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足道真的不足为道吗

01


第一章 天涯思君不可忘

这是《倚天屠龙记》的第一章,打今儿起,我给自己挖了个坑,上个月,划重点,我一个月前许下愿望,要一章接着一章的读《倚天屠龙记》,然后再读金庸其他武侠小说,可一个月过去了,我书倒是读了不少,就是一个字也没写,那按照我的速度,十年都写不完一本武侠小说的读后感,自己想想也挺羞愧,没才华还不努力,躺平都没观众呀。

言归正传。

我发现大家看金庸武侠,大多数停留在港台武侠电影电视剧里,不是男主来去无影,打打“莎莎”,要不就是女主爱来爱去,“思”去活来,其实读金庸原著是很有乐趣,看每个人物的出场,就知道金庸写人身后的东西是何其的高明。

今天这一章不讲那个一遇杨过误终身的郭襄,也不说独自在武当山跳太极舞的张三疯,就写写这个来自遥远西域的文艺青年—何足道。

书上是怎么写的?我白话一下:

白衣男子抚琴,莺雀杜鹃齐唱,古道西风瘦马。

这是个蒙太奇电影画面,还是从郭襄的眼中展现出来:一个精瘦、孤傲的文武青年形象跃然纸上。

02

他的出现是来衬托少林的,此时的少林有点迂腐和自大。

觉远有可能是少林的希望,但他原则性太强,怕以后会因此受排挤,这一章他因在《神雕侠侣》中弄丢了九阳真经,所以和张君宝一起受罚,这一次受罚,也注定他下一章带着张君宝逃跑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此时的张三丰还叫张君宝,十五六岁的年龄,没见过多少世面,还是个愣头青铜;其余的少林弟子更不足为道,多少没有了《天龙八部》时期少林弟子的自律自强。

而何足道呢?三十出头,正当壮年,文武全才,心思缜密,眼光也极高,虽然他的剧本只有这么一小节儿,但他一出场边打架,边弹琴,看着漫不经心,其实步步到位,足见他心气很高,比起杨过的古怪,是多了一份书生意气。

他忧郁清高,弹琴遇不到知音,斗剑遇不到对手,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听懂他琴声、能陪她舞剑的郭襄,心里却装满了杨过。

你看,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确实是如此,借用电影《第一香炉》的台词:感情里最忌讳的是,你爱人家,可人家不爱你。

03

他独来独往,孤僻清高,但他秉性善良,很适合做良友,他为了陌生人尹克西的嘱托,只身来到中原去找觉远大师。

他的出场是承上启下,《神雕侠侣》的尹克西,《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都由他承接。尹、张两个人都得到过九阳真经,一个为此断送了性命,一个为此治病救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到底是九阳真经不好呢?还有拥有它的人不好呢?

何足道可以告诉我们,也许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拥有九阳真经、倚天剑、屠龙刀的命,但是他有特立独行,追求权力物欲以外的理解和懂得,那他就超脱了一切凡俗。

何足道,不足道耳,他像极了年轻时的我们,不屈服于世俗,心里只有诗和远方,他可能不属于江湖,因为江湖没有净土,但他也投身于江湖,毕竟他也需要观众。

他重返西域后,能否还能遇到真正懂他的人,我们不得而知,但金庸先生含蓄的告诉了我们答案:

郭襄虽是个好事之人,但既已和无色禅师订交,对少林寺已无敌意,摇头笑道:“我在山门外等你,你自进寺去传言,省了不少麻烦。”何足道点头道:“就是这样,刚才的曲子没弹完,回头我好好的再弹一遍给你听。”

草草收尾,戛然而止,就如何足道,我们下一章,回见。

图片来着网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足道真的不足为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