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920:深度工作(1)

今天一口气看完《深度工作》,沉浸学习的感觉很好。

有几类人能够取得成就。一是能快速掌握复杂工具的人,二是超级明星,他的工作质量和交付速度都非常惊人。

掌握复杂工具需要深度专注。注意力全部投入你希望提升的技能,再从反馈中调整自己。

高质量的产出=专注度×时间。成绩优秀的人,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未必特别多,反倒是学习时专注度很高。有些人在不同任务间频繁切换,注意力在不同任务间有残留,即你做另一个任务时,上一个任务还停留在自己的注意力中,最终使得结果不好。

深度工作并不容易。即时通讯、随时的打断以及无处不在的诱惑,都是深度工作的敌人。而让自己忙碌,也比让自己有价值产出更为容易。

深度工作有几种策略。首先是找到自己的深度工作方法。其中有几种选择。

一是称为禁欲主义的深度工作安排。即尽可能切断外界联系,而让自己专注于工作。书中讲了高德纳的例子,就是那位几十年写出(还没写完)皇皇巨著《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的图灵奖获得者。他就不提供电子邮件地址,只有邮寄地址,行政助理帮他筛选,他再每几个月处理一次。这与他的目标有关,他要掌握计算机某个领域的全部知识再转化为别人能获取的内容,现代社会这种极其便利的沟通,对他的目标没有直接帮助。

二是双峰哲学。即把时间分块,一部分明确用于深度工作,另外时间则关注非首要目标。沃顿商学院的格兰特教授,他将课集中在某学期,这段时间他很开放,很容易交流,其他则用来深度工作,甚至会定期关上门,设置邮件为不在办公室的自动回复。他出了很多高质量的论文,还出了一本畅销书《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

三是节奏哲学。简单说就是用一种容易执行的常规习惯,开创造一种便于深度工作节奏。比如说每天早起,有个不受干扰的时间区间,用来深度工作。邱晨就说过她每天5点起,健身和学习,再去上班。

四是新闻记者哲学。简单说就是见缝插针。写出《爱因斯坦传》《乔布斯传》的艾萨克森就是这样,因为他平时还是位记者。

找到深度工作方法后,需要将它变成习惯。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时就每天7点起,散步,早餐,8-9:30工作,再一小时拆阅邮件,10:30再继续工作,然后再散步,深入思考一些想法。需要注意的是,有个指定的场所和时间段比较重要。另外要明确如何开展工作,比如说不准用手机,要产出多少内容等。为保证大脑深度运作,需要有必要支持,比如有一点食品、咖啡,或者是散步等轻度运动。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 920:深度工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