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学而》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孔子的感慨,很可能是法喜充满之时的有感而发。

学习,然后经常复习、练习,难道不是很快乐的吗?当然是很快乐的!今天的脑科学已经证明,这个过程可以分泌多巴胺,使人们产生快乐的感觉。这是天理,是道。既然是道,为何要用反问句来加强语气表达呢?看来,不是每个人都认可这个道理,甚至可能有相当的人不认可!“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格言就是明证。无论其本意想表达什么,这里不做展开,但是一定误导了很多人,即把学习看做是一件痛苦的差事。

相信无论古代还是今天,把学习视为快乐之事的人,应该不是多数。我忽然想到一种解释。像孔子那样天资聪颖的人,在人群中多比较很低,这个小众群体,从小学东西就不费劲,而且自信心坚强扎实,因为老师是参考同伴们的资质开展教学的。所以,少数聪颖者就进入了正向强化的系统循环而一发不可收拾。其他同伴,只能是受挫的命运,少数比较优秀的伙伴还可以保留部分自信,多数平庸之辈只能望洋兴叹,要么改弦更张,要么一边艰难的吟诵“学海无涯苦作舟”一边挣扎。这种解释会遭责难,因为有触犯众怒之嫌。

换个角度,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没错吧?如果承认这条,就请忽略其他同伴,无论比你优秀或者愚笨。那么,就只剩下一件事了,即如何能学的更好?办法就是,学而时习之,而且一定会获得快乐。这份快乐,也许不是一下子就获得,而是经历了一些挫折甚至磨难之后而获得。学习了,可能学会了也可能没懂,但是经常复习、温习、回顾,总是有好处的,或者可以加深理解,或者可以增加一点点了解,极少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因此,无论是加深理解还是增加了一点点理解,都是可以带来多巴胺的,因此都可以获得快乐。快乐,其实很简单。(顺畅提醒,不要用沉迷于电子游戏的方法过度的去透支多巴胺。)

孔子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圣人甚或君子,但是“自认为”是非常“好学”之人。他对学习的动力是内生性的,由内而外的喜悦。我有幸听过净空法师弘法,真能切身体会到老师身上散发的那种喜悦。教,是最好的学。法师弘法时的喜悦,应该就是学而时习之的那份喜悦。

孔子门人三千,有教无类,朋友遍天下。有朋自远方来,当然一定开心快乐。

人们不知道自己的才能,而不去生气或者怪罪人们,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君子的行为标准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因此,为何要生气呢?还有一层意思是,人们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而自己不生气,能包容,容纳别人的误解,是君子的表现。这体现了君子的胸怀和气度。君子能够忍辱负重。用今天心理学的术语说,就是接的住攻击性。君子的这份胸怀,就像一个容器,足够大,足够有韧性。马云有句名言“男人的胸怀是用委屈撑大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读后感~《学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