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例子理解ioc

今天,我斗胆给大家介绍一下IOC(Inversion Of Control)。凡是从事JAVA开发的都听说过这个概念,因为我们都用过Spring框架,Spring框架中核心的设计理念之一就是IOC。而这篇文章的重点是介绍IOC的设计思想,IOC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的演化而来的。我将围绕如下的发展流程来介绍IOC的发展历程。

  1. 面向过程
  2. 面向对象
  3. 面向接口
  4. IOC

背景

小王是阿里妈妈集团某研发部门的高级java开发工程师,转眼间,来到阿里妈妈集团已经有3年多了。小王因扎实的Java基础,丰富的开发经验,带领着开发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不仅工作上兢兢业业, 而且其为人低调,不露锋芒。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一致的认可和好评。两个星期前,小王做了个重要的决定"自己创业",因为以前在公司里不错的口碑,在朋友那拿了一个项目。这段时间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搞定这个项目。

我们都知道软件开发简单的来说都要经历三个阶段。

  1. 需求分析
  2. 开发设计
  3. 测试上线

因为这是小王接手的第一个项目,自己也没有找到合作人,也没有创业启动资金。所以活只能小王一个人干。
如果我们将软件开发的三个阶段抽象抽代码的话。就像下面这样

class XiaoWangCompany {
    doProject() {
        // 需求分析
        xiaoMing.demandAnaylsis();
        // 开发设计
        xiaoMing.coding();
        // 测试上线
        xiaoMing.testAndOnline()
    }
}

小王一个人承包了所有的活,而这就是面向过程的思想,完成一个功能/一个业务逻辑的所有工作都需要开发者自己来完成。而在这个可以说小明运用了面向过程的思想完成了第一个项目。这里的苦,只有小王一个人知道。但是,小明通过这个项目赚到了第一桶金。
第一个项目得到了客户强烈的好评,客户又帮小王介绍了第二个单子,这个单子可是一个大单子。小王知道自己一个人没法完成这么大的项目,于是请来了需求分析工程师,小张,开发工程师,小刘,测试工程师,小丽。 而小王主要负责商务洽谈,项目管理。
在做第二个项目的时候,软件开发过程就会变成这样。

class XiaoWangCompany {
    
    public XiaoWangCompany() {
        XiaoZhang xiaoZhang = new XiaoZhang();
        XiaoLiu xiaoLiu = new XiaoLiu();
        XiaoLi xiaoLi = new XiaoLi();
    }

    doProject() {
        // 小张做需求分析
        xiaoZhang.demandAnaylsis();
        // 小刘做开发设计
        xiaoLiu.coding();
        // 小丽做测试上线
        xiaoLi.testAndOnline()
    }
}

注意这个时候,小王已经不参与具体的项目开发,而做项目的是小张,小刘,小丽,小王已经由具体的项目具体的实现者变成了项目调度者,小王调用小张,小刘,小丽的不同功能,按照一定业务逻辑,协同配合完成一个项目的开发。而这就是面向对象的核心思想。借助已有的类来完成相应的功能。从程序的执行者变为了程序的调度者。
第二个项目也很顺利,小王通过前两次的项目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幸运女神是站在小王这边的,小王很快接道了第三个项目。可是这次没前两次这么顺利了。工程师小刘因为这两天的流感肆虐得了重感冒。在家卧床修养。这可急坏了小王。没办法情急之下。小王托老朋友帮他找来了一个开发工程师小赵。才得以度过危机。小王开始做反思了,怎么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呢??于是灵机一动想了个好办法。抽象成代码就是这样的。

interface demandAnalysisable {
   demandAnaylsis();
}
interface codeable{
  coding();
}
interface testable{
  testAndOnline();
}

class XiaoZhang implements demandAnalysisable {
    @Override
    demandAnaylsis() {  ... }
}

class XiaoLiu implements codeable {
    @Override
    coding() {  ... }
}

class XiaoLi implements testable {
    @Override
    testAndOnline() {  ... }
}

class XiaoWangCompany {
    public XiaoWangCompany() {
        DemandAnalysisable xiaoZhang = new XiaoZhang();
        Codeable xiaoLiu = new XiaoLiu();
        Testable xiaoLi = new XiaoLi();
    }
    doProject() {
        // 小张做需求分析
        xiaoZhang.demandAnaylsis();
        // 小刘做开发设计
        xiaoLiu.coding();
        // 小丽做测试上线
        xiaoLi.testAndOnline()
    }
}

这时候可算是大功告成了,小王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某一个员工突然病倒,导致一个项目无法再进行下去,而这就是面向接口核心思想,小王不再依赖某个具体的人来完成某项工作了,假设某一天小刘临时有事没法来上班,那么完全可以找到,和小刘职责相同的刘二,刘三来代替小刘来完成编码的工作就可以了。是不是很爽:)
可是小王觉得这还不是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因为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总不能每次有员工临时请假都由小王来安排其他人来接替请假的人来完成工作把??于是小王又想了一个办法,不如,招一个HR,让TA来顶替自己来完成人力管理的任务。以后不管谁请假了,直接交由HR来帮小王完成人力分配的工作。好了完事大吉了。这个办法可以一劳永逸了。
而这里的HR就相当于一个IOC容器。这时候的人力资源即小张,小刘,小丽不再需要由小王来管理,而交由HR来管理。这样就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控制反转。
关于控制反转我再多插两句,这四个字要拆成两个词来理解。1:控制 2:反转。所谓的控制就是小王对小张,小刘,小丽的调度,分配的权力。相当于客户端对对象的控制。而反转值得是将小王对小张,小刘,小丽的控制反转给了HR,即IOC容器,交由TA来统一管理。
虽然没有从具体的代码层面去深入理解IOC,但是通过这个例子,我相信大家都可以轻而易举的理解IOC的思想内涵。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例子理解ioc)