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只是孩子》——诗意的文字,独一无二的爱与陪伴

我不懂摇滚,不了解美国的朋克文化,不关心美国”垮掉一代“,甚至之前鲍勃·迪伦得诺奖时候大热刷屏,我也都没去搜索一下这个人这件事,因而也没能早点知道、认识、关注,这位当时替鲍伯·迪伦出席诺奖典礼的、本书作者,美国摇滚女诗人、画家、艺术家,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

他和她相遇的时候,他们才二十岁,而本书完成时,她六十三岁了,他已经去世二十一年,她是帕蒂·史密斯,他是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他们最后一次在病房见面的时候,他对她说:

”你会写咱俩的故事吗?“

”你想让我写吗?“

”你一定要写,只有你能写。“

这便是本书的由来。也许正如帕蒂当时所想,这是不大容易兑现的誓言,所以这书才这么迟问世。

很喜欢这书名。“只是孩子”是他们初相遇时,走在大街上一对老夫妻中丈夫对他们的评价,我想,这大概也是六十多岁的帕蒂在回顾往事后,给过去的那两个年轻人,最美好的评价和祝福。他们在彼此心中,永远年轻,永远赤诚,也许情绪冲动,也许生活困窘,但他们永远像孩子一样,可以用眼神读懂彼此,他们只是孩子,其余全是大人:

“谁也没有咱们这样的眼光,帕蒂。”他说。无论何时他说起这样的话,都有那么神秘的一瞬,整个世界好像只有我们两个人。

这本回忆录着重描写了帕蒂和罗伯特互有交集的二十二年,他们相遇之前帕蒂小时候到离开家的时光简略带过,而写到罗伯特去世,故事仿佛急刹车一般突然结束了,让人分不清那怅然的感觉是因为故事的突然结束,还是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沉痛心情。

1967年,他们各自逃离家乡,来到纽约,并戏剧化的相遇相爱了。俩人都渴望追求自己心中的艺术,在相遇之初他们就发现,对方能到达自己灵魂的深处。那时的他们于艺术虽然别有天赋又勤奋努力,却依然是初学者,需要抓紧一切机会积累、沉淀。他们于纽约是新客,一日三餐都需要精打细算,买一件画具或一本杂志都要像决定人生大事一般的慎重,帕蒂却把挨饿都写得特别有趣:

我总是吃不饱。我代谢食物很快,不吃饭就出门的话,罗伯特能比我扛得更久。我们要是没钱了,也就不吃饭了。即使有些微微颤抖,罗伯特也还能扛上一阵儿,我却感觉自己就要昏过去了。

他们在成长中更多地理解对方,也在迅速的寻找自己的艺术之路,觉醒着深层次的自我。罗伯特发现了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在痛苦地挣扎探索之后,他还是决定正视自己的性取向。

不久之后,事实将证明他已经跨过了那条界线。他已跟一个男人在一起了,而且不是为了钱。我能够在某种尺度上认可他,我的盔甲仍有脆弱的地方,而罗伯特,我的骑士,尽管他并不想那样,却已经刺穿了它好几处。

他们不再是恋人,却仍旧在一起,相互理解,也更深沉地爱着彼此:

后来,我自己静下来好好想了想,那股劲儿也到这时才涌上来。我心里难受极了,失望于他没把我当成可信赖的人。他说过我无需担心任何事,可最后我还是担心着,然而我也明白他为什么没有告诉我。我想,他不得不去解释自己的欲念,还要去界定自己的性身份,这对他来说肯定很困难。他有对男人的强烈欲望,但我从没感觉被爱得少了,中断我们的肉体关系对他来说也非易事,我懂的。

罗伯特和我依旧坚守着我们的誓言,谁也不会离开对方。我从不曾通过性行为的透镜去看他,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完整无缺,他是我这辈子最完美的艺术家。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成功,身边陪伴着不同的恋人,却从未缺席过彼此的人生。罗伯特为帕蒂拍摄短片、专辑封面,为帕蒂举办诗朗诵会,帕蒂和罗伯特一起举办联合艺术展,展出的画作、艺术作品和摄影作品。

我匆匆脱下夹克搭在肩上,就像弗兰克·辛纳屈。我是反射。他是光影。

“它回来了。”他说。

他拍了几张。

“成了。”

“你怎么知道?”

“我就是知道。”

那天他拍了十二张照片。

才短短几天他就把样片拿来给我。“这张有魔力。”他说。

现在再看时,我眼前的永远不是我,而是我们。

虽然全书中出现的大量艺术届名人里,八成以上我都不知道是谁,但这并不妨碍这本书深深地打动我心。它记录了年轻的帕蒂和罗伯特的“纽漂儿”生活,他们对艺术的追寻和思考,对自我的探索,他们的经历的一切爱情和友情。

在最好的年华里,从稚嫩面庞,到苦中作乐地求索,到各自取得成就,再到罗伯特的离世,走过了数不清的欣喜、焦虑、快乐、苦难,他们之间的爱远远超越了两性关系,甚至比亲情也更多了分灵魂的深度。我想,在他们之间的这种“爱情”里,爱对方就如同爱自己,或是如同爱自己心中的神明一样。

帕蒂也不愧是诗人,她字里行间的诗意,像夜空中的星尘,点缀着她与罗伯特之间这独一无二的爱与陪伴,每一颗都令人感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句读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评:《只是孩子》——诗意的文字,独一无二的爱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