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帛书书法

先秦书法从殷商甲骨文时代就确立了以竖画为主导的纵长的篆书体势,但是如何发展过渡到汉代以横画为主导的横宽的隶书体势呢?如此显著的由纵到横的改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显然不是人为的、突然的、强制性的法令规约可以办到的。秦代的“书同文”,只是对文字进行一番文字学意义上的偏旁结构的规范,并没有要求体势上由纵变横。由此看来,这种改变的原因只能是由于长期的、大量的、实用性书写所至了。大量的书写,写在简牍上(确切地说,是写在竹木简策上),就像甲骨的纤维组织一样,更便于纵向线条的契刻,因而甲骨文字的体势以纵长的竖画为主导,并且常常是先刻竖画,再补刻横画。材料和手法决定了文字的体势,也建构了最基本的书写行款。文字被施之于给定的材料和给定的一个空间,就要与这种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就要在这个给定的空间里寻求妥帖的存在,吻合于这个空间,并完全充实于这个空间。两周金文对于甲骨文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线质的圆润纯净与内部结构的秩序化上,而在体势的纵长方面仍沿袭着甲骨文的传统。虽然体势的改变完全可能,但并不是必要的。文字被快速地书写在很窄的竹木简片上,一行直下,如果要获得书写的速度,并要尽可能在一条竹或木简上写出更多的字,那么排叠的横线就会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竹简给定的是一个条带似的空间,是一行,书写者要在一行里快速地写出更多的字。这与其他平面空间不同,在平面的空间里的问题了。从战国简册上越来越多的贯通于整个简片的横画来看,我们就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这种体势改变的必然。这些自左至右贯通于简片的横画,是如此的坚定果断,并且逐渐影响了体势。比如包山编号为228的简中一类有横画的字,如“司、马、之、王、为、命”等,在以往或同时代的金文中常常被处理成纵向舒展的颀长体态,但在简册中已经是横扁的结体了。从最初承续的纵向的篆书体势,逐渐过渡到汉代横向的隶书体势的最后确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这期间,不同地域的每个不同书写者对于每一件作品的处理是不尽相同的,中间也有反复与个别特殊的处理,但这种转变用统计学的眼光去看就成为可以用书写多行的方式达到同样目的。也就是说,二者的区别在于,是一行之

中书写更多的字,还是一篇里写出更多行的字?一行之中要写出更多的字,其字距就要尽可能近,字形便被纵向压缩而成横势;一篇中要写出更多的字,行距就相对近,字形被横向挤紧面成纵势。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牍帛书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