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公园札记之三——驿站里的风景

这算是我的一个驿站吧,前两期中的照片一为俯瞰,一为内景,现在给个正面的真容。

驿站里的风景

1931年,北京诗人徐志摩搭乘的飞机失事,上海人口已超过300万,成为仅次于伦敦、纽约、巴黎、柏林的世界第五大城市,鲁迅创办了木刻讲习会,“左联五烈士”在龙华遇难,中华苏维埃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汪精卫在广州成立了国民政府,而当时的绥远建设厅却想着塞外苦寒之地,偏远小城归化、绥远两城之市民,在闲暇之余尚缺少一游娱调和身心之所,于是决定建一个公园,以满足两城官民休闲的需要。而且竟然三个月就建成完工了,时称为龙泉公园。

其时塞外青城只有两个城区,绥远是新城,归化称为旧城。新旧城结合的中间地带,就是现在青城公园所在地,当时属于荒郊野外,可以看到古庙,许多农田和乱坟滩。塞外当时也很重视农业,这里设有先农坛庙,仿照封建帝王,设坛由当政者亲祭,祭祀完后,还要亲自扶犁耕田,用这种富于象征意义的活动,以示重农务耕,心怀稼穑。

当时的卧龙冈、青龙潭、老龙背等地,泉水涌流,植被茂盛,地势高低错落,充满了自然的生趣。这些带有龙字的地名似乎都没有给这块土地带来过好运,听老辈人说起过,日寇占领归绥后,这里变为屠场,国共内战时,这里还曾经设过刑场,都曾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青城公园一角,现在一派祥和

1989年初夏,爷爷带我来呼和浩特,那是我第一次进入一个陌生的城市。记得在青城公园门口有过停留,别的没有印象了,唯有一颗茶叶蛋的香味飘入心中。现在的青城公园,在呼和浩特算得上是一个景色秀丽、消夏宜人之地了。小白龙已经化作两尊汉白玉雕像,在公园南门仰头眺望,依稀可以想象当年的传说。东门进来后矗立一尊龙首鱼身的青铜雕塑,是日本捐赠的中日友好纪念品。仔细看,“悠久平和”几个字还熠熠闪光。进东门来左转走不了多远,有一拱形门洞,一张大嘴,六撇胡子,环眼圆睁,一只老虎造型的水泥门墙,显然是动物园建筑的遗存,我倒是更愿意把它看作老虎的雕塑。青城最早的动物园就坐落在此地,它曾经带给青城市民们带来不少快乐。


武汉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的青城公园东门雕塑

为了准确描述单位的位置,纪念碑成了我的距离测量仪,从公园北门进来大约二百米,就到纪念碑附近了。历史的惨烈化成一座碑挺立在此,似乎像一个不可琢磨的玩笑。“烈士们永垂不朽”当然是浪漫的毛体了,以纪念牺牲的无名英烈。烈士的鲜血已经化成不朽的丰碑,虽然没有具体的身份和姓名。有良知的人,心中总会默默想起那些为了和平流过热血的人们,他们或长眠于此,或长眠于彼。相比公主府公园内庄严的“五十九军阵亡将士纪念碑”,这里似乎显得单调了一些。我更愿意提及公主府公园那座青砖造就的三角塔纪念碑,在于它是由将军,文人,战士的血共同铸就的。367个男儿倒下了,历史的记忆将在那碑身镌刻的一行行姓名里还原和重现。

高耸的石碑仿佛提醒着我们,历史是前人谱写的,而我们也终将会走入历史。一切为烈士而建的纪念碑,与其说是为了纪念死去的人,不如说是为了纪念和平,提醒今人不忘和平与安宁的来之不易;死去的人固然需要我们记住他们,但是更重要的是活着的生命。

活着是幸福的,公园里的人们一如既往,老年人更是丝毫没有减少对运动的兴趣,广场舞伴着嘈杂的乐声,扭腰,伸臂,摆臀;太极的招式柔和,却包孕着中国人的哲学,柔婉中蕴蓄着力量;剑锋的寒光起处,习武者身手敏捷腾挪穿插,精气神倍儿足。另外还有甩鞭子的、抖空竹的、扭秧歌的、栏杆上伸腿蹭筋骨的,踢毽子的、打羽毛球的、树荫下练武术的、凉亭里唱京剧二人台的、吹萨克斯的、早晨练嗓子的、带孩子嬉水的、赏花遛狗喂鸽子的、蘸水在地上写大字的,应有尽有,生命的各种姿态,尽在公园这片小小的乐园里了。

跳舞者的穿着都像那么回事,男的绅士、女的淑女,嘣嚓嚓……嘣嚓嚓……练刀剑和武术的人们,每天放着嘈嚷的音乐,这声音在他们来说可以助兴,对我而言就是乱我心者多烦忧了。上午十点之前,窗前是绝对平息不下来的。单位门前的小广场,成了它们的乐园,我们的苦恼有谁能想到呢?《中国功夫》是我早晨的背景音乐,听得耳朵起了茧子,《男儿当自强》曾经很喜欢,如今也没什么感觉了。嘈杂已成常态,后来想想,突然哪一天如果没有了这种声音,我会不会不习惯了呢。

看着水面上蒙了一层浮绒,在晨光里纹丝不动。恍然间觉得时光似乎静止了,一切想法都停滞了,仿佛另一个末日到了。西湖边密集排列的鱼竿,给无聊的人们似乎增添了不少乐趣,看他们聚精会神坐上半天,虽然钓不了几条鱼,但那份心情,足以自慰了。局促狭窄的湖面,横着那么多的鱼竿,感受钓胜于鱼的魅力!

大概是2002年早春吧,几个同学带我来逛青城公园,发现有个旱冰场。当时流行像小汽车那样四个轮子的旱冰鞋,几个人穿上体验了一下飞驰的感觉。至今我都想不起来这个旱冰场在什么地方,还存在与否也不可知了。2010年深秋,我通过笔试、面试,杀过几道关口考入呼市文联,没想到这个单位就在青城公园里,算是和她续上了前缘。身处喧闹之地,自己又非热闹之人,就得自寻清静了。东坡所谓“凡物皆有可观,非必怪奇瑰丽者也”,我还未得其真谛,有时跑到远方去寻找所谓的诗意,往往忽略了身边的风景,以及最熟悉的人和物事。

像我这样生活简单的人,终日坐在办公室里,虽说琐事缠身,可每天到底也发生不了多少故事,别人的感觉姑且不论,有时连我自己都觉得无聊,除了在文字里感受别人的喜怒哀乐,现实中的人事似乎都让我提不起兴致。

时间的流逝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情,它剥蚀了多少看似坚不可摧的东西。公园里走过那么多的人,看他们步履匆匆,可仔细搜寻,却发现不了一个清晰的脚印。就连我,转眼间在这个园子里已经度过了近十年时光。如果把人生看作一次长途旅行,那么青城公园就算是我的一个驿站吧。尽管窗外的世界浩渺无边,但书中的天地却是很广阔的,我们终究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看到的和经历的总归有限得很,随手把一些零星所感记下来,勉强充作驿站里的风景。

荷塘初残

你可能感兴趣的:(青城公园札记之三——驿站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