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都是后娘养的 ?

          “让农村的老师招进来,留得住,教的好”,“促进农村城市一体化均衡发展”,近两年来政府、教育部门经常这样宣传,实际上的做法却直接歧视了农村教师,农村教育。

        每年的八、九月县教育局总是把新招入编的年轻老师或省统招的特岗教师充实到农村学校,补充师资缺口,县城的师资缺口则招聘乡村有经验的中青年优秀教师,这些骨干力量被招走,简直是抽取本来师资就薄弱的农村学校的血液!

        乡镇教师都是后娘养的么?乡镇学校是城区老师的培养基地么?没见城区的优秀教师到乡镇师资薄弱学校支教,每年到有城区学校缺老师,从乡镇学校选调的不争事实,这就是zf对乡村教育的支持么?乡村学校相比于城镇学校来说,其教学条件更加艰苦,生活环境也比较恶劣,老师待遇更是相差甚远。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乡村教师队伍一直处于引不进人才、留不住良师的尴尬境地,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更是远远落后于城镇学校。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个难题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真正头疼并急于解决了么?

      今年四月间有则消息说:安徽省太和某中学班主任因学生在上课期间与同桌推搡,就打了这名学生。家长看到这名学生身上的伤痕后,将其送医。针对此事,太和县教育局迅速回应,给予班主任降低两个岗位等级处分,并调离太和中学到农村高中太和五中工作;同时对分管高一年级的副校长进行诫勉谈话,对校长进行谈话提醒。

      把农村学校的师资上的精彩花卉剪切到城市学校,把城市学校有问题犯错误的老师调离到学校,事实上也是对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学生的一种歧视,对相关群体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教育者的这种筛选乡村优秀教师,“惩罚”城市问题老师心态,自然也不利于城乡教育差距和校际差距的缩小。有网友犀利地指出,这是“官方认证的教育歧视”。

      农村老师的体面教育的尊严和出路在哪里?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在哪里?

      不可否认,国家对乡村教师的生活补贴、职称倾斜、周转房政策、对稳定乡村一线教师队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乡村孩子对良好教育环境、优秀师资的需求,顶层设计乡村教师的教育魅力点,教育主管人员、部门不应该及时考虑么?

        新招进的老师是农村学校未来的托起力量,现有的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支撑者,为什么不适度地采用城乡互相交流的方式向薄弱的乡村学校输血换骨呢?

      真正为乡村孩子发展考虑,振兴农村教育的措施不遗不漏的落实还要多久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村学校都是后娘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