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还不会有人记起你

人死后去了哪里?

基督说人死后要么进天堂,要么下地狱;佛说人死后陷入六道轮回,生生世世,因果报应,循环不止;物理学家说万事万物皆是能量,以不同的意念和频率组成大千世界,生死是暂时难以理解的终极问题;墨西哥人认为人死后会去另一个世界开心的生活,死去的亲友会在亡灵节那天,通过万寿菊花组成的桥,走过来和亲人重逢。在墨西哥人看来,死亡并不是一件很伤心的事情。

冥冥之中,我也觉得曾经离世的亲人并未真正的死去,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以另一种形式生活和修行。


直到看了皮克斯拍摄的《寻梦环游记》(coco),对生死感悟一下子有了新的感悟,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人的死亡有三次,第一次是心脏停止跳动,肉体死亡;第二次是社会死亡。葬礼结束,社会身份死亡;第三次是终极死亡。当世间的所有人都记不起你的时候,灵魂灰飞烟灭,再没有思想和意识。

这个说法不是科学研究成果,只是影视化的表达或者墨西哥的民间说法,但是却让人不得不思考生死的终极问题。

电影里暗示我们:人死后在另一个世界也是分三六九等的,生前被人记住的人越多,死后在另一个世界过得越好,有很多特权,比如可以通过亡灵海关,比如可以在另一个世界获得体面和尊重,比如歌王等。那些生前没有亲人的人或没有创造价值的人,在另一个世界里依然无依无靠,住在贫民区,抱团取暖,悲惨地生活着,等到世间再没人记起的时候,灰飞烟灭,化成一缕宇宙的尘埃。


这一提法无论对活着的人或不在世的人都有意义。对于活着的人,提醒活着的人,珍惜珍爱生命,多帮助别人,多创造价值,让更多的人记住你,这样才能在另一个世界里依然过的很好,有点像因果报应。

对于离去的亲人,提醒我们时常的去祭奠、表达哀思,这些我们看似不太有用的举动对他们在以一个世界的生活至关重要。

小的时候,记得家人每逢过节都会祭奠死去的先祖,比如在坟头上供、放鞭炮、烧纸钱,提提先祖的名字,哭上一段时间,有时还一路放炮从坟头直到家里,说是指引先人找到回家的路,让先人回家看看。几十年来,祭奠这个动作,家人做的一丝不苟,风雨无阻。

在年幼的心灵里,觉得死去了一切都终结了,死后的祭奠变得毫无意义,他们也不可能感知后人做的一切。但是家人告诉我,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先人在另一个世界过的更好,也为了让先人的英灵庇佑后人,表达我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谦逊。比如烧纸钱,家人说烧的纸钱,在另一个世界就是钞票,是为了给死去的亲人送钱花,让他们过的体面,当时听听也就忘了。

直到看到了《寻梦环游记》这个电影,如此直观的感受到活着的后人对死去的先人是如此的重要,比如如果你不在家里供奉先人的照片,先人就无法通过亡灵海关,无法和现世的亲人团聚。如果你不供奉万寿菊,那么金光闪闪的菊花桥就形成不了,如果你不去刻意记忆先人或者忘记先人,那么先人就会终极死亡、灰飞烟灭。


所以,我们的一举一动关系到另一个世界人的生活状态,不可不重视,提醒我们注重人伦,注重对先人的祭奠和哀思,现实社会,大家忙的分身乏术,对现世的问题焦头烂额,有时都想不起某天是哪位先人的忌日,理当表达祭奠和哀思,但是我们都无数次的忘记了。

越来越感觉意念是一个强大的力量,如同一本书《秘密》里写的,意念能让脑发出脑波,影响未来宇宙的演化。正所谓: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意念是一种能量,虽然这种能量还无法被测量和解释。比如往往我们先有了计划和想法,事情才会向我们想象的方向发展。如果提前都没有想法,也就没有了下文,好比你从没想过考大学,也没有去为考大学而努力,那不可能会成为大学生。比如今天没有想着出门,只想宅在家里,也不会像外出办事一样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儿,因为没有念想,就失去了与很多人和事的交集。

今天我想去书店,你也想去书店,于是我们在书店相遇了,虽然彼此不认识,但是我们得以在同一个时空里出现交集。

我想表达的是,因为念想是一种能量,既然是能量就会有影响,无论我们肉体是否存在,但是我们的思想或念想永远不会消亡,比如孔子的念想一直影响我们几千年后的现在。结合《寻梦环游记》的精彩故事,我们要心存念想,去影响帮助更多的人,去怀念对我们有意义的故人,永远保持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做好自己的修行,立功、立德、立言,若干年后,希望我们依然活在一些人的记忆中,甚至永垂不朽。


再次喊话皮克斯:《寻梦环游记》作为一个动画片,表达的思想如此深刻,你确定孩子们会看得懂吗?

在我观看的时候,我看孩子们在影院大厅躁动不安,不停在说话。放映结束的时候,在影院过道里,我听见这样一段对话:

一个妈妈擦干泪水对儿子说:“儿子,你看电影多好,回去你写一篇影评吧!”

儿子摇摇头说:“算了吧,我都没看懂。”

你可能感兴趣的:(若干年后还不会有人记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