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假修真

《当和尚遇到钻石》这本书讲了一个传奇的故事,罗奇格西是一位僧人,也是一位佛学博士,在印度的西藏寺院学修有22年,当他经过多年在佛法里浸泡之后,他的师父突然有一年,命他下山,去从事商业的“修持考验”。他满怀疑惑,但仍然遵从师命,最后去美国从事钻石生意,运用佛教《金刚经》的智慧,将一个欠款5万美元的小珠宝公司,打造成营业额过亿的大企业。最后他也将自己如何将佛法运用在商业上的心得写成《当和尚遇到钻石》这本书。

有些人会对罗奇格西这种已出家为僧又入俗做事的做法感到不解,其实最初罗奇格西听到他的师父这么给他安排时,也有所困惑,但这里面蕴含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修行人,当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通达了之后,还需要在对境中去历事炼心。

我们普通人有了信仰,想要去修行,但是又要完成自己的世俗责任,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那怎么去调和这种矛盾呢?我们都知道,所谓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言行,错误的言行又根源于自己心地上贪嗔痴。那么假如心地上的贪嗔痴你不能觉察到,那你是修不了的。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的种种关系中构建自己的存在,因为与人有互动,才有了自己的定位座标。假如没有了参照,在人这个维度,我们就很难自恰。所以隐居修行是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能够一定程度地自恰了,洞明一定的心地了,才去隐世修行的。而假如没有达到那个程度,那还需要在尘世中打基础。在尘世中生存人就必须与人互动,互动的好处,就是当你与别人发生矛盾,言行上就会马上体现,而这时就能提供一个机会,让你自己去察觉自己的心,是什么贪嗔痴促发了你的错误言行,然后自己才能去有针对性地修正。

曾经有一个女性佛友,她成长在一个有缺失的原生家庭,导致她的内心自卑,无法与正常人打交道,于是她一旦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人际关系的障碍,她就总是选择逃避离开。在出现了无数次的逃避之后,她实在好像没地方可去了,她想到了要出家,到一个遥远的佛学院去。我对她说,假如你是要修行求解脱的,那去出家可不是一种逃避,因为无路可走才去出家是不对的。去到佛学院,一样有别的出家人,大家都还没成佛没修圆满,到时你跟道友又发生了无法沟通的问题,都已出家到山里去了,那你还能再跑到哪里去呢?还不如先坚持在一个地方,在人际关系中克服自己内在的弱点,把自己提升上去。

所以我提出的一个观点,就是“借假修真”!什么是“假”,用《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世间上的一切都是假的。但是我们要解脱,要求真,那么我们就在这如梦如幻的假有中,去修“真”。 所以罗奇格西受他师父之命,学完了佛法,融入到商业场中去观心,就是借假修真。而我们其他人的修行,不一定每个人都有罗奇格西那么大的格局去做大生意,但我们可以借助人与人的关系去修。

家庭关系,为什么夫妻会从最初的相爱到后来产生矛盾甚至离异?子女关系,为什么自己最爱的孩子,他会对你叛逆?婆媳关系,为什么两个女人都爱着同一个男人,都想他好,却会产生排异性对立?同事关系,为什么在一个团体里共事,却会不和?........人的关系无穷多,只要你懂得觉察,在不同的关系互动中去观照自己的内心的烦恼,那么才能深挖自己烦恼的根源,然后运用智慧去照破它,提升自己。从现在开始,让我们都来借假修真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借假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