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成长的力量和阻碍

         昨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照常一边吃饭一边抱着糖糖——她已经大了,不乐意一个人呆在围栏里玩,如果非要让她呆在围栏里,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非常尴尬且心酸。

        当然这不是事情的重点。重点是,当时电视上正在播放《爱情公寓第五季》,我吃饭的间隙看向糖糖,发现她盯着屏幕上闪转腾挪的张伟,眼珠子一动不动。我吓了一跳,这孩子的审美这么老成吗?

        开个玩笑。其实,我是怕糖糖小小年纪沉溺于电视,又怕自己给不了孩子更好的示范,又想到家庭对一个孩子心智健康的影响,又想到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问题在脑子里层出不穷,简直祖祖辈辈无穷匮也。

        言归正传,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本身,甚至就是一个孩子最原始的起跑线。列夫·托尔斯泰写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生来就带着原生家庭的影子,有的人一生都在与其对抗,有的人因其一生受益无穷。

        不,我不是在说经济实力,当然这也很重要。我是说,家庭中父母的性格特征、待人接物的方法、想问题的角度、甚至审美水平,对一个孩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更进一步,父母本身的恩爱程度甚至超越你对于孩子的爱,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感的建立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爸爸去哪儿》曾经有一个小嘉宾叫阿拉蕾,年仅4岁,智商情商双高,待人接物秒杀一众大人,这样又萌又惹人心疼的小姑娘,其生长环境必然家庭和谐、父母恩爱,甚至父母的教养和学识也必非凡品。

        最近几年,网上掀起一股“原生家庭热”,随着心理学的普及,以及一波又一波八零九零后当了爸爸妈妈,这一批父母开始反思家庭教育,也从自己和父母的相处中窥探家庭教育的端倪。甚至有北大弑母案等恶性事件的频繁爆出,也刺激人们去深思——我们的家庭教育怎么了?

        我们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一直到更久远的祖先,都吃五谷杂粮,都经历世间百态,也没听说有这么恶性的事件。这是我们父母辈常说的一句话。但是我觉得,这真不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代人优渥的生活水平之下,道德感也必然远超古人。只是幸存者效应和现代信息密集度和曝光率让我们知悉了这些事件的存在。

        然而,存在即合理。每一个人,每一代人,其实都从自己的父母身上得到过很多,也遗失过很多。那些得到的东西,我们因此一生受益,也凭此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那些失去的东西,我们一件一件岸边拾贝,尽量在下一代身上不再重复。然而谈何容易。现在我也为人父母,深知父母不易。自然界的奥秘和人心理的奥秘都如此深邃,养一个孩子容易,育一个孩子好难。我们终其一生成长,但既然是成长,那必然有不完善的地方,哪里能够尽善尽美。

        性格强势的母亲可能会培养出情绪化的女儿和懦弱的儿子,家庭教育中父位缺失会导致孩子更胆小和不自信,父母不恩爱、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可能让孩子长大后逃避婚姻……甚至往小了说,在我的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直灌式的数学教育可能会阻碍孩子的深度思考,在高年级段力不从心。

        凡此种种,历历在目。

        每次看到糖糖,我就在想,该怎么保护这个小女孩,让她不受伤?又该怎么呵护她的心,让她遇到事情的时候更勇敢也更坚强?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我想给她足够的爱,让她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来面对人生的难。

        然而从一件一件的小事上,我能想到的,是远离手机电视,重新拾起书本,直面婚姻中的矛盾以给糖糖和谐的家庭氛围,不轻言放弃,讲礼貌遵守交通规则,爱卫生爱劳动……原来不是我们教养糖糖,是糖糖给了我们机会去教养自己啊!

        原生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也会在某些方面是我们进步的枷锁。那么究竟该怎么办,让我们的子女能够从中受益,不受或者少受牵累?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要深思的事,它可能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每个细节上倾注努力的事情。细化到每个家庭,又是更琐碎的事情。我的闺蜜@懒妈丁丁,花费三年的时间倾注在儿子身上,在孩子人生的最初三年,一步不离地陪伴,给孩子最大的耐心和爱,也在生活中给周围人展示最大的和善,她的不急不躁,以小火炖土豆的心态做教育,我想是我应该追随和学习的地方。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里面与外面”,联结内部自我与外部世界,野蛮生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生家庭——成长的力量和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