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我与博士论坛

首先,要声明一下,自己是一名在读硕士,昨天收到导师发到群里面去的消息:武大政管院的博士论坛,望我们积极参与。这样,我们便参加了这次博士论坛,见到了武大政管院的刘伟教授和朱海英老师等。

这次论坛持续时间约3个小时,共有6个人分别就自己的研究爱好进行报告,之后老师和大家对此进行点评和交流讨论。虽说是博士论坛,但开始的前2个人都是该导师同们的师弟在为其作报告,由于种种原因,自己未能到场,实令人遗憾。但代为汇报也较为清晰,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和进一步修改建议等,我在次不再多加论述,下面就这次博士论坛自己感兴趣的几点内容,记录在次。

第一,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张国磊,提到的“联镇包村”制度,他列举的个案是桂南地区某市。自己在看到这个提法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这个“联镇包村”制度是谁首先提出的?它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地方性现存的政策制度?还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调研经历自己所总结出来的?还有就是这个制度的人员构成有哪些?组织运作模式是什么?这是自己比较困惑的地方,虽经过作者较为详细地汇报后,自己依然不是很清晰。作者在其中提到了一个“枫桥经验”,一种综治模式,说与之很类似,就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网格化管理,自己要补补课了,原谅我到这还没有弄明白。

第二,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冯华超,提到的农地调整与农地利用率的关系问题。他质疑农地调整真的会降低农地的利用率吗?而不是提高。其实,自己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空白”,自己对农地很感兴趣,但是一致关注度不够,不够精细、不够深入,这一点自己不得不反思一下了。在他的这篇报告里,提及到了许多新的词汇,可以算是第一次听说,例如:农地发包、土地调整(自己一开始理解为“土地流转”,后来作者解释说二者不同;另外一名武汉大学的博士王向阳补充道,在2002-2003年,中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正式颁布实施之前,村委会根据村民土地多少可以进行调整,但之后就慢慢取消了)、土地互换(其实这种情况现在也存在,可能区域差异,说法不一)等等。关于这篇报告,最后朱海英老师在点评的时候,提到了农村劳力的流动这一变量在土地流转(调整)与农地利用率之间所发挥的影响。

第三,浙江大学博士(直博)皇甫鑫,提到(构建)的“不完全权力”(从经济学不完全竞争、不完全契约演变而来)的分析框架,包含不完全主动权力和不完全被动权力两部分,用其来解释责任缺失下的基层自治问题。我觉得,暂且抛开他的这种提法严不严谨,有何理论解释等等,他的这种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好了,再回到他的这篇报告中来,点评中提到了几点:一是他的这种不完全权力的提法同政治学中的政治权力相联系起来是否合适呢?有没有什么理论可以支撑?或者是有没有已经现存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呢?(文献综述需进一步论证)二是朱海英老师提到的基层自治问题,她说,基层有自治吗?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不是可以用基层自治来解释呢?除此之外,在开始汇报前,他说现有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分为三类:解释性的、描述性的、预测型的,这些话想到了之前老师也提及过,但没有说有预测性这一种,心里有个疑问不知道这种预测性的说法准不准确,或者说是其是包含在解释性的之内的,或者是其他。还有就是,作者在他的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种算是新的研究方法:情境分析法,即融合了“制度——结构”分析法(静态)和“过程——事件”分析法(动态),这也算是一种创新吧,老师也提到说,既然这种方法很好,为什么前人不说、不提的?这是不是有什么不足或者局限呢,还是值得进一步总结和提炼。

以上就是自己这次的所思所感。整体来看,这次给自己的学术上的几点感受:一是在概念的使用上,要规范和严谨,考究其使用范围和限制因素,局不能直接照搬照抄照用,这是写文章最忌讳的;二是学术的视野问题,就是现在我们的学术论文往往缺乏传统和外国的经验分析和比较对照,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仅仅是就事论事,缺乏宏达的理论视野,甚至有时是被理论所困。其实也是,回想起自己之前在《政治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上看到的一些知名教授写的文章,在文献梳理方面都包含国内外的研究层面,这是最需要我们改进的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002 我与博士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