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份的时候,邓超自导自演的电影《银河补习班》,引发了网友们的一阵热议。有说电影感人,值得家长深思的;也有说缺乏逻辑,送上一片谩骂的。而就我个人的观影体验来说,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对《银河补习班》,我愿意给它7分。
整部电影,以航天员马飞的回忆为主线,讲述了他从孩童时的浑噩叛逆到长大后的坚韧有为,这一过程中,父亲马皓文(邓超饰)对自己的改变与影响。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究竟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孩子不爱学习,不自信时,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在与孩子的日常互动中,有哪些我们习以为常,实际却容易伤到孩子的行为?从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这样三点,供大家参考:
一、坚持给孩子正向反馈
影片中,马皓文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和教导主任打赌,只要让马飞从寄宿改成走读,初一学年结束时,马飞一定能从班级倒数,考到年级前十。
这近乎疯狂的赌约,说者淡定自若,听者却五味杂陈。自诩了解儿子的马飞母亲,直接在校门口叨叨了自己的育儿经:
“还年级前十名,你咋不上天呐?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长了那年级前十名的脸了吗?”
对待教导主任的羞辱,马飞可以吊儿郎当。但在面对来自亲生母亲的“不认可”时,马飞却选择了沉默逃离。
如果是不了解自己的外人,话说难听了,也就当是他们放了个屁。可这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母亲啊。这么多年,她都一直是这样的态度。或许,自己是真的很差劲吧……
在潜意识里,他已经默认了母亲给自己的“差生”标签。时间长了,外界的“你就是蠢”,也开始被孩子所接受,并逐步内化成了“我是真的蠢”。
再反观马皓文对待孩子的态度:尊重、信任、鼓励,无一不足。
身为父亲,他一边以实际行动影响着孩子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自我的眼光;一边以真诚而热情的鼓励,建立起了孩子几乎快被遗忘了的“自我认同感”。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不仅能照出父母身上的优缺点,也能映射出教育方式的优或缺。多给孩子一些正向反馈。对孩子而言,变好变优秀,其实也没那么难。
二、重视孩子的成长“特质”
许多父母,其实都和马飞妈妈有过同样的担心:自家孩子总惦记着玩手机、玩电脑,就是不爱看书学习,时间长了,成绩上不去,名校考不取,到时候可咋整?
难道要像影片中的马皓文那样,鼓励孩子找到自我,带着孩子游山玩水,不好好上学?
电影的夸张手法,家长当然不必照搬。在马皓文的教育方式里,我们更该注意值得借鉴的一点——重视孩子的成长特质,也即重视孩子的模仿能力。将自己变成孩子的榜样,让孩子从模仿榜样的过程中,受益更多。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博士,曾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提到:
“孩子对语言以及非语言信息的接收,就像是海绵吸水一般——完全不加选择的全盘接收。他们倾听父母的言谈,观察父母的举止,并且模仿父母的举止。”
只需稍一回忆,我们就不难想起这样的场景:
家长正在与其他人聊天。一旁的孩子都不一定知道家长在说什么,就依偎在家长旁边,像一个小复读机般,重复家长说过的内容。
那些觉得孩子总爱玩电子产品,不爱看书的家长,也不妨再回忆回忆:孩子写作业时,你是否正捧着手机,刷着抖音,回着消息?在平日闲暇之时,你在孩子面前是看书较多,还是对着电脑的时间更长呢?
言传身教,永远是从自身做起。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认真工作”“喜好阅读”的一面时,依照“海绵吸水”的理论,孩子的学习习惯,也自然会跟着变好起来。
三、别让孩子有“被抛弃”感
并不是只有父母离异,孩子才会产生“被抛弃”感。
正如电影中所表现的那般:马飞在初一之前,一直跟着母亲生活。但母亲为了赚钱,为了给马飞更好的物质条件,选择将马飞送进寄宿学校。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自己所给到的陪伴,少之又少。
也许站在家长的角度,这是为了孩子好,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会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为什么不愿意抽出时间多陪陪我呢?赚钱就那么重要吗?在你们心里,赚钱就是比我重要,所以你们才会把时间都拿去赚钱吧?”
同理,当父母明明有空,却选择出门自嗨,或是在家没事儿也不理孩子,纯在自娱自乐时,孩子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久而久之,就会把自己和父母的选择放在一起比较了:
赚钱比我重要,饭局酒局比我重要,外出打牌比我重要,玩游戏比我重要……
最后,任意天平上,自己都会成为那个被高高翘起的,不够分量的一方。小时候的不被关爱,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自己不值得被关注,低自尊的“自我否定”感。
等孩子长大,开始因为性格问题,回溯自己的原生家庭,并对家人留有难以开口的心结时,当父母的,真的还会觉得,当初的“陪伴不够”,是无可更改的迫不得已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回到这部电影本身。在剧情逻辑方面,编剧的确可以继续努力。可如果仅是因为这点,就给这部电影送上差评,个人觉得,如此评价,也实在算不上公允。
反正,不管别人咋说吧ヽ(´•ω•`),我自己还是挺喜欢这部电影的。前留守儿童的一点观影感触,分享于此。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