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肠子都悔青了”

            老奶奶“肠子都悔青了”

      那个可是个艰苦卓绝的年代。国家一穷二白,社会生产力低下,老百姓最大的困难,就是吃不饱,穿不暖,虽然城乡居民每月按计划供应大米二十斤出头,可半数搭配地瓜丝等杂粮到手的大米仅有十来斤。机关单位还好一些,好就好在国家粮食定量高出居民几斤,虽然高出一丁点,在那个时节也是很给力的。人们为了生存,只要是吃不死的东西,都可以拿来裹腹;只要有门路的,都千方百计争取求助,可见那个年代的物质是何等匮乏,生活质量如此低下。

      在这个社会背景下,稍有一些海外关系的人,都拉下面子纷纷向海外亲戚求助,以苏解困。人们虽然生活在百般无奈的纠结当中,但是还是有许多奇闻趣事流传至今。

      那天大家刚吃完中饭,隔壁年过七旬的老奶奶,双手捧深蓝色印着白字的鉄盒子,颤巍巍的来到本单位林科长家。林科长是位中年女干部,任该单位的计划科长,也是老奶奶儿子的部下(老奶奶儿子是局长)。林科长见奶奶上门,估计老人家一定有什么事找她,便急忙搬椅子让坐。老奶奶操着浓厚的闽南口音说:‘’我二弟在南洋,知道我们生活困难,寄了一些东西来给我们吃,这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拿来给你看看。‘’林科长接过铁罐子仔细端详,深蓝色鉄盒彩印十分漂亮,上面三个白色大字豁然在目《味之素》,其它小字都是日文和英语。林科长看了一会儿也不能铁盒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但知道一定是吃的。

    ‘’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奶奶。‘’林科长笑着说,‘’你可以叫刘局长看看是什么。‘’老奶奶的局长儿子姓刘,大家平时都这么叫刘局长。

      说话当儿,刘局长刚好路过,看到老母亲在跟林科长说鉄盒子的事,过来解释到:我那在南洋的二舅知道我们在国内生活困难,特的寄来猪油、白糖一些东西帮助我们。看到这个铁盒子,上面净是些洋文,‘’味之素‘’ 三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打开罐子一看,都是跟白碱一样的东西,我用指头沾了点尝了一下,就感觉很咸,可能是南洋的盐‘’。刘局长大惑不解的在介绍,当然里面还带有‘’炫‘’ 的成份。最后还来一句:‘’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还要给我寄盐来,神经病吧!‘’

      林科长很客气地对局长说:‘’你二舅对你们太关心了,还给你们寄这么多好料‘’。稍后,刘局长对老母亲说林科长也不懂这是什么,我们回家吧。可能是林科长一家子平时跟刘局长家关系不错吧,老奶奶跟刘局长说,这东西我们没用过,咸得要老命,还是送给林科长吧。老妈妈的当面决定,当儿子的自然不好反对,也就顺水推舟做了个人情。刘局长搀扶着老母临走的时候还特意开玩笑的来了一句‘’要是好吃的话,可不要忘了我呦!‘’

        老奶奶刚走不久,林科长爱人回来了。林科长爱人姓柯,五十来岁,大家平时都叫他柯老师。柯老师看到桌子上面放着漂亮的鉄皮盒子,拿起一看

嘴巴念念有词随即

说道,这么好的东西谁送的。林科长说是隔壁老妈妈送的。‘’这么好的东西,贵重得很,为什么要送给我们,刘局长自己不知道用么。‘’ 林科长老公十分不解。

      ‘’这是什么东西,老妈妈说是盐。‘’林科长急忙问老公。

      ‘’这是‘’味之素‘’,也叫‘’味丹‘’,这东西做菜饭调味用,是三、四十年代日本人发明的。‘’  柯老师继续介绍:这东西在东南亚很盛行,欧美也在研究生产。我们国家现在没有这种东西。林科长听老公这么一介绍,眼睛瞪的老大,忽然间对铁盒‘’味之素‘’的敬意感悠然升起。为什么柯老师这么熟悉这些洋玩意,原来,柯老师年轻的时候,在东南亚参加抗日活动,曾经担任新加坡新洲日报总编和记者,对当时东南亚一带国家的政治、经济、人文有很深厚的了解,所以对这些闻所未闻的东西还是了解一二的。柯老师感慨的说,我们国家现在很困难,人们还在忍饥挨饿,国外的亲人连连出手相助,寄这么好的东西来给我们国内的亲人,可是我们连青菜都很难吃到,这真是…… 。柯老师动了感情说:‘’等哪一天孩子们回来的时候,把珍藏的那斤阳春面干煮了,放上一些‘’味之素‘’让大家尝尝鲜。‘’  ‘’记得给老妈妈送一碗去,感谢她老人家的关心,‘’  柯老师临离开时特别交代。

      ‘’ 老妈妈!老妈妈有在家吗?‘’在外面玩耍的孙子尖着嗓门叫‘’奶奶!林阿姨找你!‘’老奶奶度着小脚步来到门口,见林科长手里端着热滚滚的一小盆汤面,不解地问什么事林科长。

      ‘’ 老妈妈,今天孩子回来,煮了一点阳春面解解馋,顺便给你老送来一碗,感谢你送给我‘’味之素‘’。‘’ 老奶奶也是有几个月没有吃到面制类食品了,看到热气腾腾香喷喷的汤面,心里好一阵兴奋,嘴里虽然一直在推辞,可是老人家那颤抖的手还是把面食端到里屋。老人家也知道,在这个饥寒交迫的日子里,要吃到香气扑鼻的面食谈何容易啊。

      第二天吃中饭的时候,老奶奶用昨天装面条的盆子,甚着满满一盆自己腌制的咸菜来到林科长厨房,‘’林科长,你昨天送来的面条太好吃了,谢谢你呀;我也没有什么好送你的,刚好我媳妇用芋子杆腌了一点咸菜,给你们尝尝味道。‘’ 老人家带着感激的语气说。

      ‘’不客气了老妈妈,孩子们都回来,做点面条解解馋。‘’ 林科长边说边接过满满一盆的腌菜,然后搬来椅子招呼老人家坐,接着就聊上话了。

      ‘’林科长,你昨天做的面条非常好吃,可以说,我活了七十多岁,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鲜、甜的面条,味道太好料了,不知道你是怎么做的。‘’ 老奶奶用赞赏的口气在夸林科长,布满褶子老脸看似会动。

      林科长见老妈妈来劲了,故弄玄虚地卖关子:‘’老妈妈,这面条呢,还是按过去法子做,你可知道里面加了些什么东西吗?‘’ 老奶奶眯着一双老眼,不解地望着科长。

      ‘’不知啦,你里面放什么东西啊?‘’老奶奶满脸狐疑望着林科长说。

      ‘’就是你和刘局长昨天送给我的那罐‘’味之素‘’啊!‘’林科长有些激动了,语调有点高。

      ‘’啊!就是那些鉄罐装着的,象面粉一样的东西吗?‘’老奶奶惊讶得张大嘴巴,里面镶的一排金牙齿闪闪发光。老奶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跟林科长说要再看看一眼这个神秘而且魅力无穷的‘’味之素‘’。看这情形林科长知道老妈妈有些‘’心痛‘’了,她怕老妈妈在看的当儿向她索回‘’圣品‘’味之素,便编了个谎说是老柯把这东西拿去请教内行的人鉴别…… 。

      老奶奶心事真是五味杂陈:我为什么会那么傻,这个珍贵的东西随便就送人了;今后再有什么不知道的东西,就是扔在那儿也不要送人;嗨!我儿子在场为什么不阻止。老奶奶回家后真是后悔死了,自此平时和邻里的搭讪也少了,心里总觉得精明一辈子的自己,干了一件大傻事。

      打那以后,老奶奶有事没事总会到隔壁林科长家坐坐,拉拉家常。最重要的还是老人在吃饭的时候,常常端着饭碗在林科长厨房门口和林科长夫妇闲聊,时不时提到‘’味之素‘’ 的用法。

      ‘’你中午炒虾米(什么)菜,有没有放那个什么素。‘’老奶奶边往嘴里扒拉着地瓜丝粥边问道。

    ‘’有啊,炒了一碗‘’猪母菜‘’,还下了一点‘’味之素‘’,快过来尝尝。‘’老奶奶知道这猪母菜是最难吃,平时在农村是喂猪的。老人一听招呼,不客气的过来‘’分享‘’菜肴。

      真的太好吃了,这个猪母菜下了‘’味之素‘’味道就这么鲜美,如果请客做正宗菜肴,岂不更好吃。可惜已经送人了。老人家心里暗暗揣摩。老奶奶近日的举动林科长夫妇都看在眼里,知道老人家对送味之素有深深的话悔意,晚上,柯老师跟林科长说我们还是把‘’味之素‘’退还给老人家吧,看到老人家的神情举动,我感觉在夺人所爱。林科长也是第一次接触‘’味之素‘’,对这神奇的东西也是恋恋不舍,觉得如数退还不太情愿。柯老师毕竟是老同志了,对林科长做了积极‘’动员‘’,最后说:‘’这样吧,老奶奶送来的‘’味之素‘’分回一半给她,免得老人天天在记挂着这东西;再就是老人是刘局长的母亲,我们又是邻居,和领导搞好关系很重要;你如果喜欢这东西,可以写信给我大哥邮寄过来。‘’ 经过柯老师的劝说,林科长欣然接受。

      第二天中午,林科长把铁盒里的‘’味之素‘’倒出一半装在装药的空瓶里,来到老奶奶家里,高兴地对老人家说:‘’老妈妈,昨天我和柯老师商量了,把你送我的‘’味之素‘’送还一些给你做菜。‘’老奶奶满脸惊诧,赶忙推却:‘’不要啦,送给你的东西,哪里还可以向你要回来,不行,不行!‘’  ‘’ 没关系老妈妈,我知道你很喜欢,送还给你只是一点点,以后你拿它做菜会更好吃的。‘’老奶奶虽然嘴上说不要,不妥,但还是喜笑颜开地将宝贝收进厨子里。

      至此,老奶奶神情大变,跟换了个人似的,跟人拉呱,滔滔不绝,眉开眼笑;小脚走路轻快‘’敏捷‘’,只要跟人聊起林科长,老奶奶总会情不自禁地来一句:‘’林科长真是善良人那!‘’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奶奶“肠子都悔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