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次的分享中,我们分享了,导致“家庭作业大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孩子的学习动机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学习?”孩子学习动机就像汽车的马达,能否跑得起来、能否跑得快、能否持续快跑,都靠马达的动力足不足。
那我们如何启动孩子内在的小马达,对学习更积极主动呢?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我们要顺应孩子内在的需求,将其转化成学习动机。
比如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除了物质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之外,这个阶段的孩子,更需要被尊重、被认可、自我实现的需求。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满足孩子这些心理需求,并将它转化为学习动机。
怎么做呢?
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哪怕是很小的进步的时候,都要去表扬孩子,这种表扬可以是语言上的表扬,也可以是给孩子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者是在其他人面前去表扬孩子,这种表扬会让孩子产生被尊重,被认可的喜悦感,这种被尊重的体验会转化成学习动机。
也可以让孩子帮忙解决一个问题,用到他所学的知识,当孩子帮忙之后,给孩子真诚的表扬,让孩子意识到学习可以给他带来尊重和认可。
也可以多和孩子去讨论他的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具备哪些知识,自己目前学习的状态怎样,是否有需要提升的部分,对于需要提升的部分有哪些资源、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到自己。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孩子明白,为了自己的未来,目前努力学习是必须的,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孩子为什么越来越消极被动呢?
在开始的例子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越来越消极被动的孩子,家长急,可孩子不急。家长可能知道孩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但为什么缺乏不知道,甚至一直在用着削弱孩子动力的方式在教育孩子,比如,催孩子、指责孩子、否定孩子,甚至直接把孩子定在了“你就是不行”的十字架上,在这种教育下,孩子得不到被尊重、被认可,自己这么不行,未来的出路在哪,孩子就更困惑了。
所以,孩子的能量是分散的,一部分在学习上,一部分用在内在的矛盾上,还有一部分用在抵触家长上……试想,孩子怎么能够专注、动力十足地去学习?
那么,我们要如何顺应、满足孩子的需要,和孩子去沟通解决孩子的“家庭作业”问题呢?
在孩子的作业上“放手”,不是完全撒手不管,而是尊重孩子学习的方式,对于中学生,更是不能按着牛头喝水,而是给他尝试的空间,不足的部分,找机会去沟通,慢慢引导孩子。
做好沟通准备。你要找孩子谈什么问题?你的策略都有哪些?
倾听孩子需求。了解孩子迟迟不做作业的背后的原因,他需要休息?需要放松?需要安静?
理解孩子感受。人的行为有对错之分,但感受和动机总没有错。“是啊,上了一天的课,回到家就要写作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你很想放松一下。”
表达你的感受和需求。“有两件事特别困扰我:一是每天督促你做作业,二是看你熬夜写作业,担心休息不好影响健康,也影响第二天的上课。”
邀请孩子一起想办法。“针对你的作业,我想我们两个一起动脑筋,看看能不能找出合适的办法来。”
把你和孩子想到的全部想法都写下来,比如,如果家长提供的想法是:
一回家就做作业;
把作业分成几个部分,回家时先做容易的,难的后面再做;
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安排好学习时间,娱乐时间,睡觉时间,并坚持按时间表去做。
孩子的想法(略)
6.共同决定方案。家长和孩子共同去商议这些想法的取舍,家长要注意,不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
比如孩子说:我不想一回家就做作业,我要先休息一会儿。
家长就可以说:好,可以休息一会儿,但休息多长时间?需不需要爸爸妈妈来提醒你?
如果孩子说:不需要提醒。
这时家长可以说:你最好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安排好学习时间,娱乐时间,睡觉时间,并坚持按时间表去做,这样是不是更好?
如果孩子反对:我自己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家长可以说:好,我同意,但是你要确保你能坚持按时间表去做。还有我们家的吃饭时间是×点,上床睡觉的时间是×点,这个时间是要遵守的啊!
这样的沟通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而且前提是在尊重的基础上,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自己的一些想法是被认可的,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当他接受了之后,比较容易配合去做。
尊重了孩子,并且给孩子尝试的时间,如果以后发现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某些问题的时候,家长可以把它记下来,然后仍然按照这样的一套程序,跟孩子去沟通,协商解决问题。
好了,我们今天分享了如何高效解决家庭作业问题,方法就是我们要如何顺应、满足孩子的需要,和孩子去沟通协商解决问题。您有学到吗?
周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