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I/O相关基础知识

同步和异步

比如有两件事情A和B要做,同步就是先做完A,然后在做B;而异步就是可以做A的同时,B事情也在做。在于多个任务和事件发生时,一个事件的发生或执行是否会导致整个流程的暂时等待。对于同步来说,做A的时候,暂停了B的事情,而对于异步来说,A和B是同时去做的,异步的实现可以是用多线程,可以用定时器,消息等。

堵塞和非堵塞

阻塞就是:当某个事件或者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它发出一个请求操作,但是由于该请求操作需要的条件不满足,那么就会一直在那等待,直至条件满足;

非阻塞就是:当某个事件或者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它发出一个请求操作,如果该请求操作需要的条件不满足,会立即返回一个标志信息告知条件不满足,不会一直在那等待。

区别的关键在于当发出请求一个操作时,如果条件不满足,是会一直等待还是返回一个标志信息。
比如:当你准备吃饭时,看到饭还没有做好,你就一直等着不去做别的事情,直到饭做好开吃,这种情况就是堵塞;当你知道饭还没有做好,而你不等待,去做别的事情,这种情况是非堵塞。

同步异步和堵塞非堵塞

同步异步是在要做至少两件时间的情况下来区分比较好理解,人傻没有别的事情,就只有吃饭一件事情,也不会异步的发生了(个人理解可能会有偏差)。

以吃饭、买东西为例:你去吃饭时,发现饭还没做好,你就一直等待着,这是同步堵塞;饭没做好,你就不吃了(假装自己吃过了),然后你就去买东西了,这是同步非堵塞;饭没做好,你分身出一个你在这一直等待着饭,而本你去买东西了,这是异步堵塞? (不太懂);饭没做好,老板告诉你一会在过来吃,你去买东西了,这是异步非堵塞?

阻塞IO、非阻塞IO

当用户线程发起一个IO请求操作,内核会去查看要读取的数据是否就绪,对于阻塞IO来说,如果数据没有就绪,则会一直在那等待,直到数据就绪;对于非阻塞IO来说,如果数据没有就绪,则会返回一个标志信息告知用户线程当前要读的数据没有就绪。当数据就绪之后,便将数据拷贝到用户线程,这样才完成了一个完整的IO读请求操作,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IO读请求操作包括两个阶段:
  1)查看数据是否就绪;
  2)进行数据拷贝(内核将数据拷贝到用户线程)。
那么阻塞(blocking IO)非阻塞(non-blocking IO)的区别就在于第一个阶段,如果数据没有就绪,在查看数据是否就绪的过程中是一直等待,还是直接返回一个标志信息
Java中传统的IO都是阻塞IO,比如通过socket来读数据,调用read()方法之后,如果数据没有就绪,当前线程就会一直阻塞在read方法调用那里,直到有数据才返回;而如果是非阻塞IO的话,当数据没有就绪,read()方法应该返回一个标志信息,告知当前线程数据没有就绪,而不是一直在那里等待。

同步IO、异步IO

同步IO:如果一个线程请求进行IO操作,在IO操作完成之前,该线程会被阻塞。
异步IO: 如果一个线程请求进行IO操作,IO操作不会导致请求线程被阻塞(假装有另一个线程在进行IO操作,当前线程可以做别的事情)。

同步IO和异步IO模型是针对用户线程内核的交互来说的:
  对于同步IO:当用户发出IO请求操作之后,如果数据没有就绪,需要通过用户线程或者内核不断地去轮询数据是否就绪,当数据就绪时,再将数据从内核拷贝到用户线程;
  而异步IO:只有IO请求操作的发出是由用户线程来进行的,IO操作的两个阶段都是由内核自动完成,然后发送通知告知用户线程IO操作已经完成。也就是说在异步IO中,不会对用户线程产生任何阻塞。

同步IO和异步IO关键区别所在,同步IO和异步IO的关键区别反映在数据拷贝阶段是由用户线程完成还是内核完成。
而阻塞IO和非阻塞IO是反映在IO操作的第一个阶段,在查看数据是否就绪时是如何处理的。

IO模型

IO模型分别是:阻塞IO、非阻塞IO、多路复用IO、信号驱动IO以及异步IO。

1. 阻塞IO模型

当用户线程发出IO请求之后,内核会去查看数据是否就绪,如果没有就绪就会等待数据就绪,而用户线程就会处于阻塞状态,用户线程交出CPU。当数据就绪之后,内核会将数据拷贝到用户线程,并返回结果给用户线程,用户线程才解除block状态。

data = socket.read();

如果数据没有就绪,就会一直阻塞在read方法。

2. 非阻塞IO模型

当用户线程发起一个read操作后,并不需要等待,而是马上就得到了一个结果。如果结果是一个error时,它就知道数据还没有准备好,于是它可以再次发送read操作。一旦内核中的数据准备好了,并且又再次收到了用户线程的请求,那么它马上就将数据拷贝到了用户线程,然后返回。
  所以事实上,在非阻塞IO模型中,用户线程需要不断询问内核数据是否就绪,也就说非阻塞IO不会交出CPU,而会一直占用CPU。

while(true){
   data = socket.read();
   if(data!= error){
       处理数据
       break;
   }
}

对于非阻塞IO就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while循环中需要不断地去询问内核数据是否就绪,这样会导致CPU占用率非常高,因此一般情况下很少使用while循环这种方式来读取数据。都是怎么读取数据?

3. 多路复用IO模型

多路复用IO模型中,会有一个线程不断去轮询多个socket的状态,只有当socket真正有读写事件时(事件监听吗?),才真正调用实际的IO读写操作。因为在多路复用IO模型中,只需要使用一个线程就可以管理多个socket,系统不需要建立新的进程或者线程,也不必维护这些线程和进程,并且只有在真正有socket读写事件进行时,才会使用IO资源,所以它大大减少了资源占用。

多路复用IO为何比非阻塞IO模型的效率高是因为在非阻塞IO中,不断地询问socket状态时通过用户线程去进行的,而在多路复用IO中,轮询每个socket状态是内核在进行的,这个效率要比用户线程要高的多。

不过要注意的是,多路复用IO模型是通过轮询的方式来检测是否有事件到达,并且对到达的事件逐一进行响应。因此对于多路复用IO模型来说,一旦事件响应体,那么就会导致后续的事件迟迟处理,并且会影响新的事件轮询。

4. 信号驱动IO模型(通知、异步回调?)

在信号驱动IO模型中,当用户线程发起一个IO请求操作,会给对应的socket注册一个信号函数,然后用户线程会继续执行,当内核数据就绪时会发送一个信号给用户线程,用户线程接收到信号之后,便在信号函数中调用IO读写操作来进行实际的IO请求操作。

5. 异步IO模型

异步IO模型才是最理想的IO模型,在异步IO模型中,当用户线程发起read操作之后,立刻就可以开始去做其它的事。而另一方面,从内核的角度,当它受到一个asynchronous read之后,它会立刻返回,说明read请求已经成功发起了,因此不会对用户线程产生任何block。然后,内核会等待数据准备完成,然后将数据拷贝到用户线程,当这一切都完成之后,内核会给用户线程发送一个信号,告诉它read操作完成了。也就说用户线程完全不需要实际的整个IO操作是如何进行的,只需要先发起一个请求,当接收内核返回的成功信号时表示IO操作已经完成,可以直接去使用数据了。

也就说在异步IO模型中,IO操作的两个阶段(是否就绪、数据拷贝)都不会阻塞用户线程,这两个阶段都是由内核自动完成,然后发送一个信号告知用户线程操作已完成。用户线程中不需要再次调用IO函数进行具体的读写。这点是和信号驱动模型有所不同的,在信号驱动模型中,当用户线程接收到信号表示数据已经就绪,然后需要用户线程调用IO函数进行实际的读写操作;而在异步IO模型中,收到信号表示IO操作已经完成,不需要再在用户线程中调用iO函数进行实际的读写操作。

异步IO是对信号驱动IO的升级优化,区别在于数据拷贝是由谁来完成,如果有内核完成则是异步IO,如果有用户完成则是信号驱动IO
 注意,异步IO是需要操作系统的底层支持,在Java 7中,提供了Asynchronous IO。

前面四种IO模型实际上都属于同步IO,只有最后一种是真正的异步IO,因为无论是多路复用IO还是信号驱动模型,IO操作的第2个阶段(数据拷贝到用户线程阶段都是有用户线程完成)都会引起用户线程阻塞,也就是内核进行数据拷贝的过程都会让用户线程阻塞。

两种高性能IO设计模式

在传统的网络服务设计模式中,有两种比较经典的模式:

一种是 多线程,一种是线程池。

对于多线程模式,也就说来了client,服务器就会新建一个线程来处理该client的读写事件,如下图所示:

这种模式虽然处理起来简单方便,但是由于服务器为每个client的连接都采用一个线程去处理,使得资源占用非常大。因此,当连接数量达到上限时,再有用户请求连接,直接会导致资源瓶颈,严重的可能会直接导致服务器崩溃。

因此,为了解决这种一个线程对应一个客户端模式带来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线程池的方式,也就说创建一个固定大小的线程池,来一个客户端,就从线程池取一个空闲线程来处理,当客户端处理完读写操作之后,就交出对线程的占用。因此这样就避免为每一个客户端都要创建线程带来的资源浪费,使得线程可以重用。

但是线程池也有它的弊端,如果连接大多是长连接,因此可能会导致在一段时间内,线程池中的线程都被占用,那么当再有用户请求连接时,由于没有可用的空闲线程来处理,就会导致客户端连接失败,从而影响用户体验。因此,线程池比较适合大量的短连接应用。

因此便出现了下面的两种高性能IO设计模式:Reactor和Proactor。

在Reactor模式中,会先对每个client注册感兴趣的事件,然后有一个线程专门去轮询每个client是否有事件发生,当有事件发生时,便顺序处理每个事件,当所有事件处理完之后,便再转去继续轮询,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从这里可以看出,上面的五种IO模型中的多路复用IO就是采用Reactor模式。注意,上面的图中展示的 是顺序处理每个事件,当然为了提高事件处理速度,可以通过多线程或者线程池的方式来处理事件。


image.png

在Proactor模式中,当检测到有事件发生时,会新起一个异步操作,然后交由内核线程去处理,当内核线程完成IO操作之后,发送一个通知告知操作已完成,可以得知,异步IO模型采用的就是Proactor模式。

参考:
海子:Java NIO:浅析I/O模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中I/O相关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