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得少了

一天半的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结束了,这一期的主题是“教育写作”,听了朱永新教授、华应龙校长等专家的讲座,对“教育写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华应龙老师的《数学教师写作,怀孕了就不愁生》,一看这题目,就让人忍俊不禁,又迫不及待想听。华老师一如既往地亲切、幽默,笑呵呵。他从“一见钟情地爱、激情燃烧地做,流连忘返地思”三个方面言简意骇地道出了教育写作的真谛。反思一下自己,还真做得不够,难怪进步那么慢。

“一见钟情地爱这里华老师认为,要爱阅读,爱写作,真热爱就会有时间,真热爱就能写得出。阅读是写作的前提。你要写,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这思想从哪里来,从书籍中来,从经典的教育论著中来。华老师一个数学老师,翻遍了各种经典的数学论著,看了许多有用、无用的书,再来观照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正如他说“读他人的书,想自己的问题”“会读书才能教好书”,他还引用了朱永新教授的话:“一流的教师应该是一流的读书人,只有一流的读书人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想想自己,写了两年多的随笔,越写越觉得自己读的书太少了。没有新思想进来,很难观照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深入的思考。积累比较少,每天写来,都是那几个词,什么“深刻了”“推进了”“深化了”自己看都觉得俗,怎么能打动别人。看一些高手的文章,总能有很新鲜的词,用很准确的词表达很细微的感受。而自己却不能。这些都说明,读得书太少了。

难怪上次发出一篇文章,有领导一针见血地说,“书读得少了。”确实,现在每天要挤出时间来写,而读得时间明显就少了。所以,只有如朱永新教授那样,过格式化的日子,每天五点多起来阅读、写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得多,写得多。

看看自己看的书,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读得还真不够多。这两年,因为新网师,读通用的教育论著、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多了一些,但针对语文学科的书又读得少了。所以,语文课堂总是感觉没有突破,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总之,要想进步、要想蜕变,还得读,读,再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得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