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一号还是男二号.孙权劝学.我读语文.上

上课了,我准时走进教室,放下水杯和书,和同学们的聊天时间开始了。

“今天我们聊一聊孙权劝学,大家回去读了这篇短文,请大家说一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班长冯紫芸举手,我示意她站起来,“老师,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究竟是孙权还是吕蒙?”

冯紫芸是一个戴着眼镜,读书很细心的女生,我看她第一个举手,故意顿一下,“你猜?”

“我猜不出来。”

“why”

“如果孙权是主要人物的话,为什么他在文章中却只出现了一次;如果吕蒙是主要人物的话,为什么全文作者只让吕蒙说了一句话?”

“不错哦!能自觉去课文中找哪一个是男一号,哪个是男二号,值得表扬!”我先表扬她。

“读这篇短文,千万不要忽略了这篇短文是从历史书《资治通鉴》中摘出的一段,不是作者精心构思的一篇小说,就连题目也是编审语文书的人后来加的,所以不能冒然的去确定主要人物是哪一个。”

“”但是我们可以明确文中的男一号是孙权而不是吕蒙。”

“为什么,吕蒙才·是 学习的主体啊?”

“确定谁是男一号,我们是有根据的。”

“首先:文中话说的最长的是孙权;”

“其次,题目是孙权劝学,而不是吕蒙就学。”

“再次,这篇短文是从历史书《资治通鉴》中摘出的一段,《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说明白一点,就是这本历史就是供统治者借鉴的,再明白一点,就是教皇帝怎么做皇帝的。”

“所以,男一号非孙权莫属!”

“我们引申一下,孙权在这段文字里,展示了一个皇帝的胸怀和气度 。他不仅善于任用人才,还善于培养人才的君主。这是多么难得啊!”

“同学们是不是特想让孙权来做你们的老师啊!我学习好,你培养我;我学习不好,你包容我。”

同学们都笑了。

“再引申一下,宋朝文人在他们的诗词里,展示了对孙权的高度赞赏。比如: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辛弃疾  宋代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又如: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宋代)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同样,在这段文字里,也可以看出司马光的良苦用心。

讲述吕蒙(就学)-----赞扬孙权(劝学)-----期待明君(向孙权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男一号还是男二号.孙权劝学.我读语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