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医学教授,裸辞当老农,还到美国抢饭碗!他凭啥这么豪横?

“没有兴趣的努力,顶多算是机械劳动。”

很多职业指导课程都会告诉你:只有找到真正的兴趣爱好,你才有可能发挥特长、获得成功、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首当其中的就是学了不喜欢的专业,干了没兴趣的工作

曾有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冒”。也就是说,4个学生里就有3个人对学业没有丝毫兴趣。更不用说毕业后,刚好能干上“喜欢的工作”,踏上“心仪的岗位”了。

其概率无异于出门买了张彩票,转天就中了头奖!

这可怎么办?

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过那些所谓“走上巅峰的成功者”,就会发现职业导师们口中说的,不过是一种理想状态。就像上学时老师说“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一样。事实是,你不可能找到“没有摩擦力”的长板,你也很难顺利干上自己喜欢的工作。

明白了这点,再想“该怎么办”,就容易了很多。

比如说,今天聊到的这位“走了30年弯路,最终赚的盆满钵满”的高人。

他,出身贫寒,还“误入歧途”地学了不喜欢的专业

他,一直带着“摩擦力”前进,竟在“不感兴趣的领域里”做出了“里程碑式”的成绩

他,人到中年一切清零,回归本心,不仅创造出巨额财富,甚至把事业版图开到了海外!

他是怎么做到的?

又有哪些“玄机”,可以让你我借鉴呢?

玄机一:走弯路,有时候就是捷径

姜铭涛,1963年出生在山东威海的一个农民家庭。

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被外派去支援三大线建设。只剩下姜铭涛和4个兄弟姐妹,与大字不识的母亲相依为命。赶上生活拮据,小铭涛的一天三餐就只能吃榆钱和地瓜叶。

大一点了,姜铭涛开始跟着母亲下地干活。那个时候,一个成年男劳力一天最多能赚8个工分,而刚10岁的姜铭涛自己就能拿到4个工分:翻地、整平、挖坑、种树、收庄稼、打场……不仅样样精通,就连上下学,他都要背着个筐,顺便捡些“肥料”带回家。

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姜铭涛就已经在“种地”这件事上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感

你可能会说:这还不容易,留在老家接着种地,不就能实现愿望了吗?

可如果姜铭涛也这么想,只会多了一个“能干的农民”,而少了一个“在美国开公司的能人”。

所以,当得知高考恢复后,姜铭涛第一个就报名了县里组织的高考冲刺班。

他当时的计划是学个工科专业,毕业后当个工程师,说不定还能回到农村,改善农耕条件。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本来成绩挺好的姜铭涛考试时突然发挥失常,揭榜时一看,差14分没到全国重点分数线。但好在还能报本省的大学。于是,班主任建议他学医:“你记性好,适合读医科。”远在他乡的父亲也托人带话来说:“医生这个行业旱涝保收,稳当!”

就这样,1979年夏天,迷迷糊糊地,姜铭涛就到山东大学医学院报道了。

入学后不久,他又被选到6年制的英语医学班。一下子,英语成绩也提升上来了。

而这一切,都为他日后出国发展打下了不可替代的知识基础。

人,往往就是这么奇怪。

你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是一回事,真到了实际中,能做什么,又是另一回事。

就像小时候经常有人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呀?

现在再回头看看,当初那个答案,和现实简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所以,我们还需不需要梦想了呢?

当然需要!

但与“长大后我想做什么”相比,“现在我该做什么”似乎更重要。

也就是说,你可以在保持初心的同时,培养出阶段规划的能力

就像姜铭涛。

小时候帮妈妈下地干活,他的目标是做到同龄人里最好的。于是练就了一把种地的好手艺。

后来能参加高考了,他又一心扑在了学习上。虽然临场发挥出了点状况,但毕竟一脚踏进了知识分子的行列,从此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所谓在其位,尽其事

像什么“长大后我要当科学家、音乐家”等等,不过是建立在孩子们幻想上的空中楼阁。

而成年人更需要的是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做自己目前最需要的,能带来稳定收入和幸福生活的事情。

这就需要你能将自己的人生拆解成一个个小环节。

然后在每个环节上有目标、尽全力、不负我心

就像沿着台阶一步步走,才能攀到高处一样,我们的人生,同样是由一个个扎实的小环节组成的。

所以,你现在正处在哪个台阶,是否走扎实了呢?

而我们的主人公,进入大学学习后,又会如何表现?

他又是如何一步步踏上异国之旅的呢?

玄机二:把「不喜欢」做到最好

可能你会说:我也想稳扎稳打。但这个职业我就是不喜欢,天天上班跟上坟似的,怎么可能做好?

这个说法看起来挺有道理,但实际禁不起推敲:让你“干不好”的根源并不是“不喜欢”,而是你的焦虑。当你说出这句话时,内心就已经开始抵触,其负面作用早就大过了这件事的无聊程度。更何况,这事是否无聊,也并非定论。

在心理学里,有个说法叫:当一个人陷入焦虑,就很容易出现灾难化的想法。然后只要他遇到问题,就会惯性地往最坏的方向考虑,行动自然也跟着走了样。

很明显,“误入歧途”的姜铭涛,不是这样的焦虑者。

学医虽然不是他的初衷,但并不妨碍姜铭涛在大学里学得风生水起

他先是被“矬子里拔将军”,进了6年制的英语医学班;

然后,他又在学校的各项竞赛中出类拔萃,经常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甚至,他还当过几届竞赛的主持人,在学校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这,妥妥的就是“学霸本霸”啊!

可是,你知道吗?姜铭涛在日记里竟然写道:

今天班里有位同学晕血,学校不得已同意他换了专业,我好羡慕。

他该不会是人格分裂了吧?

当然不是。

这恰恰说明了,能人在不利条件下,都具备一种能力,叫:钝感力

如果一个人,能不因身处逆境而郁郁寡欢,不因谨小慎微而自寻烦恼,不因无谓的批评而妄自菲薄,就会因为这种“钝感力”而变得自信乐观。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还特别写过一本书,书中他给出了“锻炼钝感力”的5条铁律,你可以拿来参考:

1、迅速忘掉不愉快的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也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正因为如此,姜铭涛这个钝感者才会在不喜欢的专业里,干出了惊艳世界的成绩!

大学毕业后,他报考了本校的临床研究生,认识了从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回来的导师。

导师看姜铭涛是个好苗子,就鼓励他“可以试试出国发展”。

就这样,1987年,姜铭涛以650分的托福成绩,顺利拿到了加拿大安大略大学的博士入学资格。

从此,姜铭涛彻底“起飞”了!

1995年博士毕业,他入职多伦多大学当了教师,太太则做了实习医师。

1996年,他又考上了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博士后,举家搬迁到美国,继续研读医学。

随后,姜铭涛便拿下了美国心脏病基金会基金,直接从讲师变成了助理教授

更可怕的是,他后来发表了一篇论文,直指当前医学界中的谬误!美国生理学会杂志将他的研究成果称为“里程碑式的发现”!

当年那个整天在土里刨食、上下学捡粪的农村少年,如今在国外过上了儿女双全、有房有车、衣食无忧的中产生活姜铭涛应该知足了吧?

可谁知,他竟然又说:

这项成果的成功,让我打破了对学术权威的迷信,同时也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失落。

啥意思呢?

翻译一下就是说,他觉得自己从头就没喜欢过医学,竟然也能得到如此高的肯定。这种错位式的成就,让姜铭涛倍加难受。

你看,人在喜欢的领域获得成功,会继续激励自己向前;而如果在“错的领域”里拿了“高分”,反而会让人产生一种分裂感。

姜铭涛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已经人到中年的他,又该如何解决这种拧巴呢?

玄机三:是时候「换个活法」了

欠的债,早晚要还。

在美国,助理教授的合同是一年一签。然后从入职的第二年开始,基础工资就开始按百分比往下减。换句话说,今后你能拿多少工资,完全看自己的本事。教授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这种机制,就是要逼着你不断往前跑,本无可厚非。但对于一直无法从医学研究里找到乐趣的姜博士来说,他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极限。

再想继续往前跑,真有点力不从心!

起点就等于终点的尴尬,让他的压力越来越大,最终患上了季节性抑郁症。随后,姜铭涛又被诊断出继发性低血糖,天天别管吃了多少饭,就是一直觉得饿。教授的情绪更是低到了谷底,除了躁动不安、就是极度抑郁。

如果,你每天都感到焦虑、疲惫、非常不快乐,很有可能是在一条不属于自己的道路上奔跑了太久。

而你,值得去更好的地方。

于是,在46岁那年,功成名就的姜铭涛,果断选择了裸辞!

走出实验室的他开始尝试不同的工作:办过球迷俱乐部、做过报社主编、甚至还卖过一段时间的保险。可绕了一大圈之后,姜铭涛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依然是——种地!

当他再一次站在山野乡间,闻着泥土花草散发出来的芳香,那种老朋友般的熟悉感与迷恋油然而生。

姜铭涛当即决定:我要回归山野当农夫。

在询问了一圈亲朋好友后,姜博士发现当地(美国马拉松郡)的花旗参非常受欢迎,便开始着手准备种植花旗参。

然而,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个常年拿手术刀的人,突然换上了锄头,总归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再加上当地花旗参的种植户大都是家族性产业,种参的经验概不外传。要想从这个行业里分得一杯羹,恐怕不比继续做医学研究简单。可架不住咱们姜博士有兴趣、很喜欢啊。

既然不会种,那就先从“卖花旗参”做起。

尽管站在一群白人中间,自己显得格格不入,可谁也没规定这必须是白人的生意啊。

就这样,姜博士愣是在马拉松郡种参的圈子里,为自己争得了立足之地。进而又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慢慢打开了“务农”的这道大门。

如今的姜博士,虽然已经完全没有当初在实验室里的“知识分子”形象。整天不是在地里整地、打桩、播种,就是拉遮阳棚、修理农具、开拖拉机……风吹日晒的,人也瘦了、皮肤也黑了,但精神却越来越好。

当初姜铭涛辞职时,很多朋友表示不理解,觉得他这是好日子过腻了,瞎折腾

可在姜铭涛自己看来,这些评价都不重要,关键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在农场里嗅着土地的芬香,与朴实的农民打交道的日子,让姜铭涛感受到了生活的多彩,以及之前几十年都未曾出现过的幸福感

所以你看,即使要悬崖勒马、紧急掉头,同样还是需要一些钝感

他人的评价、生活的变化,以及周遭的一切都不需要你太在意。只要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目标在哪里,日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好,向着你梦想的方向前进!

04 写在最后

人,最终还是要走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才会感到心安。

但是,早期的一些弯路,往往也是不可避免

正如当初通过读医获得更广阔的视野,获得更多机会的姜铭涛。

所以说,走弯路其实并不可怕。

只要你会适时拆解自己的人生目标

钝感力在某个阶段做到最好;

又能在需要的时候,换回正确的赛道

你的人生就是成功的!

关于姜铭涛和他的故事,你又有哪些看法呢?

欢迎留言,我们讨论区里接着聊~

你可能感兴趣的:(46岁医学教授,裸辞当老农,还到美国抢饭碗!他凭啥这么豪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