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化思维

今天的工作,让我再一次回忆起在阅读《运营之光》一书中提到的流程化思维。

接到一个新项目时,如果是对项目有经验的人,会不自觉地应用流程化思维,把要做的事按流程在大脑中过一遍,针对新项目,在大脑中先做好预想: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如果要做好第二步,需要具备哪些前提条件,哪些工作是具有前后顺序关系,哪些工作是或以并行的。将工作的流程梳理清晰后,再按照清晰的流程开展工作。

流程化思维是对新项目的宏观的评估。具体到每一个步骤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则进入到对项目的微观把控。

以我新接到的项目为例,给客户开发电子课件。在跟客户沟通完需求后,基本梳理出整个项目需要完成的工作大概有:

第一步:课件的框架功能要进行优化升级,满足客户的项目课件需求。

第二步:素材处理:包括音频文件处理、PPT的设计排版

第三步:将处理过后文件和PPT,集成到课件包。

第四步:提交客户审核课件内容,上传平台测试课件功能。

因为对这类课件的开发已有成熟的经验,因此拿到需求,几乎就能马上梳理课件开发的流程,及各环节的前后顺序关系。

第一步和第二步,可以同步进行。在课件框架升级后,再进行第三步工作,然后才能开始第四步工作。

回顾《运营之光》中提到的流程化思维,其实,不仅适用于产品和服务运营,也适合于日常的工作处理。

但是在面临接受以往未曾实施过的项目时,在对工作流程的梳理时,通过信息的搜集、资料查找、案例咨询等方式,能梳理出工作开展的流程,但流程可能不完整,而最大的硬伤更在于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在操作实施时,会有什么问题发生,需要注意哪些重点。这些细节,如果没有亲身亲历过或亲自操办过,难免会掉到坑里。但这又是在没有人指导或引领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的情况。

这或许就是在失败中成长、在挫折中成长吧。

经验,或许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积累下来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程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