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主义》-段义孚

作者系人文主义地理学大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等

人文主义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流派,其研究视角具有三个特点:1.“我向性”思维,即不将自己的研究视角投向无人的世界,而是将自然作为人类活动的大舞台,自然的意义是由人赋予的。2.诉诸情感的多样性,情感是主体感受,而作者这里把主体视角定义为人类,而外部环境人文则是对象,对象给主体自身造成的感受3.感悟性

本书主要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人的感觉,心理,社会文化,伦理和道德角度来探讨和认识人,地理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视角很特别

人类发展是逃避自然的,而不是简单的去征服

逃避自然、逃避文化.逃避混沌,逃避动物性或兽性

人类逃避的途径:1.空间移动,比如迁移2.改造自然3.根据想象构建定义物质世界,以满足某种精神诉求,比如神殿,庙宇等4.创造精神世界,比如童话故事,美丽的传说

作者文中首序里面提到的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他提出,光物质充裕并不能解决人类对安全感的深深需求,现代社会的红男绿女们生活在种种人造环境中,这些人造环境处于欲望之梯的上端,此处的人们似乎在忍受着米兰.昆德拉所说的“不可承受生命之轻”。尽管生活很甜美,但是他们任然会痛苦,因为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或者是将要死去的时候应该要保持一种清醒意识。所以人们希望在欲望之梯上停下来,且退下一两级。

我认为应该保持动物本能,兽性。警觉是兽性。

作者用不同的角度深思,并且回归本质,我常常觉得生命之轻,价值之匮乏,动力不足,可能根本原因就是这里

人为定义的价值属性真的能决定心灵安息程度吗?

我幼年时期,见过死亡,皆为遗憾的是他们只是躯体归于土地,留下的精神财富基本上没有

再大一些,再看的死亡,也是生命价值的匮乏,很多东西真的值吗?

作者分为五章


第一章 大地/自然与文化

第二章动物性/掩饰与战胜

第三章 人/分离与冷漠

第四章地狱/想象的扭曲与限制

第五章天堂/真实与美好

本书值得一点点阅读,之后五章会分两篇拆解,提取价值,然后归化它,成为自己思维认知里面更深的羁绊,欢迎同好一起阅读,保持思维的平静和透彻

你可能感兴趣的:(《逃避主义》-段义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