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哥笔记,为营销增长助燃

一、体验环境

二、产品概述

Slogan:为营销增长助燃。

百度百科:鸟哥笔记是由上海鸟哥笔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曹道富于2010年8月创立,是专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App运营推广知识分享平台,最初是其经验分享的个人博客,2013年6月开始团队化运作。

App Store:鸟哥笔记-10年专注移动互联网营销增长干货知识分享,百万营销增长从业者的必备神器。

【干货】

每日人工精选圈内干货文章,涵盖用户增长、私域流量、APP推广、ASO、新媒体运营、用户运营、数据分析、活动运营、职场进阶,无论思维升级还是实战技能,这里一站打包。

【快讯】

追踪互联网行业前沿快讯,包含热点事件、创投资讯、大厂一线动态、新产品发布、科技新闻等,让你速览行业新动向。

【学院】

精选优质视频课程,APP营销推广、APP变现、抖音涨粉、用户运营、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全覆盖,遍邀行业实操专家亲自讲解,带你解决职场难题。

【圈子】

营销增长人的线上社区,有趣有料,信息密度高,更高效地帮你拓展人脉、交流合作、求职招聘。

三、产品结构

3.1一级页面截图

产品的底部Tab栏分为:干货、学院、找合作、圈子、我的。

“干货”主要的为文章,置顶的部分是一个早报,会展示最近的互联网大事,这一板块目前几乎所有的资讯类App或公众号都会有,不过鸟哥笔记主要定位的是营销,所以内容也多围绕运营、营销、增长来展开。

“学院”则细分为了三个顶部Tab,分别是:直播、课程、活动。最近鸟哥笔记推出了数场公益直播,且目前直播Tab里的内容也都是“10倍速增长公开课-公益直播”,目前都可以免费观看。

而课程主要由知识类课程,还有专业能力测一测、资料下载、名词解释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后三者占用同一行,与知识类课程以泳道的形式进行区分。而课程分为了四大类:职场、营销、运营、推广。这也契合鸟哥笔记的核心主题,也就是营销增长。

活动则是平台的部分活动展示,点击可以进行报名或者浏览相关情况。

“找合作“则比较特殊,打开方式类似小程序,会有一定加载的过程,应该是H5界面,提供的是平台内用户之间的合作,即给到一个广场,让有与外部企业合作需求的人员发布自己的合作信息,起到一个广而告之的第三方作用。

圈子则是较为常见的分享,也就是UGC内容。用户可以加入自己感兴趣的圈子,以此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我的则是基础信息,涉及到了个人信息、账户信息、商城以及平台内服务。

3.2 产品结构图

鸟哥笔记也已经创立10年,但从App Store的发布日期来看,其实是2020年1月14日发布的,截至体验日期,也就上线了7个月,版本数不算高,但是从产品结构图来看,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功能,包括:内容、课程、支付、成长体系、UGC创作平台、用户资源分享等。

干货也就是首页,主要的就是文章内容,这一点和其他的知识类平台没有过多的区别,甚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清爽的,没有过多的Tab用来切换,也没有不断滚动的轮播图。

而学院这块其实内容相对就比较少,这也和产品本身的定位有关,是专注于互联网中的营销、增长、运营,那像本身培训课很多的技术、产品就完全没涉及了。而每一个分类下的课程数也比较少,这一点应该也是产品初期所面临的困境。

比较独特的是“找合作”板块,弹出的应该是个H5页面,可以让用户在其中发帖,提供各种资源,比如工作岗位、寻找合作商、寻找赞助、提供资源等。这一块也比较契合鸟哥笔记的定位人群,也就是营销型人员,那在这一类人的日常工作中,外部的合作就是比较经常的事情了。但是唯一比较疑惑的,是为什么要做成一个H5页面,稍微有一点违背常规的操作体验。毕竟一般H5页面的有点就在于可以不用跟着App版本,就能进行更新。

圈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广场,用户可以发表自己的动态,也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目前来看主要就是提供一个平台让用户分享自己日常的所思所想,未来也可以包含社交化的成分来拓展用户的关系链。

我的则包含了比较多的产品基础服务,比如个人信息、支付、账户、会员等。

四、产品体验

4.1 产品目标人群明确

产品本身的Slogan就是为营销增长助燃,知识付费/课程培训的分类也是职场、营销、运营、推广,说明产品的核心用户画像就是互联网企业里的营销人员、运营人员、推广人员,主要岗位职责可能是活动运营、内容运营、社群运营、用户增长、营销推广等。

因此无论是产品的内容(干货)还是学院,也都以这几块为主,区别于其他以整个互联网为背景的竞品,鸟哥笔记有自己的精耕地,这也是在目前知识教育类App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就要求新产品聚焦,因为只有专注才有机会抢的一席之地。

4.2 提供了专门的资源互换频道

产品有了用户,如何把用户留住,对产品产生粘性;以及产品如何变为一个平台,可以整合更多的资源,这是很多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思考的问题。鸟哥笔记在产品生命的初期就已经建立起了用户之间合作、资源互换的平台。

目前很多App用户之间的资源互动,往往是自发的行为,比如我家里有一台闲置的PSP,于是在平台上发了一个帖子,吸引有兴趣的用户进行留言,后续的交易可能会依托于微信等通讯类软件再完成。平台可能在这中间扮演的角色,也许仅仅是开辟一个频道(或者说是话题),比如“闲置物品交易”,以此给相关用户提供一个渠道去专门了解相关的咨询。至于如果涉及到商业合作、岗位内推等,那往往需要平台扮演极其重要的推动者角色,相关的资源信息可能需要平台先进行发布,以及吸引到用户,继而再产生用户之间自发的交换行为。

目前在鸟哥笔记的“找合作”板块,大部分的有价值的信息都是经过认证的用户发布的,用户能看到发布者是哪个企业的或者其他相关背景,这就有点像低配版的58同城,每个人可以在这上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源,同时给出自己手里有的资源。

这个和产品本身的基调也比较匹配,因为本身的用户画像就是营销增长型人员,那往往就会有资源互换、外部合作的需求存在。

4.3 登录即送30天会员

产品中主要的消费行为发生在“学院”这个板块,用户如果想学习相关课程是需要消耗产品内的货币(鸟币)的,而目前用户只要登陆,简单完成一些基本信息,然后分享一下,就可以免费领取30天的会员,相关的培训课程就都可以免费看。

这个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长的,不过在实际体验过后也发现课程其实不多,或者说每个用户所关注的点是比较固定的,那些课程里可能只有几节对自己是有价值的,所以这30天其实更多的只是个概数,不过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已经是个很棒的福利了,这也是产品拉新的一个常见手段。

4.4 专业能力测一测

这个的位置是在“学院-课程”,自己也进行了产品相关的测试,测试题目是由刘飞老师出的,题目都是直接和他曾经写的书有关,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如果没有看过相关的书籍,就基本只能靠感觉。

个人觉得这一点确实有违真实场景,虽然创意比较不错,可以让用户通过回答相关领域的问题,来解锁勋章,但是在题目的深度以及专业性来说,是不是应该更严谨一些?

五、建议和总结

5.1 建议

1、优化“专业能力测一测”的体验。虽说是个比较小的功能,但其实它的位置很好,资料下载、名词解释的功能都需要划动才会展示,这说明测一测的优先级相对是更高的。但就体验来说,着实有点水了,就我个人体验了产品经理、产品运营的部分测试,基本就是完全以出题人的视角来编纂的题目。如果没有看过对应的书籍或者相关资料,很多问题连题目都没办法理解。

而其实“测一测”这个功能在目前的常见知识类App中却不多,一般用户获得勋章的途径可能是通过完成部分任务,或者某一数据达到了一定量值,然后给一个勋章作为荣誉。“测一测”可能更多的是在部分社交类App中,用户通过回答一些问题来生成自己的性格/人格画像,方便其他用户更好地了解自己。而鸟哥笔记则通过一些专业的问题,来让用户解锁相关等级的勋章,算是可以作为自己某一领域专业的名片。

建议产品团队如果真的想好好运营这个功能,鼓励用户通过答题来解锁勋章,从而提高自己在平台内的“影响力”,那先从做精开始吧。现在每个岗位的测试题都有好几级,是不是可以信奉一下“少即是多”的精神,先好好运营几个关键的题目类型。

2、希望产品团队能紧紧围绕住自己的核心用户群体进行持续性的打磨,毕竟知识类App目前竞品实在太多了,已经做出名气的也很多:36氪、钛媒体、起点学院等,但是这些围绕的是互联网人,涵盖产品、运营、设计、投融资等方方面面。鸟哥笔记想要有一席之地,关键点还是要把功能做好,而不是做多。

同时如何打造自己的差异化,毕竟同样是咨询内容,鸟哥笔记如何做到特殊?可能后期还要考虑除了吸引用户在自己产品发布内容,更要有自己平台的原创内容,从而对外进行输出,这样才可以辐射到更多用户。

5.2 总结

1、鸟哥笔记目前功能不会很复杂,主要的功能就是:内容、课程、合作信息聚合,产品十分聚焦,其主要面向的用户就是营销、运营型人才,对于我来说也是在其网站上看到了直播课程的内容,才选择了下载App,也是因为刚好近期在做ASO,虽然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不是特别多。

2、早早就开始运营的“找合作”让我觉得比较新颖,因为App的版本数还不高,就已经建立了用户间的资源共享平台,且目前来看多是用户自发的行为,而非平台发布,也由此可见产品团队的前瞻性。

现在很多的知识、培训类App,都开始尝试进行企业内推的信息发布,甚至直接以可以内推作为噱头叫卖,如知群。同时除了企业自身造血,更在鼓励用户可以分享身边的机会更到平台内的其他人(如帮忙内推、发布招聘信息等)。

鸟哥笔记在早期的版本就发布了这个功能,相对来说既符合产品的核心用户的行为特征,又能够使用户对平台产生黏性。

总而言之,鸟哥笔记目前还处于产品的早期阶段,产品通过“用户完善信息即送30天会员”等活动进行拉新,也希望能够把用户留住。目前产品有自己的垂直领域,那在未来,除了要继续产生高质量内容,相关培训以及用户成长体系更要持续完善。

你可能感兴趣的:(鸟哥笔记,为营销增长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