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亨福
《鬓边不是海棠红》(以下简称《鬓边》)已然迎来了大结局,从播出时的众人等着看笑话到如今赢得高口碑和高点击,又通过该剧带火了尹正和让黄晓明成功“去油”,《鬓边》的成功可以说,再一次延续了《延禧攻略》的大火。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鬓边》虽然没有于正的编剧和作为制片人的直接参与,只是找团队找演员,但是,从该剧开拍之际就一直拿于正官宣,显然也是看中了于正的知名度和善于“搅浑水”的能力。
果不其然,一部三流剧本二流演技一流炒作的《鬓边》开播即登上热搜,成为热议话题,成为了继《延禧攻略》之后的于正影响下的新爆款。
究其原因,当然不得不说的依然是故事。
《鬓边》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北平一名叫商细蕊的梨园新魁凭借过硬的本领在这一行声名鹊起的故事。
围绕国人熟知的国粹京剧做文章,自然无需过多的为剧本背景做过多解释,而在主角的人设上,双男主的人设和似有似无的“耽美”情节,一个是为了让自己在北平站稳脚跟,兑现自己当初要将戏曲发扬光大的承诺,不屈不挠,一门心思扎进艺术的海洋中的商细蕊(尹正 饰),一个是被京剧和扮演者打动,在北平重建水云楼,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京戏人才的新派富商程凤台(黄晓明 饰)。
故事从两位男主的家庭展开,在1937年日军占领北平的风云际会中,又上演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国仁人志士投身革命保家卫国的剧情渲染,家仇国恨、亲情友情、爱情背叛、艺术传承与如何保护,每一个剧情都能够独立撑起一部剧集的主旨。
这一点在一部未能上星播出的网剧中实属难得。因为它很好地抓住了网友的痛点和兴奋点。
网友“一池椰子树”评论:
个人觉得没有评论里说的那么不堪,小明的控油演技我可以get到,有匪气也有飒气,尹正的人设也特别有意思,上妆是四平八稳的端庄角儿,脱掉戏服就是劲儿劲儿的北平青年,故事节奏也刚刚好,还是抱有期待的(看完全集再次来评论:这是一部即使“带着镣铐跳舞”也趋近完美的耽改剧,也是一部从头到尾都发挥稳定、越看越有味道的剧,个人2020最佳剧集预定)。
网友“有用桐荫”留言:
于妈除了找团队找演员真的啥也没掺和,这戏真不错。服化和戏曲指导也及格。戏院里稍微做了功课。戏曲民国题材在现在真是难得,只要于妈不抽风,7分还是有的。
在豆瓣上有86000余人参与了打分,并最终打出了7.8分。这样的分数算得上高分了。
今天,我不讨论剧情,只是围绕“为什么三流剧本二流演技一流炒作”,《鬓边》会成为继《延禧攻略》之后的又一部爆款?
对于于正对于该剧的贡献有多大?参与度有多高?其实从最初宣传溜粉就可以看出,于正几乎参与了整部剧的制作。
首先,坊间流传的于正三顾茅庐邀请黄晓明,最终被其诚意和作品打动的故事,自然不必深究。但从黄晓明近年的持续走低和风评越来越差就可以看出,黄晓明想要一部真正意义上凭借演技说话的电视剧,而且是一部爆款电视剧。于正参与的电视剧又是离不开对于剧中演员的炒作,所以,一拍即合。
其次,耽美市场的热闹由《陈情令》引爆,火了肖战和王一博。随后,类似的电视剧包括网剧就应运而生,比如《成化十四年》、《皓衣行》,再到被喻为黄晓明尹正“明媒正娶中年CP”的《鬓边不是海棠红》。
信息化时代的资讯爆炸,很容易引爆一个新的卖点或者后续追相同的卖点再度走红,更何况还有蹭热度小能手于正,哪怕没有热点也可以含沙射影地创造热点,从而通过蹭名人、蹭经典影视剧、开扒明星不为人知的秘密故事、翻出一手捧红的明星的陈年爱情往事以及利用如今麾下明星的故事内涵某某某,甚至可以为了宣传炒作与自己有关的电视剧而不惜抄袭,反正无论用什么手段,只要是能捧红自己推出的电视剧和相关明星,那么,他的那些不为人知还是众人皆知的目的就都达到了。
商界有句名言“不管白猫黑猫,只要逮到老鼠都是好猫。”而编剧出身的于正早已是妥妥的如假包换的商人。
做生意嘛,不怕被骂被翻旧账,甚至爆黑料,就怕折腾一番播出的电视剧没有人关注。所以于正深谙影视剧操作之道“明目张胆毫无底线的炒作”远胜“悄无声息地扑街”,而界定两者的界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脸皮要厚、心要够狠、时间要掌握的刚刚好。
所以,从他最初编剧指导的《宫》开始,直到这两年再度火爆并赢得口碑的《延禧攻略》,仔细梳理一下,都延续了以上的惯用伎俩。哪怕是不惜和言情剧鼻祖琼瑶奶奶撕逼败诉赔钱,也要顺带让自己投拍、编剧、导演或者参与的电视剧在火和大火之间游移。
而且鸡贼的于正还特别善于一招鲜吃遍天的手段,《宫》三部曲只是换一个女主角但是同样演绎着换汤不换药的故事,之后又是火了《延禧攻略》,立刻推出只是将清朝换到战国如法炮制的《皓镧传》,几乎同样的演员阵容、莫兰迪服化道和白月光逆袭人设,但是,最终却全面扑的一点水花都没有。
有网友评价:于妈刚拉回来了点好感值这下又败光了。
而对比《延禧攻略》和《皓镧传》最大的区别和后者的扑街致命点就在于,同样是大女主逆袭,前者的令妃并不是毒妇,甚至在历史上可以说是娴妃,况且剧中还有白月光的富察皇后的衬托和滤镜加持,后者却偏偏要将历史上名声败坏的淫妇强行洗白,于正能编,观众却并不傻,自然不会买账。
有网友评论,《延禧攻略》的成功不是偶然,回头看看这几年于正的作品,不难发现他对古装的喜好,作为古装清宫戏领军人物,于正自知剧集的命门在于历史细节,所以在《延禧攻略》上,一开始就打好了“还原正史”口号,不仅摒弃了以往花团锦簇、色彩纷繁的“阿宝风”,还专门斥巨资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对乾隆年间的服饰、古玩、房屋等进行了一一还原。
舆论围绕《延禧攻略》“良心还原历史”、“唇妆”、“于正翻身”等话题持续发酵,开启了霸屏之路,但不得不说,能够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引发历史学习热潮,是一部古装剧最大的成功。
再到《鬓边不是海棠红》,顶着《陈情令》“耽美巅峰”的余波影响力,又是黄教主去除油腻之作(而且也的确做到了),视张国荣为偶像的尹正男扮女装推出“CP”,受到关注自然是预料之中。
而且开播后,超出预期的服化道和演员的表演,让该剧开播就话题热搜不断。
再次,与爆款剧《延禧攻略》一样,前期微博超话的“碰瓷”各路大神和经典,以及大量KOL的话题发酵让这部剧从各方各面进入了大众生活,尤其是黄晓明自带流量,想要从油腻大叔回归演技派的决心的讨论一度成为黄晓明是否能打赢翻身仗的决胜之剧。
这都成为爆款不可缺少的因素。而每一部爆款剧背后最功不可没的就是大量自来水的推广安利,才能有今天“全民追剧”的现象,《鬓边不是海棠红》也是在循序渐进中有效地迎合了观众这份心态。
于正的剧,摸清受众心理只是其一,更多的还是从网络、生活多面出击,完成各式各样的跨界合作。
加之深得人心的故事剧情与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宣传营销相互配合,才使得《鬓边不是海棠红》有了长久不衰的热度。
最后,人人都痛恨于正,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人又都羡慕嫉妒于正。只算是旁听生而非正规科班编剧出身的于正能够走到今天,将自己打造成一张王牌,并非仅仅只是靠炒作和抄袭,要不然,国内影视戏剧学院那么多正规编剧,有些是走到了台前成为一流编剧,但是依然有很多编剧只是默默无闻甚至改行谋生,偏偏非科班的于正成为了国内电视剧的头部编剧和制片人呢!
参照于正从2003开始担任电视剧《带我飞,带我走》至今,平均每年都会有1到2部担任编剧、监制或制片人的电视剧播出,如此努力的程度已经超越了80%的普通人乃至同行。
你甚至可以说他担任编剧、监制或制片人的电视剧有很多也是烂剧,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些烂剧却有80%依然是当年的爆款或者成为热议的电视剧。相比如今越来越多的无脑恋爱剧要好上不止三个段位,就算是和那些口碑不错的电视剧相比,于正的努力加上对于影视剧市场和营销攻略的精准把握与运用,也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对于于正来说,为什么同样的话,换个人说,而且说得更温和,就变成槽点了呢?因为一个是基于实打实的作品,一个是不知所起的口号,空洞无力。
所以,基于诸多热播电视剧傍身的于正每说一句话,都会引发新一轮的蝴蝶效应,炒作归炒作,却是真正基于实打实作品的,比那些无作品只会空洞炒作的明星和团队要硬核的多。
影视剧赚钱是王道,只有赚钱了才能有资本投拍下一部电视剧,而只有播出才能有望成为爆款,否则何来持续发展和推出精品。
不只要看到于正的努力和成绩,更应该摒弃“红灯效应”——人们不会在意一个人如何通过努力克服种种困难而成功,只会恶意揣测成功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哪有网友随随便便一句“还不是因为他运气好!”
呵呵,真的有那么多好运等着你吗?好运气背后都是努力之后实力的付出。
《鬓边不是海棠红》的成功,不是偶然,却是一种可供借鉴的成功范本。
再次讨论为什么三流剧本二流演技一流炒作的《鬓边不是海棠红》会成为下一个爆款,或许不具有现实意义,然而,当一部剧带来的讨论越来越多的时候,其实是在推动影视剧市场不断朝着正向前行的,才能拍出越来越多的精品。
【羿云天,郑州市作协会员,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自闭症疗育师,自媒体主编。原名徐亨福,生于兰州,现居郑州。专注婚姻家庭、时事热点、影视评论原创作者。不随波逐流,有料有态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