让步,从不顺从变成了顺从;

人都喜欢与成功沾边,跟失败远离,在谈论成功的事情时,用的措辞都是“我们”,宣扬自己与成功的关系,谈论失败的事情时,措辞都是“他”,避开自己与失败的关系。把情境放在团队沟通上,不用说你都明白怎么做了。

“听”对于良好的沟通氛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沟通的关键角色往往是信息接收者,而不是信息输出者。许多人认为人的层级越高,发号施令的占比就越大,事实上应该是要反过来,层级越高的人,越得成为一个倾听者。倾听不是因为无话可说而倾听,倾听是先接收对方的信息,然后再表达的自己的。倾听最忌讳的就是对方在说话的时候,自己早已关闭心门,蠢蠢欲动地等对方早点说完,好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最糟糕的沟通。

先做好一个倾听者,对方自然会发现你很诚恳地在听他讲话,其实反过来是给对方的一种肯定与鼓舞,双方的关系就会更进一步,对方也会专心听你讲话。人都是互相影响的,这时双方都成了良好的倾听者;

专心倾听,能促使对方更愿意讲下去,也从对方那里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得到的信息越完整,就越容易做好正确的决策;

当双方都彼此倾听时,之前彼此间的矛盾就会化解,倾听不代表要同意对方的观点,而是理解对方的立场。人都希望被理解,表示理解的最好方法就是倾听对方诉说。人在互相都不理解对方时,都是在揣摩、演绎对方,认为对方一定怎么样的,当互相理解之后,才发现之前的揣测99%都是错误的;

沟通是双向的过程,双发都要负起责任,倾听是一个被动的行为,应该多思考对方要表达什么,少思考自己要说什么。如果对方表达的没能让你感兴趣,也是你自己听的原因,任何句子或任何词汇都可能对你有意义;

心胸开阔一点,不要太多的偏见,如果对方表达的与你的价值观、态度、立场是对立的,也不要认为自己是受到了某种侮辱或威胁,任何事情都没有完全的对与错,都是相对的存在。太早下定论,反而会错过一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试着跟随对方的思维逻辑、语言风格去走,这样都更好听出对方所表达的重点在哪里,也能好辨别语言结构,比如开头的是逻辑假设,中间的是逻辑验证,中间穿插过渡部分,最后是概括;

适当地给一些回应,以表示给对方的肯定,比如:了解、是的、听说过等等,而不是在听的过程中,关闭自己的心门,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去反驳对方。事实上自己真听懂对方的意思了吗?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复述对方刚刚讲的,估计很多人都不能说对50%以上;

假如遇到一个特别难沟通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模仿言行举止成与他相似的人,圈子之间或多或少存在鄙视链的关系,喜欢古典乐的人会排斥听流行音乐的人,同样是每天西装革履的人就会走在一起。只要与被沟通者保持一点点相似之处,就会提升对方对你的信任度,更加地顺从你的意见,因为你们有着相似的爱好与背景,这就是共同语言。

“读”是一种值得注意的非语言性沟通,也就是心理语言。这是一种自己身上看不到,在别人身上则看得到的现象,比如:你刚和一位重要的合作伙伴通了电话,然后满脑子都在思考刚刚通话的内容。这时,一位同事经过你身边和你打了声招呼,但是显然你完全感受不到周边的变动,而你的同事就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出了问题,这是一种肢体上的语言表现;

而另外一种就是沉默语言,你在微信群聊里输了一堆文字,然后回复却只有区区几个人,可能甚至都没人回应,这种现象很常见却也非常奇怪,工作的群聊只有人看却没有人回应,这种沉默也是一种沟通的障碍;

还有一些人的时间观念,说好的2点开会,却迟到30分钟,其他人都提前30分钟到,是表明利用时间来表达他们对会议的重视程度。而五分钟就完成的事情,事实上却半小时才完成,你需要对方尽快完成某些事情,但是对方却拖了很久才交给你,在他概念里这个尽快不是重要紧急的事情。汉语里我们习惯用“大概”这个词来表达模棱两可的事情,但是这个“大概”真的很没效率;

人的两面性非常奥秘,很多时候往往都是一线之隔,当让对方建立对目标的承诺时,之前的反驳的观点立马就变成相反的观点,这就是言行一致。一旦做出承诺,自身的形象就会感受到压迫感,自我会尽量去保持形象与行为的一致性,同样也会感知他人的反馈并做出相应的调整策略。消协定出的“7天无理由退货”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商家对此行为做出了承诺,以往的退货率成双位数下降。而团建活动,目的也是要建立持久的凝聚力,凝聚力是经历过种种艰辛之后的收获,这种优势就是团队对彼此间的承诺;

盲目地服从权威,即便这个命令是错误的。许多企业就是倒在这些盲目服从的下属手里!信息输出者犯了了“说”的毛病,信息接受者犯了“听”的毛病。为什么很多人都盲目服从权威?是因为权威者手里握有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可以是知识、可以是见识、可以是人脉,他们因为已经站在了更高的阶层上,所以会掌握更多信息,行使权力起来也显得名正言顺,也正是因为这行为逻辑太“正确”了,所以少部分人即便知道是错误的,还是照样服从。

从听、说、读(心理)多维度着手去练习沟通,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训练,但也可以从这三点深入浅出的概括慢慢入手:

1、从价值观出发的语言

2、从理性逻辑出发的语言

3、从情绪出发的语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团队沟通鸿沟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