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俗||童年游戏

跳皮筋

前几天发了一篇文《儿时趣儿事之一:那些不安全的游戏》,对不安全指数相对较高的三种游戏打尜、射川(穿)、杀高粱马进行了介绍。

今天,把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孩子们玩的游戏再做一下梳理,一是望能引起同龄读者的共鸣,勾起一些美好的回忆;二是让新世纪新青年领略一下父辈们儿时物资的匮乏和生活的艰苦,从而了解父辈苦中作乐的乐观主义精神。已经讲述过的打尜、射川(串)、骑高粱马三种游戏不再列入今天的文中,以免有旧文重发之嫌疑,有兴趣的文友可以访问拙作《儿时趣事儿之一:那些不安全的游戏》。

今天所讲述的十几种游戏,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北农村孩子常玩的,因地域原因游戏的叫法、玩法可能会略有差别,但基本上大同小异。

1.打鸟儿

那时候鸟很多,尤其是“老家贼”(学名麻雀,现在是保护动物)。在那个一年很少能沾到肉星儿的年代,打鸟既可以让孩子们打打牙祭,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狩猎活动加娱乐游戏。

打鸟儿主要工具是鸟夹子。鸟夹子都是孩子们自己用铁丝制作的。制作步骤大致有六步:

(1)准备两根铁丝,一个30厘米左右葳成封闭的半圆,在半圆直径处葳出一个长5厘米左右呈等腰三角形状的手柄。这个半环权且称作上半夹;

(2)另用一根约20厘米长的铁丝弯成和上个半圆弧度一样的不封闭半圆,确保两个半圆圆弧部分保持贴合,这部分称作下半夹;

(3)将弧形的半圆铁丝(也就是上半夹)两头葳弯儿卡在封闭半圆(上半夹)直径边的铁丝上,既要保证上下半环能轻便开合,又要在闭合时确保严丝合缝。

(4)用钢丝在下半夹直径边上缠绕,两个半径中间的手柄处钢丝跨过,在两个半径铁丝上形成两段儿有弹力的弹簧,弹簧缠到圆弧边后,留四五厘米,搭在上半夹弧形半圆上,顶端做钩勾紧;

(5)在下半夹手柄底端中间系上一段麻绳,麻绳拴5厘米左右筷子粗细一节竹子,尖部削成扁平状;

(6)取1厘米长5毫米粗圆型竹棍儿一段,中间垂直一刀切到竹子芯位置,打斜一刀和直刀在竹芯位置衔接,从竹芯穿过细绳,竹节顶端打结防止脱落,细绳另一端系在下半夹手柄处作为弹簧的那段两三厘米未缠绕的钢丝上。

这样夹子就做成了,可以去水坑边、树林带边打鸟了。

先支起夹子。找一个虫子拴在鸟夹那个小竹卡棍儿上做诱饵,然后把夹子掰开,长支棍儿绳和支棍儿衔接的地方正好搭在上半夹弧形中部,支棍前端的扁平处卡在装有虫子的短竹卡棍儿缺口上。

然后下夹子。把鸟夹子放在地上,小心翼翼的用土轻轻地扬在支好的夹子上,上半夹和下半夹上都要盖上土,只露出一个虫子在土上蠕动。

伪装完成后,人要躲得远远的,省得鸟不敢前来觅食。当鸟儿看到虫子时,四周环顾确认安全啄食儿时,触动机关,夹子直接夹在头部或者脖子处,孩子们就跑过去收获胜利果实了。

上面的玩法是夏季打鸟。冬季捕鸟的方法一种是掏鸟窝,这种玩法我在《手足情深—童年的回忆(一)》中介绍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蓝色字体去访问,另一种是像鲁迅笔下的闰土那样用筛子扣,这里我就不介绍了。

鸟夹子

2.抓蛤蟆

六七十年代夏季村里的小河沟清澈见底,有水的地方就有青蛙,青蛙是课本上的名字,孩子们管青蛙叫蛤蟆。每天还没放学,小伙伴们就开始邀约:走啊,一会儿放学抓蛤蟆去!

抓蛤蟆不能用手抓,蛤蟆后腿较长,一蹦能跳出很远,跃到水里就没影,那样是很难抓到的。有经验的大孩子抓蛤蟆一般用铁钎子扎。

做铁钎子时,先找一根自行车车辐条,用铁钳子铰去车辐条顶端拐着弯儿的小榔头,再用铁挫把车辐条的一头挫成尖尖的。然后选一根细长木棍,把做好的铁钎子从木棍的芯儿钉进去,一根长钎子就做好了。

小伙伴们蹑手蹑脚来到溪水边,由有经验的孩子扎蛤蟆,没有经验的拿着丝袋子等着装蛤蟆。只见负责串蛤蟆的孩子高高举起铁钎子,对准溪水里自由自在蹬着腿进行“蛙泳”的蛤蟆,猛然刺下去,唰的一下抽出水面,一个蛤蟆被铁钎子穿透带了出来。负责装蛤蟆的孩子左手把着木棍,右手把铁钎子上的蛤蟆撸下来,投到尼龙袋里。就这样,一会儿就扎到一丝袋蛤蟆。

回到家后,孩子们把蛤蟆剥了皮,留下“光不出溜”的蛤蟆身子蛤蟆腿,撒上点咸盐,用纸包好放到灶坑里烧,一会儿就吃饭香喷喷的蛤蟆腿儿了。

3.老鹰抓小鸡

老鹰抓小鸡不是东北独有的儿童游戏,在玩法上与其他地域没有特别之处。

玩的时候分成两伙。有一个人当老鹰,一个人当母鸡(东北的孩子管母鸡叫老抱子),一群孩子当小鸡崽儿。小鸡崽儿们要一个接一个抓住前面小鸡衣服的后大襟儿,最前面的小鸡崽儿抓住老抱子的后大襟儿。

老鹰面对一群小鸡崽儿,任务就是把小鸡从母鸡的身后抓出来。老抱子要张开翅膀保护小鸡不被老鹰抓走。

于是,老鹰左晃一下,右晃一下;老母鸡张开双手左挡一下,右挡一下;小鸡崽儿们在母鸡身后右躲一下,左躲一下。老鹰迅速跑动,老抱子就张着膀子指挥小鸡崽儿向老鹰跑动的相反方向躲避。

老鹰突然来个急刹车,那群小鸡崽最后面的小鸡没来得及刹车,在惯性作用下还在跑动,老鹰一下子抓到了一只小鸡。

一轮游戏结束,被抓到的小鸡当老鹰,之前做老鹰的孩子跑到鸡群里做小鸡崽,又开始新一轮游戏。

4.打沙包

打沙包又称打口袋。平时真正用沙包的时候少,多数时候是用旧布料裁剪成边长六七厘米大小6块,缝制成一个类似正方体的布口袋,留一个小口用来往里面装高粱或者玉米,装满后缝合。

口袋的玩法很多,打口袋是孩子们最经常玩的。玩的时候两个人距离十多米开外面对站立,其他参与游戏的小伙伴站在两个人中间,面对要投掷口袋的人。投掷的两个人用口袋在这群人中间或者头上或者脚下来回扔。目的是用口袋打到某一个人身体而不被对方用手接到。在中间的人要左右来回跑动、跳跃尽量不被口袋打到或者尽可能用手把飞来的口袋接住。如果中间的人把口袋接住了,就把口袋丢得远远的,在投掷口袋的人去捡口袋的空档儿喘口气休息一下。如果某个人被口袋打到了身体任何一个部位,那么就得当投掷手,换下其中一个打口袋的人。

口袋还可以用来跳格子。用砖头在地面画上格子,里面写上数字,孩子们按分组轮流跳。跳的时候站在横线处,将口袋用两脚前端夹住,然后两脚并拢跳起来,腾空后双脚分开,用两脚前端把口袋甩向格子,落到哪个数字上就前行几步,以最快到达终点者为胜。

5.丢手绢

丢手绢也是常见的游戏。玩的时候小朋友们面对面围成一圈儿,由一个小朋友拿着一条手绢在围成圈的那些小朋友身后跑动,一边跑一边唱着:“丢,丢,丢手绢,轻轻地丢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如果丢手绢的小朋友把手绢放到某个小朋友的身后而没有被发现,转一圈再摸到这个小朋友的时候,被丢了手绢且被抓到的小朋友就输了,需要站在圈里表演节目。

如果蹲着的小朋友发现手绢丢到自己身后,要马上捡起手绢追赶丢手绢的孩子,能在那个孩子跑到自己的空位置前摸到的话,仍然由原来丢手绢的孩子继续丢。

冬天的时候,由于风大手绢比较轻容易刮跑,孩子们就用口袋当手绢,玩法和丢手绢一样。

6.跳皮筋

跳皮筋是跳绳的一种,不同的是跳皮筋用的绳子略有弹性。早些年没有专门用来跳皮筋的绳子,就用普通的绳子或者有弹性的松紧带做皮筋。大约八十年代以后市场上开始有专门用来跳绳的橡皮筋卖,五颜六色非常细,弹性好、耐用,弄断了的话随便打个扣就可以接着用。

跳皮筋的时候,两个孩子站进皮筋里,用腿或者身体绷紧橡皮筋,跳皮筋的孩子或一个或两三个一起,把双脚同时站在一根皮筋上,或者左脚脚踝搭在橡皮筋上,由一个孩子喊口号,“一、二”,然后几个孩子一起边唱边跳:“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零一……”

孩子们节奏整齐划一,双脚勾着皮筋上下翻飞,身体左右旋转。如果不出现失误,就升级,两个扯皮筋的孩子把皮筋向高处移动一节,一般从脚脖、小腿窝、大腿中部、胯部、腰部、胸部可分为六级,如果是个子小一点的孩子抻皮筋,最高处可以挂在脖子上。

那时候跳皮筋的歌谣有很多,因为男生基本上不跳皮筋,有很多跳皮筋时唱的歌谣已经记不住了。

欻嘎啦哈

7.欻嘎啦哈

嘎啦哈是动物腿上的一个关节,牛、马的关节较大,一般不适合玩,最好的嘎啦哈是羊嘎啦哈,稍次一点儿的是猪嘎啦哈。那时候要是有十几个用彩纸染上颜色的羊嘎啦哈,那绝对够小朋友们羡慕一阵子。

嘎啦哈有四个面,分别是针儿、轮儿、背儿、闷儿。

欻嘎啦哈的时候需要用到上面说的丢沙包游戏里用到的布口袋。把口袋拿在左手,右手抓起四个嘎啦哈,手一翻,把嘎啦哈撒在炕席上,然后右手接过口袋,边把口袋向上抛起,边判断先扳哪个嘎啦哈,要按照“背儿、闷儿、轮儿、针儿”的顺序扳一遍,即拋起口袋的过程中,要把四个嘎啦哈先扳成都是“背儿”,在口袋降落的过程中要完成扳的动作,然后一把抓起四个嘎啦哈,再把口袋接住。完成整套动作后,继续撒出嘎啦哈,拋出口袋,把四个嘎啦哈全部扳成“闷儿”,再一把抓起来接住口袋。如果有一个嘎啦哈没有扳到和其他的同一面,或者在接口袋的过程中没有把四个嘎啦哈全部抓起来,或者抓起了嘎啦哈却没接到口袋,这一轮都算输,由下一个人接着欻嘎啦哈。

坐冰爬犁

8.打呲溜滑

打呲溜滑又叫打出溜滑,也就是溜冰,是一种冰雪运动,所以是北方冬季特有的儿童游戏。

有一首儿歌专门描写打出溜滑这种游戏活动:

小姑娘蛋儿,

上井沿儿,

打出溜滑,

摔屁股蛋儿。

可见那时候小闺女、小小子都爱玩这种游戏。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玩这种游戏怎么要去井沿儿呢?多危险啊!一般来说,只要北方进入冬季,冰到处都有的,小河、水泡子都是儿童的天堂。玩的时候,有小河和泡子的,孩子们把冰面上的积雪清理出一条长长的跑道,然后排成长龙,接二连三的从老远处向跑道冲过去,刚要搭上冰面的边时,用力在冰雪连接处的雪壳上一蹬,然后双脚打横,侧着身子在冰面上滑出去。下一个人紧接着滑,如果跟得太近,冲撞到前一个人,两个人或者前面更多的人就会在冰面上滑倒,发生儿歌里描述的“摔屁股蛋儿”的情形。没有河和泡子的村屯,孩子们如果等不急下雪,就自己浇水结冰冻跑道。那时农村一个屯子会有两三口水井,冬天村民挑水的时候,水桶里晃出来的水,会在水井附近的道路上形成几条冰道,正好成了孩子们天然的溜冰场,这就是去井沿打出溜滑的缘故了。

除了不用任何辅助工具的打出溜滑,还有一种借助专业工具的滑冰,那就是滑爬溜,也叫玩雪橇。

爬溜,是用木头钉的类似农具爬犁一样的工具。最简单就是两根方木条,上面钉一层木板。有时为了减少摩擦在冰上更顺滑,会在爬溜的两根方木上分别钉上一根铁丝或是细钢筋。再用两根一米长左右的圆木棍,一端钉进去一根钉子,做成钎子。玩的时候双腿盘坐在爬溜上,双手拿着钎子同时向冰上扎下去,借着钎子在冰面形成坑搭住冰面,双膀用力支出去,爬溜向前滑行,再扎下钎子,支出去,双手来回倒,连续扎下去,支出去,爬溜滑行速度越来越快,就可以把双手停下来滑行一段时间。

9.踢毽子

那时候的毽子和现在生活中常见的鸡毛毽子、大鹅翎毽子不一样,那时是用马鬃和大钱儿做的。

生产队的马每年有固定的剪毛时间,如果和赶车的老板子没有点亲戚,一般人家很难给孩子弄到马鬃,所以毽子也不是很容易能做成的。

有了马鬃后,把两个圆形方孔钱对好孔上下叠放一起,把一绺马鬃理顺,尽可能多的穿进铜钱的方孔,然后在竹扫帚上折下一小段竹棍,插在铜钱孔的马鬃中,用锤子砸进去,直到两面看竹棍儿都砸平了,毽子就做好了。

玩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比谁踢得远。手拿毽子拋起来,毽子在空中时看准了起脚踢出去,踢的远者获胜;二是比谁踢得多,用腿或者脚把毽子连续踢起来,一边踢一边数着“一,一对一,二,二对一,三,三对一……”一次踢得最多的获胜;三是几个人围着踢,比合作保持毽子不落地。

10.抽冰猴儿

冰猴因其用鞭子抽也叫鞭猴,就是所谓的陀螺,那时都是用木头手工削成的。

找一根粗细合适的木头,木质越细腻越好,削的时候不掉木渣,容易成型。冰猴儿下面削成圆型略带尖,在尖的部位砸进去一粒钢珠。距离顶部半厘米的位置削一圈槽,用来缠鞭绳。

玩的时候,用一根小木棍拴一段绳子当作鞭子。用鞭子绳在冰猴儿上部的槽内缠绕几圈,然后在冰上甩出去,冰猴儿接触冰以后旋转起来,再用小鞭子不断抽打冰猴儿,保证它在冰上的旋转速度。

抽冰猴儿比赛主要是比谁的冰猴大,谁的冰猴儿制作精美,谁的冰猴儿在冰上旋转的时间长。

今天梳理的这十种早些年在东北农村广泛流行的游戏,现在除了丢手绢、打沙包还偶尔有孩子玩外,有很多已经销声匿迹了,有很多现在的孩子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更别说玩了。不过踢毽子、抽陀螺这两个项目不但保留下来,还成为群众日常健身项目,不分春夏秋冬都可以玩,真是老少皆宜,强身健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北民俗||童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