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不要成為『下流老人』

如何不落入「老後貧窮」?藤田孝典建議現代人要有「儲蓄」觀念。這種儲蓄分成物質和精神,不只儲蓄金錢,更要儲蓄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的「貧窮」,往往比物質的貧窮更容易讓人淪為「下流老人」。

隨科技發達、人類壽命增加,藤田建議現代人必須早一點進行家庭經濟管理,和保險公司或理財顧問商量,模擬老後的收入和支出。


然而,要讓老後生活富足,不能只靠金錢或物質。頻繁與親友連繫、積極參與社區活動、與朋友相互扶持,都可以避免跌入「下流老人」的深淵。藤田指出,在高齡期,如果可以在陷入孤立之前和更多人建立相互支援的關係,就算生活陷入窮困,也不會那麼痛苦。


55歲開始必須重視配偶、親友關係

藤田發現,同樣為貧窮所苦,有人過得很幸福,也有人過得悲慘,差異在於「人際關係的貧富差距」。他指出,55歲以前的人,生活以工作為中心。但從55歲開始,必須重視配偶、子女、家人和朋友等人際關係。銀髮族必須改變價值觀,「將生活重心從經濟轉為人際之間的連結。」如此可建立起拯救自己的安全網絡,並擁有分享樂趣和生活意義的夥伴,讓自己不會陷入孤立。


此外,藤田鼓勵民眾,多參加非營利組織或市民活動,強化人際關係的安全網絡。他指出,許多高齡者是變貧窮後才來找他求助,如果可在變貧窮之前就參與市民活動或非營利組織,便可早點透過夥伴或關係得到援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退休後不要成為『下流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