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客体使用,在温尼科特这里,是婴儿对妈妈的需求。

孝道,表面上,像是孩子的一种自我安慰——父母一切都是为了我好,更深层的地方,也像是客体使用这一愿望的逆转,我们不能在自己父母身上实现这一点,就转而在孩子身上追求这种感觉——我可以对你做一切,而你不会反击,更不会抛弃我。的确,孩子除了自杀、离家出走等少数办法外,是没法抛弃父母的,而因个人力量与资源所限,加社会道德教导我们他们也难以反击父母。

由此可以说,孝道,是对人性的逆转。

但这种逆转是极具破坏力的。毕竟,客体使用这一点,最好是婴儿对妈妈,因婴儿的需求容易满足,而婴儿的“无情”,因其力量太小,杀伤力也有限,他们会给大人情绪上的强烈冲击,但不会给大人造成实质的攻击和伤害,大人容易承受。

然而,一个成年人的“无情的客体使用”,就会变得太有杀伤力。


我们家的大家庭是个传统的中国式家庭。

所谓“传统”意味着“养儿防老”,意味着养孩子就得有用处。

所以当我大学将毕业的时候,也就是父母投资将得到回报之际。乌鸦反哺的故事,必须就立马上演。

可是我大学的专业也并非是当时热门的好就业专业,而我想要坚持找到本专业的相关工作,在我从小生长的那个小城市里,那真的是想peach。于是就在所谓梦想和现实的巨大差异中,我一毕业就失业,甚至失业了好几个月。

我可以找到对口工作,但是我必须要离开生活的城市。可是父母却不准。

我也可以去找不对口的工作,留在这个从小生活的城市,去做自己完全没有接触的领域的事情,或者听从父母的话,随便去找一个卖衣服的店先上着班,边上班边考公。可是不管是卖衣服,还是考公,我都不想。

于是就在这么个僵局下,我每天生活在父母觉得给我花那么多钱读大学结果还不如没文化的孩子有用的谩骂下,有面试的时候就去,没面试的时候甚至房门都不想出,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因为不想听那些话,说什么“你那么没有用,变什么人”之类的话。

甚至事情到了,他们请外援,让我尊敬的几个阿姨打电话联系我,让她们劝劝我。

可是劝什么呢?她们说,父母也是为了我好。她们说,不要跟父母犟。她们说,父母也很关心我,怕我在家里自杀了。

她们口中所说的“好”,我在谩骂中没有感受到。甚至在七年过后的现在,我依然体会不到。倒是多了几年远离父母的社会生活后,才明白他们那时候的谩骂,底层情绪是对自己投资没能得到回报的焦虑。

我能理解,不代表我愿意接受。

室友在毕业之后就回了广西老家。她家是农村的。

在听闻我的那段时间的经历,她告诉我,回家之后,她躺平了几个月,也没有找工作,毕竟我们这个专业也不是特别好找工作,索性就懒懒散散地看,踏踏实实地躺平。躺了几个月后的有一天,她爸爸告诉她,我们家不是养不起你,但希望你能够有自己的一份事情做。

我很羡慕她。当然不只是羡慕她可以安生躺平,是羡慕她有能够好好说话的父母。虽然家是农村的,但是父母却并没有把她当作投资回报的对象,父母疼她,哥哥宠她,任由她选择自己的方向。

而之所以说我们家的大家庭是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是因为今年我的表妹也大学毕业了。虽然学医,但是回家后也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前段时间我问及她的近况,我妈说,回来还找不到工作,天天被我姨妈骂。

都一样,在这个家里,哪个孩子都逃不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